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如此发达,罗马、波斯功不可没

回复1

  • 南山野 淮上野人
    不妨说说你都看了哪些书?阿拉伯海盗在东南亚的历史倒请你介绍介绍?并不存在什么一种可以和“中国人”对应的“欧洲人”,欧洲是一个地理概念,不是一个文明,也不是一个民族,更不是一种文化。今天澳大利亚人实际上并不能为英国增加什么光辉。你所谓以中国为中心具体是什么呢?就是获利都在于中国吗?你建议如何建设一带一路呢?在我看开,无非是打破一切垄断,公平交易而已。古代中国也是这样想的,如果做不到,非不愿也,不能也。古代中国商人少去西洋,根本原因当然不是因为航海能力问题,也不是海盗问题,也不是政府政策问题,而是在商业资本的流通速度问题,季风亚洲特定的季风周期决定了帆船时代在东南亚与来自西洋的商人进行贸易,可以增加一倍的资本周转速度,这何乐而不为呢?至于欧洲商品的高价格,那是由于其特殊的国内社会结构和市场结构决定的,如果中国商人不能在其当地取代本土商人,那么交易地点是在东南亚还是在印度,都没有什么要紧的,因为那只是他们内部分配而已,本质上是通过海外商品征税,和中国政府征盐税类似。实际上,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早期,比如一世纪的东汉时期,在斯里兰卡中国的商船是很常见的,即使到法显西游的五世纪,印度洋上仍常见中国的商船,即使在鸦片战争前夕武器制造家丁拱辰还曾远赴西亚经商,十八世纪末,即使远至刚立国的北美也有中国商人的足迹,印度人、罗马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大西洋人正是循着中国商船的足迹奔赴中国的。俄罗斯人从西伯利亚西来,西班牙人、美国人从太平洋东来,都是为中国的财富和商品所吸引,黑船打开日本不过是附带产物而已。把通商用作世界秩序治理和构建的工具,只有中国可以长期做到,也是中国长期的国内国际政治传统,这当然是由中国无可替代的核心地位提供基础的。各地商人在全球体系中的分工,当然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交通工具以及各自的社会和市场结构,不谈具体的实施条件,以为有个适应一切时代的理想的东西,那是毫无意义。
返回文章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