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 1 高志凯越来越有汉使味道 14.2万
- 2 联合国被催搬家 8.5万
- 3 如何看待张雪峰的建议? 6万
- 4 西方环保阴谋助中国发展 9.9万
- 5 人才供应实际上跟不上 1.9万
- 6 再见中国纸质火车票 10.2万
- 7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大突破 7.3万
- 8 回应K字签证普遍的焦虑 3.8万
- 9 从登月到六代机 11.9万
- 10 K签证成为舆论风暴眼 17.3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 “避坑” 版块上线!你的消费避雷指南、好物种草清单,从此常驻不离🎉
还记得“三月风闻社区消费者权益月”“智能车轮上的权益保卫战”活动里,大家分享的那些消费“踩坑”吐槽、维权妙招和宝藏好物吗?很多观友都说,希望这样的交流平台能一直存在!现在,......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高志凯先生,越来越有历史上汉使的味道了,... 评论 249 赞 352
-
2俄罗斯、哥伦比亚,一起催联合国搬家! 评论 165 赞 115
-
3我们该如何看待张雪峰的建议? 评论 126 赞 46
-
4听完高志凯这段发言后,台下菲律宾人鸦雀无... 评论 122 赞 80
-
5别苛求被性侵女高管是完美受害者 评论 115 赞 40
-
6西方之前让中国搞环保其实是阴谋,但是反而... 评论 86 赞 74
-
7国内高等教育不断进步,但有些领域在生产力... 评论 80 赞 9
-
8最后1天:再见,中国纸质火车票 评论 76 赞 15
胡锡进批《江湖儿女》充满负能量 贾樟柯:真话才是正能量
回复1条
贾的电影除了最新这部,我全看过。 里面描述的社会情况,确实都存在过/依然存在,按发生数量来说也不少。
但这些并不是中国社会的全貌啊,比如中国的一些基础建设,过程中必然导致部分居民迁移,就这么个现象,国内文艺片导演大概率拍摄的时候会突出这些:渲染村民的浓浓家乡情结,困苦落后的现状,对移居行动/强权的无能为力,对自身未来的不安和不抱希望。
但是举凡稍微了解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的人,都知道基础建设对中国是明显的利大于弊,各地由于能源电力、交通、基础民生设施等的普及,辅以合理的产业政策,教育政策,各省市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最终全体民众的实际生活水平获得大幅的提升。
以上的例子,一边是少数民众可以保留乡情,但地方经济发展遭遇各种阻力,一边是经济得到发展的要素,但少数人利益可能受损(这又是另一个复杂的问题 多少比例民众获得合理补偿 多少获得不合理补偿甚至强拆,据我所知,大多数是前者,大多数人希望自己遇到动迁)。显然对于国家发展来说,必定是后者更优。这些文艺片的导演,根本不会明白,对于国家治理这样的复杂事务,任何一个政策只能在众多因素中获得较优解,却绝不可能样样兼顾达到每个因素的利益最大化。
说说后果吧,描述社会的电影,如果这类“负能量”的比重高,那肯定对舆论有不利的影响,加深民众的悲观/不满情绪。我向来的观点是,对Z F的态度,都必须基于全面的事实和深度的研究,做的好就赞,做的不好就批评,显然过度揭露阴暗面,而罔顾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是不合理的。
其次是国外舆论,由于利益上的需要,掌握舆论话语权的西方长期对我们的评价都是不公允的,除了游客外,外国人获得中国的信息知识主要就来自电影,西方又在颁给中国导演的电影奖项上做调控,最终结果是相当数量的外国人真觉得中国就和这些文艺片里描绘的一样,落后、暴力、没人权、没人性、肮脏,和西方舆论长期的宣传高度一致。
说句题外话,上述情况还导致了个有趣的现象,如果经常上外网的朋友会发现,相当比例来过中国旅游的外国人,会表达中国实际情况,与西方宣传及长期形成印象有显著的差别。他们普遍会认为中国还存在各类问题,但发展很不错,治安优秀,基础设施良好,素质尚可,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