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游居文明也暴露了它的天性

  • 多余复杂 位卑未·苟利国
    留意文章中这段话:
    【运动主义和秩序主义都是从世界本原引申出来的最根本性的主义,也都成功支撑了数千年的文明演进,各自内在逻辑的高下和胜负,都还没有定论。】
    虽然野蛮(或者说狼性)并不代表文明的方向,但是历史上被野蛮摧毁的文明何止千万,包括我们中华文明,百余年前也险遭灭亡,所以千万骄傲不得,大意不得啊。

回复2

  • 学子 提供看法,仅作参考。
    怎么说,我的看法是阴和阳——魔和道、聚和散、自由和约束、微观和宏观、向外和向内、物质和精神、权力的集中和权力的分散本质上其实并不是什么谁高谁低的胜负问题,
    野蛮其实也并不是野蛮,野蛮的审美与价值只是一种弱肉强食和物竞天择的唯物性强调、天道性强调,本身在阴阳基盘上就是或阴或阳,与相对阴、相对阳之间是没有贵贱高低的,只是各有其相对的长短而已。
    我们讲野蛮可以当成贬义讲,但却不能忘了这只是强调而已,在追逐于客观性的阴阳本位基盘上,认知用的那个野蛮,其实并不存在褒贬的,单纯只是一个趋向而已,决定胜负的并不是野蛮不野蛮,而是综合下的相对碰撞量的结果,比如按照西方的喜好来说的一个例子,把一个苹果复制出三个一模一样的苹果后有了四个苹果,当把四个苹果分成左边是三个,右边是一个的时候,相对而言,左边的苹果数量比右边的多,多多少,多两个,类似这样微观层面上把会影响碰撞结果的因素削减到最低的实验是有意义的,只不过宏观层面上的综合量化与相对碰撞演算则始终是个门槛而已——也就是说,决定胜负高低的不取决于野蛮不野蛮(有相对影响),而在于综合性的相对碰撞后是即客观世界演算出来的谁大谁小,谁胜利谁失败,谁生存谁灭亡而已。所以君子不能说我是君子就必然是赢家,王道不能说我是王道就必然强于霸道,聚不能说我是聚所以就必然强于散,自由不能说我是自由就必然强于约束,进攻不能说我是进攻就必然强于防守,阴不能说我是阴就必然强于阳,阳反过来也是一样。
    所以我们要求的第一要素是相对碰撞时的我们的相对量的更大,综合下来能让我们成为赢家,成为生存者的那些东西,也就是常说的东风快递真理说服一类,其次才是讲我们的价值和审美。
    阴和阳的问题上,其实我们的文明自身也是一直在吃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的反噬的。。。我们每个人也是。。。或许可以说是都在阴阳的狭缝之间游生,一会摆左一会摆右式的修正前进吧。。。
    以上,鄙人粗见,见笑了。
  • 从运动到秩序再从秩序到运动,然后再循环下去,不骄傲不大意也没用,天道循环,不过人类困守在小小的地球村,当人类总数迈向100亿,恐怕是要建立某种秩序了,但建立秩序却先要运动,不然别人干吗接受你的秩序,所以秩序还是自己玩吧,别人也有别人的玩法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