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了,华盛顿共识疗效如何?这些国家有话说

  • 用大家都听的懂的政治课大白话来解释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就是这些国家的生产力模式就是卖资源(比如南美)、出卖劳动力(比如东南亚),这两种方式导致了其生产力发展的天花板是很快就可以碰到天花板的。
    卖资源的,要么象狗大户卖油或者袋鼠卖铁矿石,人口绝对少,资源绝对多,于是卖矿(国)所得能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富裕国家。当家的稍微不注意,就象委内瑞拉那样,败家过度,就成了守着金山要饭的叫花子,对比之下,沙特的王公虽然奢侈,但他们控制公共开支还算成功,国内没有物价飞涨的变态现象。
    卖劳动力的,用企业做比方,就是富士康,给人打工挣点辛苦费,发不了大财,顶多让老板买个豪车,捧个明星。台湾、泰国、菲律宾都是这种没出息的代表。台湾因为有点高技术的产业,所以日子还好点。泰国、菲律宾这种把产业发展理解成香蕉、菠萝加摆小摊的就彻底歇菜了。反过来,新加坡死命搞工业——因为没法搞农业,对代加工也不太感冒——因为人口实在不足,于是就发达了。
    为什么美国人买热狗能挣1美圆(折合6.5RMB),中国人卖复杂的多的煎饼果子只能挣3块RMB?因为美国有许多人挣的多,于是热狗就买的贵!高新技术产业导致工资分配后大家都挣的多!
    同样是卖糖果,大家注意过没有,阿尔卑斯奶糖之类的外资品牌很贵,但同样外资背景的上好佳就贼便宜(一袋只要3块多),甚至比大多数国产品牌都便宜?因为上好佳是菲律宾品牌!上好佳的定价是基于菲律宾的国情(而且是在中国学坏前就定了价),阿尔卑斯奶糖的定价是基于意大利的国情。
    一个国家只要有几个冒尖多挣钱的产业,就可以带动大家一起富裕。代表的国家就是韩国。韩国只有很少的几项产业能算冒尖,比如很少的电子产品(包括芯片制造),烂的一逼的汽车,硬凑的钢铁、造船,还有化工。就这么几个用手指头就能数的过来的企业,造就了韩国在生产力格局上的微小优势。使它能够在分蛋糕的餐桌上自己动手扒一小块,而不是在桌子底下等别人丢一块喂它。
    随着时代的发展,任何产业都有可能随着生产者的增多,技术的提高,而逐步降低其价值。要想保持高收入,就必须保持不断创新——要么你创造新的产业,要么提高现有产业的生产力水平。
    保持创新,或者说保持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终极法宝。这方面的代表是我们的养老金!今天领养老金的人,在60-90年代前期的工资,始终不超过1000元,毛、邓时代甚至不到100元,但他们今天领的退休金少于1000元吗?今天他们一个月的养老金远超他们工作时一年的工资。不管你用什么样的储蓄利率计算,用什么样的投资方式衡量,都可以证明,中国的社保是全球最佳投资,没有之一!巴菲特什么的在中国养老金面前统统是渣渣!能够解释这种“彻底违反经济学规律”的,只有用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在过去的30年里飞速发展来解释。
    或者我们换一种方式来解释中国的养老金:就是告诉大家,我们有一个理财计划,可以保证每一个人(甚至没参加的人也算),现在只要每月缴纳一小笔钱,在大家退休后,每月都可以得到大约超过现在一年薪水的回报。是不是这个计划彻底像诈骗,拙劣的连白痴都不会上当的低级骗术?但是,这就是咱的养老金现状,是真真切切在实行的养老金制度哦!能维持这种神话的是什么?还不是咱无休止上升的生产力水平么?
    “中等收入陷阱”其实不是陷阱,而是天花板!是生产力水平达到天花板时出现的现象。

回复4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