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的发展,本质就是在生存的压力下,优化组织方式的过程

【本文来自《文一:超越李约瑟陷阱,如何构建中国的“科学-技术-商业”循环加速器?》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uan_15891194381223
  • 关于李约瑟之问,现代自然科学为什么出现在欧洲,我同意文章作者的看法:“这种高频率国家争雄的热兵器战争和战争压力下导致的国家力量对科学人才的选拔机制的建立,导致了科学革命的爆发。”

    但文章说“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是因为中国自从大一统以后,严重缺乏参与国际商业竞争和军备竞赛的国家意志,和由此导致的科学家选拔机制与“困而知之”压力的缺乏。”这没有讲明根本的原因。

    我的看法是,现代自然科学为什么出现在欧洲,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热兵器的出现。

    也就是火药传入欧洲。这一点文章作者已经论述过。

    第二个,欧洲的地形。

    欧洲的地形特点是山地河流众多,地形破碎。在热兵器出现之前,这样的地形可以说是易守难攻,欧洲现存众多的古堡也体现了这一点。同时,在这样的地形上建立的国家,也很难具有碾压其他对手的实力。因此,冷兵器时代,欧洲保留了众多对峙平衡状态的国家。

    这样的状态直到热兵器出现。大家发现自己都不安全了,以前地形导致的易守难攻不存在了。因此,你死我活的生存压力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明白了现代自然科学出现在欧洲的原因,也就明白了现代自然科学为什么没有出现在中国。

    中国的华北平原面积广大,冷兵器时代易攻难守。同时这样的地形农业发达,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拥有了这里就可以拥有碾压对手的实力。

    所以中国的古代是不可能保留下来众多势均力敌的国家及至热兵器时代的到来。中国古代必然走向大一统。

    而一旦大一统,国与国的战争压力消失,国家的生存压力就在内而不在外,怎么统治国家就是重点,而不是发展科技。

    可能有人要说,中国古代的外患一直都存在啊?怎么能说战争压力消失呢?

    我的意见是,古代中国和对手完全不在一个量级,这样的对手事实上不能造成生死存亡的压力。中国古代的改朝换代,动摇根基的往往先是内部的动乱,这恰恰说明了在内而不在外。

    至于将来的科技要如何发展。

    第一个,国家之间的生存压力不是还存在吗?

    第二个,商业的竞争也有生存压力。

    以后全球大一统了,靠什么压力来推动科技呢?可能那时候发现外星人了…

两个原因都有问题:

第一个,热兵器的出现,中国南宋就有火枪,明朝盛行,不比欧洲晚,甚至更早。

第二个,答主正好说反了。

欧洲的地形是平原广阔,易攻难守,否则成吉思汗的骑兵不会那么顺利的打到莱茵河畔,纳粹德国不会是闪电战和坦克集群作战的集大成者,打法国不会只用一个月。欧洲地形下,才能构建一个个中世纪以城堡为主要防御手段的的封建主,地理上距离不远,但是又相互独立。这在同时代的中国是不可想象的。在冷兵器时代,没有兵器的代差和远程打击能力,很难打破地形的禁锢。法德意走向统一也是火器大规模普及之后的事情。

中国的的地形恰恰是易守难攻,可以把华北平原看成盆地,谁在周围的山地,谁就能居高临下,逐鹿中原,所以自古以来皇朝多是从陕西和东北发迹,除了朱元璋,以南打北基本没有成功过,以北打南却屡试不爽。正因为此,才有了所谓的形胜之地。但是位于平原的政权而没有山地的保护,往往都会失败,并迅速被既有山地又有平原的政权所统一。可以参考李世民逐鹿中原,洛阳王世充和瓦岗李密的覆灭,也可以参考建都开封的北宋被金所灭。

所以答主的结论就不能令人信服了。

这篇文章的作者观点倒是有一番道理,不过还有一个关键点没有说出来。

实际上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在生存的压力下,优化组织方式的过程。

中国自古以来尤其善于优化组织方式,并且在战国时期就达到了组织方式高度发达的时代,可以参考长平之战能一次动员上百万人大规模作战。之后漫长的岁月都是对这种组织方式逐步优化。直到近现代三湾改编,又是一次飞跃。

但是,欧洲在组织方式的优化上总是不很上道,欧洲的统治者很不会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也就是说士兵不知道为什么打仗。唯一能团结大家的理由就是抢劫。中世纪不提,近代也是依靠科技磨平了和中国的组织方式的代差。就连配有政委的苏联,在组织方式上也有很明显的缺陷。到了现代就越来越明显了,在科技实力没有代差的情况下,中国和欧洲的组织能力差距将是决定战略斗争结果的关键。

在社会组织方面,商鞅很早就实行连坐了,中国社会还有地保等类似现在派出所的基层管理。

但是欧美的社会组织方面仍然和中国差很多。或者当局根本就不屑于管那么细,基层管理缺失,说的好听点就是自由。

因为中国社会和军队组织方式比欧洲先进得多,动员的力量就会更强,也就没有动力在科技上发展,这也就是乾隆皇帝认为西洋的科技都是些雕虫小技的原因。大家可以看看乾隆当年对西洋科技的评价,看看他到底认可什么不认可什么,就知道中国封建统治者确实缺乏发展科技的动力。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