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病毒起源地可能另有他处,最早感染或在11月

  • “上述论文第一作者、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副院长黄朝林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现在整个发病情况来看,海鲜市场已经不是唯一的暴露源。(新型冠状病毒起源)是多源性。”但黄朝林认同该病毒有较大可能来源于野生动物。”

    我好奇的是,定点医院金银潭医院的副院长黄朝林此刻为抗击疫情应该忙在第一线,脚打后脑勺才对呀,竟然还有时间去美国期刊发论文,现在抗击疫情是头等大事,你即便有什么想法,我们自己内部直接交流研究不是更方便?而且该论文不是关于什么病毒性机理的研究论文,而是关于传播途径的猜测性研究,基本上只对我们国内抗击疫情溯源有帮助,对国外没什么用,那为什么要发到国外的期刊上呢?再联想到他接受南方系媒体财新采访,不得不让人多想一点,这是要提出多种可能性,以干扰我们溯源工作的聚焦重点吗?(这样我们面对多种可能性,可能会举棋不定或分散力量,从而延长溯源的时间)
    此条评论已被折叠,点击查看

回复7

  • 呵,多读点书吧,你知道柳叶刀上发表论文对医学生意味着什么吗?也不怪你,不知道柳叶刀可以上网查查再评论好吗?
  • 现在还不知道是以什么名义、发在《科学》杂志的哪个部分,就以一般论文的评审时间来说,没有十天半个月是搞不定的,所以这篇文章多半是早就写好了,另外黄院长发的论文应该是《柳叶刀》那篇,你喷错人了
  • 如果源头是更复杂的事情,那么就不能够把全责怪罪到此时遭到千夫所指的人了。明白吗?
  • 这个是科研人员,不是搞临床的医生,金银谭医院名字叫医院,实际上是半个科研机构,如果你上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去看病,看医生简介,会发现有些医生是文章等身,但从不介绍他擅长治疗什么病,这就是科研型医生,外科特别好辨认,所以我每次挂号,都要仔细看看医生简介是不是写有:擅长某某病,没这句话的一般都不是临床,是研究型
  • 第一,溯源是传染病控制的头等大事,找不到源头,谁也不敢说就能控制住疫情。
    第二,1月份发出来的文章,起码是12月投的稿,不是什么“忙在第一线”的时候。
    第三,科学研究需要国际交流,《柳叶刀》是医学界的权威刊物,人家不投权威期刊,难道去投什么《冰川冻土》跟你交流师母的美德么?
  • 这有啥好想不明白的。
    追踪病毒来源和传播渠道,本身就是防控疫情的一个重要工作。
    病毒来源,传播途径,搞清楚了,就容易切断,疫情就好控制了。
    要不你这边治疗,那边继续感染,就算你控制了人和人之间的传播途径,但是没控制住那个未知的来源和传播途径,希望大家控制不住。
  • 财新在这次疫情中表现的极其丑陋,小丑一样……管的那片文章就是他们发的……
返回文章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