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妈诞生在贵州?为什么不是四川、湖南、江西

  • 第一、老干妈并不辣。
    第二、川渝人民并不喜欢吃老干妈
    第三、郫县豆瓣、永川豆豉、富顺香辣酱、饭扫光等川式下饭菜在川渝的销量远超老干妈,而且味道远超老干妈。
    第四、成都各古镇卖的各种风味豆豉、油辣椒、下饭菜的味道远超老干妈。
    第五、川渝的东西比老干妈辣多了,打不开国内其它地方的市场。

回复15

  • 老干妈确实并不是很辣,云贵川当地的口味比这个重多了,老干妈的调味模式更加类似于东北麻辣烫那种,适当考虑全国口味后的妥协结果
  • 作为一个富顺人,我也是听你说才知道有富顺香辣酱
  • Observer2016 --- 神秘的“false” ---
    我觉得老干妈不能算是为贵州本地人做的,算不上土特产,重辣的川湘人也吃不惯,但却非常适合全球推广。是贵州招牌企业,但不是招牌风味。
  • 说老实话,我吃了后没感觉有多好吃!没得重庆这边豆花佐料好吃
  • 作为重庆人,我们有自己的本土辣酱,老干妈根本就不合我们的味口
  • 空手入白刀 中医教徒蒙昧崇古唤醒者,流浪战狼亩产万斤讽刺者
    庆幸晚诞生100多年吧.......徽班,南京烤鸭,进了京就完了.......
  • 贵州人也不吃啊,自家做的都比他好吃啊,老干妈基本都是在不吃辣的地方卖的
  • 97年第一次吃老干妈,当时的老干妈还是很辣的。印象当中在湖北买到的老干妈很辣,但是在广东和上海买到的就不怎么辣了。
    老干妈是传统手工业制品工业化批量生产的一个典范。比老干妈味道好的工业化做的没他好,工业化做的比他好的味道没有老干妈好。老干妈当时出来的时候一大帮山寨货,当时谁也不知道哪个是真那个是假,只是觉得那个好吃就吃哪个,时间长了大浪淘沙,当年的老干妈和老干爹们都不在了,只留下火辣女神陶华碧。
    老干妈降低辣度是对的,降低了推广的门槛。毕竟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吃不了重辣的占绝大多数。
  • chengogo 送你娃两个字:假打
    老干妈的最大问题是吃了上火,我吃几十年川菜,没觉得郫县豆瓣富顺香辣酱上火,我好多年都没吃过老干妈了,据说最近这两年老干妈味道不行了,也不晓得是不是真的。
  • 你拿当地的辣椒酱销量和老干妈比没有意义,贵州当地人也不吃老干妈呀,有新鲜的辣椒酱为什么要吃这种罐装的。但是全国范围看,郫县豆瓣、永川豆豉、富顺香辣酱根本不是老干妈的对手。
  • zvx
    各种辣椒酱我都吃过,就是老干妈的不想买第二次,油多糊味重硌牙。老干妈名气这么大,其它品种我还是要尝尝,没有一个好吃
  • 湖南人 去成都玩4天,  根本没觉得有啥辣的.   倒是咸的不行...  然后各种风味豆豉饭扫光个人感觉味道超过老干妈也没啥稀奇吧.    老干妈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口味,总有人不喜欢.    现在各种调配的风味酱/辣/豆豉菜林林总总是在太多总有一款口味吸引你, 你去和一个单一经典口味比怎么比的来.
    我也喜欢各种口味风味的酱菜.    但是不妨碍我厨房摆一瓶老干妈拌海带/黄瓜,夹馒头的时候吃啊?
  • 在川菜享誉全国,川菜馆全国遍地都是的情况下,郫县豆瓣等等你口中的川式下饭菜销量却远不如来自贵州的的老干妈,这还是在老干妈过去从来不打广告的情况下做到的,这本身就说明老干妈的口味更为全国接受了。
    我在四川湖南贵州都呆过一段时间,四川呆的时间最长,以我个人的体验,四川湖南整体而言算不上能吃辣的,虽然作为北方人,在四川我敢说吃辣椒可以横扫绝大多数四川人,尽管我在北方时其实很少吃辣椒,我在贵州却不敢这么说。和成都当地同事一起吃火锅,每个人一个小锅那种,我因为嫌不辣一再要求服务员添加辣椒油,最后吃完下火锅面的时候面条已经变成了油条,都被炸成了酥脆的。感觉贵州菜是干辣,不像四川是香辣,麻辣等等口味,辣中已经中和了多种调味品,辣味已经被冲淡了不少。贵州菜跟四川菜大体上比较接近,应该受川菜很大影响,但也很有特色,比如四川虽然小吃众多,但各家的粉、面、抄手之类我常常觉得都似乎有股火锅味,而在贵州粉是粉,面是面,抄手是抄手,各是各的味道,截然不同,当然这只是个人观感而已。
  • 太有特色的食物,往往不容易普及,除你说的这些外,还有豆汁、臭豆腐之类的,喜欢的人觉得无可替代,不喜欢的人见了则退避三舍。

    老干妈之所以成功,就在于有特色,但不那么明显,适合更多的人。
  • CFLkane 这个人很懒,他什么也没写
    的确,之前去成都玩,在锦里这种景区买的辣酱拿回家都觉得比老干妈好吃的多,在东北还有香其酱,拿来炖鱼或蘸酱菜,风味也是不错。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