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被神化了?海外学者怎么看唐太宗

回复4

  • 我看的《隋炀帝传》在这里:https://item.jd.com/12004053.html 

    部分目录摘录如下:
    第九章 众叛亲离天下土崩 
    第一节 再巡突厥雁门被围 
    第二节 魂褫气慑窜身江湖 
    第三节 李密聚义于草莽  瓦岗军威振中原 
    一、投奔农民军共讨隋暴君
    二、炀帝之罪罄竹难书
    三、各路豪杰纵横驰骋  四海英雄共推盟主
    第四节 李渊起兵克定关中 
    第五节 江都宫变独夫授首 
    一、梦断江淮临深履薄 
    二、骁果激变缢杀民贼 
    三、改朝换代定谥日“炀” 
    第十章 亡隋之辙殷鉴不远 
    一、以隋为鉴隆兴唐朝 
    二、行人遥起广陵思  古渡月明闻棹歌 
    结语 莫道有才能治国  须知亡国亦由才 

    作者袁刚,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学历:1977—1981年,中山大学,历史学学士
    1981-1987,山东大学,历史学硕士, 博士
    研究方向: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制度史,中世纪中国政治史 
  • 《隋炀帝传》我是看过的,人民出版社出版,正经历史学家写的。你就不要半桶水瞎晃了。
    1、杨广是富二代,继承了隋文帝的政治遗产,所谓参加平定陈朝的战役只是挂名,真正的统帅是高熲,所以不要说他有啥军事才能了,而且后来还被突厥军队包围在雁门,吓得整天哭泣,差点送命。
    2、杨广的人品很差,体现在唯我独尊,心胸狭隘,著名文人薛道衡因为在上书中赞颂了隋文帝,惹恼了他,被迫自尽,天下冤之。后来又以诽谤朝政的罪名杀害了开国元勋高熲和名将贺若弼。他和自己兄弟的关系也不好,先是谋害了大哥杨勇,然后诬陷四弟杨秀,后来一直将他软禁在身边,最后一起死于江都兵变。五弟杨谅造反被他镇压,被废为庶民而死。三弟杨俊病死得早,算是逃过一劫。隋文帝引以为豪的五个儿子,最后都以悲剧结局。
    3、杨广好大喜功,特别奢侈,到处巡游和修建离宫别馆。修长城、征高丽虽然是必须的,但是急于求成,消耗了大量民力,死人无数,老百姓为了逃避宁可毁伤自己的手足,起义者编的曲子叫《无向辽东浪死歌》,号召大家不要去高丽战场送死。修建洛阳、开挖运河虽然有加强统治的作用,但同样有便于自己享乐的目的,后来唐太宗攻下洛阳后,看到华丽的宫殿,叹到:逞侈心,穷人欲,无亡得乎!
    4、杨广重用奸臣虞世基、裴蕴等人,他们欺下瞒上,全国到处都是起义军和反叛者,杨广竟然都不知道。投其所好的人就能得到赏赐和重用,例如王世充。他曾经对自己的小舅子萧瑀说:我这人不喜欢听别人的劝谏,你以后要记住了。但是萧瑀仍然给他提意见,结果被杨广贬到外地去了。
    5、杨广给国家造成了深重灾难,严重破坏了生产力,又伤害了无数老百姓,自己也成为亡国之君,后来的唐朝发展了几十年都没能达到隋文帝时候的水平,连他自己临死前都承认自己对不起百姓,这不是独夫民贼又是什么,逆天虐民曰炀,这是对他的客观评价。
  • 看演义都还算好了,很多现在书都不看,历史虚无化的电视剧看一点,网上只言片语的网文又补一点,DY那些再无脑的洗一遍,这些都还不错,至少不管对错都还接受点信息,更多可怕的是你问杨广是谁不知道,隋朝是什么时期也不知道的。
  • 抖音历史学家又要给网庙十哲翻案了
返回文章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