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 1 高志凯越来越有汉使味道 14.2万
- 2 联合国被催搬家 8.5万
- 3 如何看待张雪峰的建议? 6万
- 4 西方环保阴谋助中国发展 9.9万
- 5 人才供应实际上跟不上 1.9万
- 6 再见中国纸质火车票 10.2万
- 7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大突破 7.3万
- 8 回应K字签证普遍的焦虑 3.8万
- 9 从登月到六代机 11.9万
- 10 K签证成为舆论风暴眼 17.3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 “避坑” 版块上线!你的消费避雷指南、好物种草清单,从此常驻不离🎉
还记得“三月风闻社区消费者权益月”“智能车轮上的权益保卫战”活动里,大家分享的那些消费“踩坑”吐槽、维权妙招和宝藏好物吗?很多观友都说,希望这样的交流平台能一直存在!现在,......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高志凯先生,越来越有历史上汉使的味道了,... 评论 249 赞 353
-
2俄罗斯、哥伦比亚,一起催联合国搬家! 评论 165 赞 115
-
3我们该如何看待张雪峰的建议? 评论 126 赞 46
-
4听完高志凯这段发言后,台下菲律宾人鸦雀无... 评论 122 赞 80
-
5别苛求被性侵女高管是完美受害者 评论 115 赞 40
-
6西方之前让中国搞环保其实是阴谋,但是反而... 评论 86 赞 74
-
7国内高等教育不断进步,但有些领域在生产力... 评论 80 赞 9
-
8最后1天:再见,中国纸质火车票 评论 76 赞 15
但这并不是说北方就不冷。冬季的室外,众生平等。东北的冷,对躯干的杀伤不如南方,无需裹好几层厚衣,然而对耳朵和手脚能造成暴击伤害。在南方的冬天里,鞋子和其他季节并无不同。可在北方,要是鞋子不厚一点的话,室外活动半天下来,会让你怀疑自己还有没有脚趾。我在南方从来没用过耳罩,可在北方我耳朵的这两条命都是耳罩给的。同样的还有围巾。我在南方时一直不明白这件冬季装备有什么用,去了东北,面对冷风寒雪灌脖,才意识到这个神器竟然对生活品质有如此巨大的提升!(无法理解的南方同志请想象一下:这件装备可以防止你的恶友在冬天一次,一次,一次又一次地把冰手伸进你领子)还记得有一次在老校舍考试,窗户漏风,室内温度和室外差不多。我每写半句话就得把手放领子里捂一捂。原因无他,就是手僵得快握不住笔了。这种事我在南方的确是没经历过。觉得自己抗冻的南方同志可以体验一次在雪博会玩一整天,或是在凌晨两点排队买哈尔滨的商委红肠。你们不会穿得比北方人少的。
所以就结论而言,南方人秋季可能比北方人少穿一些。但在冬季,大家都裹成粽子,就别分南方粽还是北方粽了(咸粽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