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预测中国未来你不信,物理学+Nature呢?

  • 美国人磨洋工,中国人不会,全球都磨洋工是不可能的。行业潜规则,就是一个行业剥削其它行业了,这不能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了。
    采掘业一样适用劳动价值论,黄金的价值也是采掘提炼耗费的劳动形成的。
    操作性当然是有的,我前面都说了,按工时核定生产成本是企业普遍的做法。

回复1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按工时核定生产成本是企业普遍的做法。这一点没错,但是核算工人的工资却是计件更合理。也更被劳动者所接受,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单纯的按工时计算工资,必然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情况。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如何统计的呢?难道不是统计该商品的平均生产时间吗?既然是平均,那么肯定有差别,同样的时间有人干的多,有人干的少。谁都知道生产越慢获利越多,除非是流水线加皮鞭这种管理方式。
    所以,我还是觉得单纯的劳动时间价值论,缺陷是很大的。
    1. 商品凝结的劳动时间是变量,因此价值也是随时波动的,很难精确统计,只能估算。
    2. 对劳动者来说,劳动越积极,效率越高,商品价值越低,越吃亏。
    3. 凝结劳动时间的定义是不包含劳动强度和劳动技能的,而相互转换也是只能粗略估算,建立在粗略估算基础上的等价较换,也是水分很大的。
    4. 单一商品所凝结的劳动时间包含了很多成分,比如原材料的采集,运输,产品的生产,运输,仓储。因此即便是单一商品,不同的地理位置也会价值不同,在古典经济学里有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巴黎的黄瓜运到伦敦价值就不一样,这很合理,但是对劳动价值论来说,就存在一个如何统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问题,因为很显然,劳动价值论的单一商品是需要一个恒定的价值的。因为恒定的价值才能在不同商品之间寻求真正意义上的等价交换。
    5. 根据第四点,可以这么说,中国生产的钉子和美国生产的同样规格同样型号的钉子,凝结的劳动时间是完全不一样的,也就是价值不一样,强行平均让他们一样,必然会让其包含的其他劳动价值,出现偏差。
    假设一枚钉子里包含了原料,加工,运输,那么能平均的,实际上只有加工,其他是无法平均的,如果强行让中国钉子和美国钉子平均劳动时间后等值,那么势必影响其包含的原料,运输的劳动价值,在现代国际分工合作,一件商品里包含了很多国家的元器件的今天,特别是手机行业,同一个型号的手机可能会用不同厂商的部件,如何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呢?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