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招也许能解决“长江学者”评选乱象

  • 亓景明 你我皆耗材。
    某70后明星学者,发表过30来篇A刊四大刊论文,居然连入围青年长江学者的资格都没有获得。
    某海归学者,发表过十多篇英文SSCI论文(在国内的认定高于四大刊)和几篇国内四大刊,也没有入围青年长江。
    而那些才发表几篇A刊甚至基本没有发表过的人,却有好几个入围了。
    ————————————————————————————
    文里列举出来的,不论是比量还是比质,都没得比吧。
    4篇的贡献不一定比400篇差,就比如4篇Nature、Science、Cell之流的,很多时候可能比400篇C刊分量重。但作者这里批的,明显是有400篇高质量论文的学者,竟然比不过4篇一般文章的,作为学术类身份评选,这就是问题。

回复2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