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种”出钻石:6万块的“智商税”,你还要交吗?

  • 晶体生长在垂直方向的缺陷和重力的关系相当大,这一点不只是生产金刚石,各种晶体生长都会出现。CVD再怎么提高技术,也只能降低气流杂质等对缺陷的影响,对重力是无能为力的。另外甲烷的浓度和缺陷成正相关的关系,而甲烷浓度又和产量产率是正相关的,所以不可能无限的降低缺陷直到0。
    就算在月球上建厂也只能降低重力的负面影响,只有完全失重的工厂才能消除重力,但无重力的环境生产出来的东西在你我都还活着的时候便宜的了吗?

    而天然钻石却不一样,在地下100-200km的适合钻石生成的区域,汽车一样大的金刚石原石相信会是相当普遍的,天然钻石极大的产量才有可能出现极低缺陷的产物,而这种低缺陷的钻石,即使是未来地幔采矿技术成熟了,也是要碰运气才能遇到的。
    那些说钻石应该白菜价的主要论据之一就是在克拉通区域有大量的金刚石存在,但却没有考虑缺陷和杂质对珠宝级钻石分级影响的问题。地面上能获得的金刚石原石的净度是在克拉通的金刚石净度的一个反映,说是一种映射也无不妥,地面上高品质的金刚石所占比例极低,克拉通的高品质金刚石的比例又怎么高得起来?

回复1

  • 别闹,找本稍微现代的晶体生长的课本看看再说。
    重力能影响的主要是液相法晶体生长,对气相法特别是低压气相法影响甚微。
    而且最重要的是,重力的影响已经完全能控制,不再是晶体生长的主要障碍。
    半导体产业用的电子级晶体就是近乎零缺陷的,而且里面的缺陷都不是光学手段可以观测的,得用化学腐蚀或者透射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比珠宝的标准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