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搞老年机众筹,根据老年人操作习惯做调整,关于老人用手机的问题我做一些解答

  • 竟然楼主说到了基于安卓开发的思路,那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没解决,也很难解决,就是定制版的app(或者应用商城)。很多APP集成了太多无意义的繁琐功能,推送内容充斥了太多标题党甚至虚假讯息
    我最近上网感觉特别卡,刚开始以为是网络本身的问题,后来发现......原来是我妈的手机装了某wifi钥匙,隔壁三舍都在蹭网,她不知什么时候开了个自动缴话费的功能,没取消,每个月被自动续费,问我怎么微信里的钱每个月都会少100多块,仔细一查,手机话费有300多(用的是每个月50多块的套餐),这还算问题不大的,要是“被”下载或者无意识下载安装了一些窃取财物或者被开通了恶意薅羊毛的app那......不敢设想。


回复1

  • 所言甚是,这些是老年人用手机最大的风险,确实是大问题,也考虑到了,是想从根子上来限制它们的。打算用苹果机的软件、应用商店、系统的思路来做老年机的。
    基于安卓是因为现实面来说,初期它的可行性最高,便于定制修改和新的app开发。
    当时也是有计划、有路线图的,大致是:
    1、基于硬件的定制和系统的初步修改,改进智能机的造型,多增加直接操作键,加入语音命令(支持方言声纹识别)操作,满足老年人的初步物理操作和视觉体验。
    2、深度修改系统,推出专门的底层服务(类似GMS)、专门的应用商店和老年人常用的APP。专用的底层服务可以限制了其他安卓app的侵入,app没有嵌入这个服务就无法运行,保持系统纯净,专门的应用商店可以规范应用,方便下载审核过的app,定制常用app是因为初期生态微弱,不会有很多开发者或者厂商有兴趣,而老年人常用的高频应用不外乎社交、资讯阅读、音视频娱乐、语音输入这几类,别人不愿意做,那就自己做,和普通安卓机比主要是前端的差别。在普通安卓机上也会有同样的app,让子女下载学习使用的成本还是比较低的。
    3、在有一定量的用户群体后,推出专门的新型操作系统,从根子上解决安卓的风险与依赖,实现操作系统国产化和自主化,再把之前自己定制的app移植过来,在用户平滑度和成本上就可控多了。有了用户,就有了市场动力,会有社会开发者和企业加入了,此时开放应用商店,制定规范,构建完整生态。
    4、由于老年人对硬件的需求没有年轻人那么高,加上新系统的专用性,所以在系统、服务、应用商店、app都能自主的情况下,可以降低硬件需求,成本就会降低了,再来强化对国产芯片、内存等各种零件设备的支持,扶持国产硬件共成长,就会形成一个共同进步的生态了。此时如果移动联通等运营商能启用过去办套餐送手机的形式推广业务,那么老年机的使用广度和深度就颇为可观了,量的效应上来,连带着国产硬件也会上来了。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