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全国工人罢工:反对国企私有化

  • “4、这之前,别忘了农村包产到户改革:极大激发了农民积极性,且没有政治运动干扰,使得农村产出暴增,完全颠覆了持续几十年的农产品供应严重不足的局面。这是实质产出,当然会体现为社会财富。”


    这段不能同意。农村产出增加基本是因为四三方案引入的化肥厂陆续投产了,与什么包产到户并无太大关系。事实上,根据现在的统计资料,从七十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的粮食产量就已经开始稳步增长了。

回复6

  • 猪猪的牛牛 修饰和限定
    这个事情林毅夫做过论文,具体懒得查了说印象吧,45+%制度变化,45-%投入增加,10%左右科技进步。

    不过由于林毅夫用来衡量产出的是物价调整后的产值,而产值是改种经济作物高于种粮食,已经包产到户后更倾向于种经济作物,制度对增产的作用是高估的。
  • 你这话有很大问题。粮食的话开放前和开放后差距很大的,虽说主粮增长幅度不高,但是肉蛋奶蔬菜水果等其他食物的产量的差别可不是可以相提并论的。中国非常多农产品海产品肉蛋奶啊这些产量世界第一,超出第二一大截,搞得国内消化不完,需要出口到国外。国内摆入餐桌的食物的丰富性及性价比冠绝世界,这和以前需要有限的菜肉蛋奶票供应简直是天壤之别。
  • 联产承包,你得放到特定历史时期的背景下看其意义和目的,着力突出联产承包,就是为了“解放思想”,突破原有条条框框,至于宣传的真实性和突出性是服务于目的的,对当时来说,其宣传的政治目的就是——解放思想。
  • 这些东西固然重要。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多种因素促成。但是,必要性,不等于重要性!
    关键因素是什么?中国搞化肥、灌溉工程不是一天两天,解放后一直在搞,但当时主要矛盾是生产关系,而不是这些生产力方面的东西,完全的计划经济,农村搞点刺激就是“投机倒把”,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的改革先从农业开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全世界都承认,农业改革可不是什么化肥产能这些事情。

    你总不能说:土改为中国崛起的基础必要条件,没土改中国不可能崛起,所以在土改面前,改革开放没啥重要性。
  • 不同意“和包产到户没多大关系”,这个很有关系的。我家来自农村,听老一辈人说过。包产到户前大家都在田里磨洋工,天天出工不出力,效率很低。
  • 化肥投产是因素之一,但主要因素是:毛泽东时代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还有相对完整的农业科技队伍,在包产到户刺激下支撑了产量的暴增。
    印度现在的化肥用量很少吗?至少比我们二十世纪用量多吧。为什么产量没有暴增?关键就是农田水利太差,农业科技太差。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