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白马非马”解释为“白马不是马”,公孙龙一定会“气死”

回复1

  • 我看法是一个问题要深层次找原因。从历史上看:汉字传承古老,当时书写材料匮乏,惜字如金,一个字有多重含义。用非字表达多重逻辑是当时书写材料匮乏的原因。而人们在传播过程中很容易乱解释,把白马非马里的非解释为白马不属于马,导致很多人无法接受这样的逻辑。西方历史传承中断,后来有了中国的廉价的纸,就不需要惜字如金,可以用大量的笔墨来重新精准定义逻辑。白马用西方逻辑可定义为必要不充分条件,这样解释也许更接近白马非马作者要表达的逻辑。我一直怀疑西方逻辑不可能出现于几千年前的古希腊,就是基于书写材料匮乏,西方精准推理逻辑应该是有了纸后才发展起来。汉字非由于有多重含义,使用面非常广,比如:是处女?非处女。这里非是≠的意思。由此可见把非解释为≠更符合汉字多意的特点,如把非解释为西方逻辑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非的使用范围就小了很多,很多中文里非的含义就难解释了。从宏观上看,把非解释为≠适用范围更加广泛,您看是这样吗?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