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未成年"混混"的泛起: 中国基层向何处去? | 文化纵横

  • 然后呢?搞督工说的社会化抚养?谁出钱?这么大笔钱舍得出吗?就一个农村小学免费早餐喊了这么多年,也不过这两年才实现基本全覆盖。按你们的标准,留守儿童都可以剥夺抚养权,先不说父母态度,就是地方政府也要被这烫手山芋的资金量吓死

回复2

  • 偷换什么概念,谁说都剥夺抚养权了,断章取义。

    那就按键盘侠、喷子那样什么都喷、就是什么都不干好了,让不合格的父母把小孩打死打伤,虐待儿童让他们心里出问题,或者没时间管教让小孩被社会人引诱走上歪路,然后等他们犯罪了到了法定年龄关进监狱。

    新建监狱不要钱,偷抢、伤人、杀人造成的损失不是钱、成为混混造成的社会危害不是钱、犯罪率高了维护治安不用钱?


    既然不舍得现在花钱,那就等将来多花几倍的钱吧。
  • 啥叫“我们的标准”?我说了啥?有工读学校或者儿童福利院即可代养。有些预期开支类似于沉没成本,就是即使你不想管,损失业已造成,未来可能会有更严重后果。混混不只是浪费他自己的发展前途,事实上已经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了伤害。亡羊补牢比什么都不做,还是会有好处。这个性质有点类似即将通过立法的个人破产制度,当然有损失追不回就得认。
    对被剥夺抚养权的不尽责父母,当然可以像对付老赖一样通过法院门口的大屏以及征信系统公布、限制消费或者强征社会抚养费(这个词在计生罚款中出现过)。如果他们确有经济困难,是可以申请低保,把孩子主动寄养在福利院或者亲戚处/其他符合领养条件的家庭,并定期探望的,而父母自己自然也可以有帮扶人员提供脱贫救济/送温暖等等。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