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零售现身,瑞幸离星巴克越来越远

  • 观静 缘起性空
    一个关键点,瑞幸真正做到了数据化所有业务环节。
    本文讲的是客户群体,购买行为的数据化;
    之前有文章提到,瑞幸的咖啡制作,全程标准化、数据化、视频监控。
    这是一个难点。
    另一个关键点,瑞幸通过数据化,把烧钱打出来的核心竞争力“品牌形象,4000多门店”,
    用无人零售机,增加商品品类的2种方式,扩大销售额,增加了业务对用户的粘性。
    这年头,能把大规模烧掉的钱,成功变现的,是人物。

    继续围观。

回复1

  • 只要是通过自己的网站/app/小程序购买的就可以高效地收集用户购买行为数据;
    咖啡制作标准化流程化在我看来并不难,所有连锁店都应该可以做到,而且必须要做到;
    咖啡是个高频刚需饮品,是消费升级后的消费者日常饮品的不二之选,咖啡品质如何并不是10元/杯客户所最关心的,(如瑞幸,连咖啡,Manner等)这个群体和星巴克消费者群体几乎没有多少重叠,其品牌定位是追求性价比和便利性的咖啡高频刚需用户。(性价比体现在平均客单价是星巴克的一半,便利性是店面堪比和赶超星巴克,早下单不要排队取货速度更快)
    既然定位薄利多销做大了自己品牌独有用户流量,那就需要找机会从这些流量上变更多的现,深挖已有客户终生价值,于是他们开始卖销售卖简餐和零食。
    为了扩大市场渗透,扩大用户数,需要进一步做线下门店扩张。从整体运营考量的单店成本上限政策决定了新的店面成本只会更低,所以看上了贩卖机和无人零售机。这些贩卖机可以被视作店面的迷你版。
    烧钱的公司很多,烧钱不出成效的公司死的也很多。利用大数据思维,深刻挖掘客户终生价值(CLV)并精心配置人货场,这样的公司未来可期。
    有异曲同工的模式是美团:
    美团团购做大自己品牌流量->继续深挖已有流量的终生价值->提供消费者食、住、行一条龙服务(美团外卖,美团点评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摩拜共享单车,美团网约车等等)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