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已被删除

  • 最好先调查下上海本地居民,看病入学找警察是否要托关系。有时候并不是大城市不托关系而是咱们外地人没关系可以托。本人在北京一家“国际化大厂”工作,平时工作生活也经常感到没关系不时碰壁,有关系会很容易。

回复10

  • 世界哪里都不会杜绝托关系现象,重点是有的地方,这成了主流,有的地方,这只是极少数。越是发达的地区,文明程度越高,一些正当的诉求,有明文规定的,管理部门不敢卡,根本就不需要托关系。但是,有的人托关系也会上瘾的,绕了一圈,还觉得自己占了多大的便宜。
  • 岑少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演化之眼看世界
    上海有些中老年人,确实还是喜欢托关系,为什么?因为他们长起来的环境,本质上和东北包括全国各地都有类似之处,一方面有些物资和社会资源稀缺,一方面衙门朝南坐的官僚现象也有,但这两方面很早就解决好了,现在年轻人就托关系的比例就大为降低。中老年人提议托关系,还可能被年轻人否决,根本没必要,很多事情按正常途径都能顺利解决。
  • 关键就在于,你不托关系是不是就不能顺利的办成事。
    我举个亲身经历的例子,在南方某个市卖房(具体哪里就不说了,免得引战),新房本下来那时候是15个工作日好像,房本下来后买家付尾款。但是我的房子之前是在银行做抵押的,所以是借了一笔过桥先把房子从银行赎出来再卖的,因为过桥资金是按照天数算利息,所以我们就去看看能不能托点关系花点钱加快这个拿新房本的流程少付点利息,最后托人花了点钱,在7个工作日内搞定了。
    我个人就可以接受这种托关系的方式,我付出一定代价,你能比常规流程办得更快,如果我不着急不托这个关系,按照常规流程15个工作日也能搞定。
  • 上海本地人,没觉得需要托关系,当然你也可以托关系,问题是托关系所得和你走正常途径差不多——我老爸几次手术都正常程序进行,非常顺利。我老爸朋友托关系动手术也很顺利,外加付出数千元红包,但貌似对方收红包也不是很情愿,据说是通过医院的护士长才塞进去。
    当然,一定也有存在关系户问题的,不过感觉普通市民有没有关系不大。
    至于“在北京一家“国际化大厂”工作,平时工作生活也经常感到没关系不时碰壁”的问题,可能是受笔者思考维度的影响。就像我前几天帮亲戚挂号中山医院某科室的主任医师,那个难挂啊,感觉几乎是不可能完成之任务。作为上海人可能会忍不住骂骂咧咧:这么多人都跑大城市看病干嘛,搞得这么难挂号。而外地人可能也会忍不住骂骂咧咧:在上海没门路,号都被上海人托关系弄没了。
  • 上帝救了阿萨德 这就是最好的年代
    上海有关系 或许有点用,也可能其实一样,但是没关系 一样可以办事
  • dhz
    上海本地人,这十多二十年基本没托过关系;只有住院(开刀),会想办法托关系找好专家(个人觉得更多是心理安慰);
    至于孩子读书:我当年被告知‘机动名额’极少,且公立学校录取流程很透明;很多年前徐汇区(?)教育局的某领导帮一孩子进重点高中,被‘未录取家长’举报,最终撤职;
    就算‘机动名额’也不是领导写张白条就行的,必须要有明确理由;听说有人为了孩子进某重点高中(有个‘学生交响乐团’,很有名,可以适当加分),从小培养孩子一个‘很冷僻但乐团有刚需’的乐器(一般都是乐团让学其他乐器的转行现学)。。。
    我非公职,也不做生意,不了解那个位面;至少自己从未碰到过办事儿被卡的情况;
    当然,等孩子大学毕业要找工作了,估计还是会想办法托关系的;
  • 在上海,要托关系的事情一般都是想得到特殊服务的,比方说上重点学校重点班,专家开刀等事情,但如果不需要特殊照顾,一般走流程都能办成事情,而不是事情莫名其妙就被卡住了,一脸懵逼的样子
  • 不管地方大小,现阶段找人托关系是不可能消失的,关键是大城市给普通老百姓提供了不需要找人托关系也可以解决绝大部分问题的渠道
  • 托关系和托关系是不一样的
    跨国公司收到巨额罚单,去华盛顿找咨询公司向国会议员游说。。。。。和你替狗办个户口,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塞红包,找人观感是不一样的。后者说明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极大,你做任何事情如果不走规则以外的成本,就没有办法做成。而前者说明,权力的寻租被限制在了一定层次之内,和普通人的生活不大。
    普通人反感的是一点点鸡毛蒜皮的事情,如果我不找人托关系塞红包就办不成。
  • 这个确实如此,不过有的地方是大部分小事都必须,有的是很大的事情才需要——而大部分人其实一生中可能就没几件大事儿。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