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女性恐婚不是不需要爱,而是完全可找到替代品,可别以为是她们定位出了问题

  • 自梳女可能在当地普通人看来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但这种情况被称为“现象”,是有女性文化的特殊土壤的,什么土壤?————嫁不好宁可不嫁。而当不嫁几乎无法生活时,赖嫁也得嫁,而当女性有了工作,社会的发展能够让其自食其力,不嫁就成为了一些人的选项。当初出现自梳女现象的原因无非有二,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缫丝女工能够自食其力。当这种社会制度上对女性的压迫消除后,自梳女现象就不见了,这是社会的进步。但如今的社会又发生了重大改变,女性普遍可以自食其力了,社会制度上的普遍压迫虽然消失,但由于婚姻导致的生活质量下降,遇人不淑后可能面临的家庭暴力、冷暴力,加之生育、抚养子女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叠加,女性对婚姻的向往就不再迫切,完全可以“苟活着”。
    作为一个直男,我个人也是因为母亲的一句话重新开始思考女性的家庭地位问题。在我的生活习惯、思想认识中,女性天然应该承担大部分家务劳动,是不是应该或者公平根本没有想过,我妻子也是这么承担的。然而有一次,我妈告诉我:你也要干点家务活,不能光等着媳妇干。过去我把咱们家的家务劳动都承担下来,是因为男人要去外边挣钱,妇女不用上班,这是家庭的分工,现在你媳妇也上班,你凭什么不参与家务劳动?我哑口无言。
    说这些就是想表达,女性的经济地位是会决定也必然决定女性的家庭地位的,既然要求女性工作挣钱,男性就要承担家务,这种观念不改变,女性就会逼着你改变。
    生产力的发展,机械设备的普遍使用,使的男性在劳动能力上的优势越来越弱化,这必然影响两性在家庭中的分工,这是一种趋势。

回复6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