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自己肯定不会把苏轼和黄庭坚认为丑书的,不妨看看下面这两张图

  • 你以为你在运用美学原则做探索,实际上你是看的帖太少,临的帖太少(要追求形神兼有),以至于根本不知道这些原则应该应用于何处,又如何应用,也不知道自己所做的探索往往其实是别人撞过的南墙。当我看见曾翔一些“丑书”的时候,敦煌出土的质朴字迹的尺牍、习字残纸立即浮现眼前。你可以争论这些残纸是否有价值,但不可否认曾翔对它们做了许多学习和研究。而你的字却还根本谈不上什么取法。在经过专业书法训练的人眼里,没有取法才是瞎胡闹,因为你放弃了别人几十年、几百年的积累,从头开始自行创造(当然可以成功,但是概率如何呢)。不管是传统书法也好,曾翔、沃兴华等的“丑书”也好,建筑在传统书法上的部分至少也有一半,只不过不是历史上主流的传统罢了。而且他们多数在技术上是合格的。经过了良好的专业训练写出的不符合主流审美的字,过于僵硬刻板的叫“馆阁体”甚至于“美术字”,比如田英章。过于灵活自由的叫“丑书”,比如曾翔。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写出的不符合主流审美的字,就只能算是“江湖书法”了。书法雕虫小技尔,但专业方法内和专业方法外完全就是两个世界。师古才能开新,不然只能碰运气了,因为你相当于是抛弃几千年的书法传统,自行跳出去开宗立派,想要与整个书法界抗衡,困难可想而知。曾翔再胡乱创作,也是建立在其师古师得相当不错的基础上(就算是其“丑书”创作,也有汉魏晋民间书法几百年、王铎一脉几百年、清代“碑学”几百年,还有井上有一几十年,西方现代艺术几十年的探索)。这才导致他写的字能让人联系到魏晋残纸上去。(更何况曾翔临米芾那张,就算是纯粹传统角度去看也是相当不错的,如果曾翔所有作品都这个样,根本不可能被骂作丑书,更谈不上瞎胡闹)这里面门道挺多的,我说再多你也未必信,还是要多临帖啊。我自己也要多花些时间临帖的,这个问题就先不争论了。如果有关于各种技巧、专业学习方法和书写用品推荐的问题欢迎私信详聊。我相信关于曾翔的正确看法你会在不断的学习和进步中形成,即便你最后还是看不上他,我也没什么好反对的。书法圈子里这样的人也不少。如果你对所谓美学原则与书法的结合感兴趣,推荐你读一下沃兴华《书法技法新论》,了解一下如何以技法的角度从自然形成的书体转换到有意识的艺术创作(也即所谓“写丑书”)。最后再次声明,我是学帖学的。如果你遵循你的那套未经训练的审美,想要写出点什么与曾翔的丑书一较高下,我爱莫能助。而如果你想要临帖临得和王羲之一模一样,然后把学到的技法应用在自己的书写中,乃至于在此基础上搞点“瞎胡闹”,我倒是可以给你推荐一条路线。

回复1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