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为什么必须死

  • 把明朝的财政问题简单化了。明朝财政崩溃的问题不是税收太重,而是士绅阶层成了国家的癌症,把税负转嫁到农民身上,结果并不太重的税负不但变成了财政危机而且导致整体性的社会崩溃。清朝没有这样的问题,汉族士绅阶层至少在清初是打击的对象,所谓探花不值一文钱,以往都是从民族关系上来理解,结果导致我们错误理解了明清两代的实际情形。就是清朝通过打击士绅在很大程度上均平了税负,使得清朝在社会极其凋敝、税负却比明朝高一倍的情形下还能维持下来。到了雍正更是把这种均平税负给制度化了,官绅一体纳粮, 这才是清朝的统治能如此稳定的关键。也就是阶级矛盾实际上压倒了民族矛盾。以往受清代和民国资料的影响太深,什么事都往满汉矛盾上去理解。

回复3

  • 观察者网用户_92324 支持妇女解放事业打击挑拨内斗女拳!
    和国名党国类似
  • 作者经常引用的黄仁宇先生是明史大家,他对于明朝财政有深厚的研究功底。政府“不能实现数目字上管理”和社会结构类似“潜水艇夹心面包”是黄先生对于古代中国弱点的形象描摹和比喻。前者指政府财政税收能力低下,个人权利义务难以通过明晰简便的技术手段加以衡量比较——直接结果是名义税率再低,税负不公平程度仍然超过了广大农民的承受能力;后者指古代中国政府与社会基层联系松散,整个国家缺乏组织和纪律,这个弱点在需要集中国力反抗外侮时危害特别明显。
    在黄先生看来,明清都属于“紧缩形”的皇朝,明清统治者的管理水平是五十步笑百步。清朝人口较明朝多了两三亿,可不是清朝皇帝圣明而是托农业全球化的福:美洲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入后提高了单位土地承载人口的数量。
  • 瞎掰,财政这事得感谢雍正,士绅一体纳粮是人雍正顶着千古的骂名搞出来的。大明朝只要有功名一毛钱税都不用交的,这导致了大量的土地通过各种方式挂在了这些人的名下,而这些人有通过各种方式把这些土地倾吞掉。那个名头很大的徐庶(是叫这个名字吧,不确定)家里有几万亩土地,大部分都是黑人家的,这些地一分钱税都不用交的,后来海瑞出任应天府,把已经退休在家的首傅徐先生收拾的死去活来。所以大明朝的有钱人都是不用缴税的,所有的经济重担压在最穷的人身上。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