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已被删除

回复2

  • “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
    夷狄到了中国,奉行中国文化就是中国人,这句话是错的,为蒙元统治的合理性提供借口罢了。
    华夷之辨的判断依据有三点:1. 血统、2. 地缘、3. 文化。
    “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原句是“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韩愈原话适用对象是华夏血统诸侯非夷狄。但是同样的,身为华夏,偏偏行蛮夷之事情,就会变成蛮夷;反之亦然。包括后来的大清,实际上奉行的都是伪华夷之辨,是满人假借华夷之辨的理论维系自身统治的合理性,用来歧视外来民族的借口罢了。包括而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都是汉奸思想,是当时卖国汉奸为了讨好忽必烈才不得已写下的文字。孔子是坚定的华夷之辨的倡导者,根本不会说出“行中国之道,就是中国之主”的话。
  • “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
    夷狄到了中国,奉行中国文化就是中国人,这句话是错的,为蒙元统治的合理性提供借口罢了。
    华夷之辨的判断依据有三点:1. 血统、2. 地缘、3. 文化。
    “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原句是“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韩愈原话适用对象是华夏血统诸侯非夷狄。但是同样的,身为华夏,偏偏行蛮夷之事情,就会变成蛮夷;反之亦然。包括后来的大清,实际上奉行的都是伪华夷之辨,是满人假借华夷之辨的理论维系自身统治的合理性,用来歧视外来民族的借口罢了。包括而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都是汉奸思想,是当时卖国汉奸为了讨好忽必烈才不得已写下的文字。孔子是坚定的华夷之辨的倡导者,根本不会说出“行中国之道,就是中国之主”的话。
返回文章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