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战,赢的方法只有一个

  • 当年苏联跟美国打冷战40年的底气是军工研发经费和军费跟美国基本持平。
    现在美国的研发经费占GDP的2.9% ,日本、德国3.5%,韩国、以色列4%。中国2.1%。
    既然都在跟美国打擂台了,
    中国要把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从目前的2.1%提高到3%=3万亿以上。
    我们的高端技术短板太多。不舍得砸研发经费的话,还跟美国扛个屁啊。
    人家日本德国二战后就被美国驻军,研发强度比美国还高呢,典型的一边点头哈腰,一边底下磨刀子。
    我们嘴巴上到是挺硬气,然而都第二经济大国多年了,对研发的认识和投入还不如日本德国50年前的水平。

回复3

  • 我觉得不单单是资本投入的问题,效率、监督更重要,现在很多企业都在骗国家补贴,各种各样产业园区真正投入研发的有多少?国家前脚给的补贴后脚就被送入股市房市了,或者企业高管拿着夸张的工资和分红为了给国家交代弄个国外专利贴牌就号称国产了,这不是诈骗吗?关键是做好监督,把钱交给该给的人,别在整个锤子了。
  • 你只说对了一半,中国的研发资金不如美国,但我们研发效率比美国高多了。以军工为例,几乎所有类似的研发项目中国的花费都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我们军费虽然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但分摊到研发和制造上基本就是一样的效果。
  • 技术水平靠的是资金投入,这一点国家肯定也知道,但是资金投入强度也不仅仅是意愿决定的,还要考虑回报。苏联虽然跟美国对抗了几十年,在电子计算机领域很多技术是不输美国的,但是奈何本国市场有限,技术无法转化成回报,就是不可持续的,最后还是输了。
    这篇文章其实讲的也是这个问题,中国的市场当然比苏联大了不少,未来也会越来越大,但是这么多年的发展,尤其是高端产业的发展,外贸也是很重要的,不然华为为什么拼着赔本也要开拓欧洲市场。如果单单是美国不跟我们做生意了,这是政治上的必然趋势,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欧洲甚至其它国家也跟着美国走了,失去这么多的市场,对中国企业就很不划算了。只有市场大了,国家才能可持续地投钱。
    任正非一直都在说,华为很愿意进入美国市场,他的脑子比下面这些喷子可清楚多了。美国人不喜欢你,但还要买你的东西,这才是对特朗普最好的报复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