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忍不住,挖一下《自然》质疑中国植树造林文章的作者

  • 一篇指摘问题的论文发表了。有的人细心指出文中的矛盾与错误;有的人却说,“文章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不吹不黑,提出的问题还是很有价值的。”
    有些人不忿,认为努力受到了污蔑。于是起底作者身份。不出所料的,作者身上挂着一些明显有问题的标签。大家指责论文的不专业,某些人嘲讽这是民粹主义作祟;大家指责作者的民粹主义,这些人又嘲讽大家不顾论文内容……这是不是一种转移话题呢?

回复1

  • 恕我眼拙,隐德莱希哪一句是“细心指出文中的矛盾与错误”?指出来了我还需要说这么些吗?
    我觉得理科生应该有理科生的骄傲,有自己的职业操守。这个职业操守就是科学方法。
    搞政治批斗是文科生玩的,用实验结果打脸才是理科生的玩法。理科生要批判别人,都是靠实验数据和逻辑推论。要是哪位理科生“证明谁谁谁的理论不成立”的论文就一句话:他学过语文,是个文科生,所以他的理论不成立。估计会成为业内笑柄。因为这种玩法太低端了。
    理科生既然以科学素养为骄傲,那么科学领域内的争论,就不能用政治方法去解决。不然就会堕落成自己瞧不起的样子。
    说句难听点的,理科生在学术领域搞政治批斗,恰恰说明在这个领域他不行。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