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读水浒 || 朋友说他越来越讨厌李逵,我说他“体制病”已入膏肓

  • ♂丶灬晓淚 生命不止,思考不息!
    读《水浒》:
    前半部分读林冲、鲁智深等人物(当然也读相对立的高俅等),后半部分读宋江(当然也读相对应的李逵等)。
    前半部分褒“正”贬“负”,后半部分讽“负”叹“正”——前后部分“正”“负”两方已经互换(比如以民间英雄主义、理想英雄主义的理念为标准,宋江就从“正”变成了“负”;同样以理想主义、英雄主义为标准,李逵则自始而终还是那样,但若以梁山阵营的转变——实际则是梁山腐化了——为标准的话,李逵也变成了“负”的了)。
    前半部分是第一层主旨含义——对原有旧制度的腐化和不公(即原著里的朝廷和社会的腐化与不公)的反对反抗;后半部分是更深层次的主旨——对针对旧制度而起义的“人”(即梁山英雄等农民起义组织)的理想天真主义及其慢慢腐化的强烈讽刺。
    不这么读《水浒》,算不得真正读懂。只得前半部分,不得后半部分,亦只为浅读而已。

回复1

  • ♂丶灬晓淚 生命不止,思考不息!
    反正我读《水浒》的总感觉是:1、“宣泄”时(指起义和反抗时)的一时爽快;2、“宣泄”之后(反抗和起义之后的发展)徒留的 穷途末路般的疲乏无力及结局的悲凉;3、最终成果呈现的一地鸡毛。
    从爽快,到悲凉,到悲哀,就是《水浒》带给我的精神感受,最后则归结于憎恶这整件事(当然对构成这整件事的其中的某个小故事不会憎恶)!
返回文章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