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大公平之下的矛盾与感情需求的回归——浅论当代中国男女婚姻困局

  • 思想认识糊涂导至当代中国一些男女婚姻困局
    ——1驳“社会大公平之下的矛盾与感情需求的回归——浅论当代中国男女婚姻困局”
    杨瑞华
    此文从1.不公平,2.传统观念与新兴观念冲突,3.感情需求三方面论当代中国男女婚姻困局的观念——错。
    婚姻的这3方面思想认识糊涂才是导致当代中国一些男女婚姻困局:
    一.此文称:“而是在经济的压力和舒适生活的诱惑面前,生育的价值被压低了——说白了,男性觉得为了繁殖付出啃老和借贷的代价不值得,而女性认为为了繁殖付出工作前途一片灰暗的代价不值得。
    男女都在这个背景下说‘我一个人过得好好的,为什么必须要结婚?’”
    单身自以为不靠孩子养老,靠养老院,照样快乐生活——这是不知事理,损人利已的糊涂。
    殊不知养儿就是为了防老——千古不变!
    你不靠自已的儿女养老,进养老院就是靠人家的儿女在养老!!!
    单身为了使自己生活得更轻松而逃避生育后代的责任,对于自己来说,实际上是年轻时轻松,年老时沉重;对于社会来说,是独身者轻松、有儿女家庭沉重,因为养育社会下一代的任务,是由这些家庭完成的。在这个意义上,独身者的实现自我,实际上是一种极端自私。
    单身一方面享受人口众多带来的物质繁荣,享受别人养育的孩子提供的养老金,一方面却又不承担繁衍人口的社会义务。不要说这样的福利社会难以持续,就是人口本身的再生产都难以为继,这是一个民族的慢性自杀。

回复1

  • 你这话恰恰说明了,传统观念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是何等的不合时宜。
    你将“进入养老院由养老院工作人员提供服务”和“生育儿子女儿,在年老时通过压榨儿女养老”混为一谈,恰恰说明了传统思想的不正确——养儿防老,剥夺的是儿女的选择权,儿女无权选择自己是否被生育,却要被迫选择自己必须要供养的对象。
    直接点说,养老院的服务人员,不愿干你可以不干,但儿女却没有这个选择权。所谓的“依赖别人的儿女”的说法,实质上是混淆“剥削”和“雇佣”之间的区别。
    相比于年轻时挣着钱,年老时明码标价交着税雇佣人提供服务的不婚者。仗着“生儿育女”剥夺年轻人社会劳力的人才是真正的社会蛀虫。而如果一个老师既在年轻时努力挣钱,又在年老时不麻烦子女住进养老院……那属于纯粹为社会做贡献,其经历和做法与不婚者其实没有本质区别——除了赔上自己。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