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6条
-
这个事情林毅夫做过论文,具体懒得查了说印象吧,45+%制度变化,45-%投入增加,10%左右科技进步。
不过由于林毅夫用来衡量产出的是物价调整后的产值,而产值是改种经济作物高于种粮食,已经包产到户后更倾向于种经济作物,制度对增产的作用是高估的。 -
你这话有很大问题。粮食的话开放前和开放后差距很大的,虽说主粮增长幅度不高,但是肉蛋奶蔬菜水果等其他食物的产量的差别可不是可以相提并论的。中国非常多农产品海产品肉蛋奶啊这些产量世界第一,超出第二一大截,搞得国内消化不完,需要出口到国外。国内摆入餐桌的食物的丰富性及性价比冠绝世界,这和以前需要有限的菜肉蛋奶票供应简直是天壤之别。
-
联产承包,你得放到特定历史时期的背景下看其意义和目的,着力突出联产承包,就是为了“解放思想”,突破原有条条框框,至于宣传的真实性和突出性是服务于目的的,对当时来说,其宣传的政治目的就是——解放思想。
-
这些东西固然重要。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多种因素促成。但是,必要性,不等于重要性!
关键因素是什么?中国搞化肥、灌溉工程不是一天两天,解放后一直在搞,但当时主要矛盾是生产关系,而不是这些生产力方面的东西,完全的计划经济,农村搞点刺激就是“投机倒把”,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的改革先从农业开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全世界都承认,农业改革可不是什么化肥产能这些事情。
你总不能说:土改为中国崛起的基础必要条件,没土改中国不可能崛起,所以在土改面前,改革开放没啥重要性。 -
不同意“和包产到户没多大关系”,这个很有关系的。我家来自农村,听老一辈人说过。包产到户前大家都在田里磨洋工,天天出工不出力,效率很低。
-
化肥投产是因素之一,但主要因素是:毛泽东时代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还有相对完整的农业科技队伍,在包产到户刺激下支撑了产量的暴增。
印度现在的化肥用量很少吗?至少比我们二十世纪用量多吧。为什么产量没有暴增?关键就是农田水利太差,农业科技太差。
热点
- 1 局座给战机排名 21.1万
- 2 小米即将发布自研芯片 3.6万
- 3 只同居不领证的新型婚姻 16.1万
- 4 美国空军要搞F-55 9.5万
- 5 关于高考神圣化 8.9万
- 6 印度却为何要庆祝十天? 21.5万
- 7 印度始终没明白的道理 20.7万
- 8 多名学生出操被地面烫伤 2.9万
- 9 体制内换电脑非常困难 6.4万
- 10 法拉利CEO不追求多屏 2.8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这些宝藏旅行地火了!风闻“旅行实验室”获奖文章名单新鲜出炉~
五一旅行那些令人心潮澎湃的时刻虽已渐渐退去,但那些旅途中的美好记忆依旧熠熠生辉。在本次“风闻五一旅行实验室”活动中,大家积极分享自己的旅行故事和宝藏地点,让我们领略到了各地......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真的还有年轻人月入三千吗?不仅有还挺普遍... 评论 146 赞 40
-
3国道被划归旅游专线并收费,发过公告不代表... 评论 91 赞 19
-
4武大校长张平文称不准备缩减文科,大家怎么... 评论 91 赞 3
-
5江苏一小学没有校服,校长称孩子们就该是“... 评论 84 赞 11
-
6我想告诉中国朋友,在台湾问题上不要犯俄罗... 评论 76 赞 29
-
7巴基斯坦歼-10CP在181公里外击落印... 评论 66 赞 15
-
8如何看待《大公报》发文称香港地产巨头内地... 评论 55 赞 12
这段不能同意。农村产出增加基本是因为四三方案引入的化肥厂陆续投产了,与什么包产到户并无太大关系。事实上,根据现在的统计资料,从七十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的粮食产量就已经开始稳步增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