听了一晚上的京腔“晚上好儿” 台媒崩溃了

  • 平常 无尽世界。
    根据不同的角度,北京话的加儿话音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几类:一、 表示细小、喜爱、亲昵的语义色彩:如发小儿、老伴儿、家雀儿发小儿指的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带上儿话音更显亲切。家雀儿指的是麻雀,加儿化之后有一种人对物的喜爱之情在里面。二、 表示灵巧、俏皮、诙谐等语义特征:比如北京儿歌中,“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小孩的顽皮在儿话音中有了充分体现,去掉儿话音灵巧俏皮感全无。三、 带有轻蔑、鄙视、厌恶等感情色彩:如光棍儿,老泡儿、窑姐儿、傻冒儿在北京对于地名的称呼上也可见一斑:对于城门 (东直门、朝阳门)皇家园林(如颐和园、故宫)等重要地点不能儿化,对于东便门、菜市口等民间地界全儿化为“东便门儿”“菜市口儿”举例:地名中不加儿话音的:东四、西四、东单、西单、东四十条、颐和园、北海等 ,以及除东便门、西便门、广渠门以外的所有“门”(如东直门、西直门、东安门、永定门等不能加儿化音),除黄寺以外所有的“寺”(如白塔寺、万寿寺、三塔寺等都不能加儿化音) 加儿化音的 比如:珠市口、菜市口、大栅栏(这个要念成“大石蜡儿”)三里河、天桥、白石桥、黄寺。四、 表示幽默,随意,亲切等风格特点:对于很多人名儿化后表示亲切,如家里排行老三的一般被称为“三儿”。儿化一般仅对熟人,对生人为表尊敬不儿化。五、 暗示虚化、抽象化的辅助方式和材料:例如:“头儿”指的是领导而不是脑袋北京话中的儿化音比较复杂,有些必须加,有些又必须不能加,而且要加对地方,比如:猫腻要念成 猫儿腻,儿化音一定要加在猫后边,不然的话就错了。随着普通话的普及,以及外来人口的增多,完全说老北京话的人也在减少,很多土语已经很难听到了,偶尔听到一句,会有一种久违的亲近感。-------------------------------------“晚上好儿”绝对没有儿化音!

回复2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