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香是应对不会做饭菜的群体,并不属于“美食”范畴

【本文由“松庐居士”推荐,来自《王守义十三香,怎么不“香”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另存为

    无论世事如何变化,王守义十三香的地位都是不可撼动更难被取代的。只要传统的卤制方法以及拥趸者还在,那么,十三香就不会被冷落。事实上,我及周围喜欢做饭的朋友,十三香已经成了厨房标配,特别是处理牛羊肉时,十三香更是不可或缺,理由是:1;老品牌货真价实,不会以次充好、偷工减料;2,用起来方便。以我的经验和习惯用法是待牛羊肉卤制五、六成熟时再加入十三香最适宜。过早或过晚放入都不能充分激发和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这十三味调味料。另外,卤制其他肉类,比如:猪、鸡、鸭类时放十三香也不太适宜,原因是,只针对牛羊肉最有效果的调味料用来卤制这类肉品,会使调味料味过重从而压住了猪、鸡、鸭肉原有的香味,这电影特别注意,不然,再好的调味料用错了地方都会被翻车。至于,那些最近几年兴起的各种“酱类”,没有那么深的底蕴和影响、流传。基本上属于网红产品,风一样流行过一阵儿也就会慢慢被新的网红产品取代和遗忘。

生活好了,无法阻挡的是人的欲望爆发,在美食的层面上,更是推陈出新,人们不断的在寻找着挑战味蕾刺激。相对于基础的菜品同与刺激无关。十三香是调味料的综合味向,标靶单一却可以迎合各种菜品。新鲜的菜品虽有各自的风格,但味向却是整桌菜一个味感,就问你这样的情形坚持10年你怕不怕?

每味调料都有自身的独特口感,花椒、胡椒、姜果、姜皮、草果、三柰、肉蔻、白蔻、香叶、荜拨、八角、桂皮、砂仁、茴香、良姜、陈皮、白芷、丁香、木香、草寇、肉桂、孜然、、、、、、好吧,经营过调味品的我就想起这么多。各品所长构成了不同的风味,所以有了“千姿百态”的美食。如若被“统一”那就失去了美食的精髓。

十三香是应对不会做饭菜的群体,并不属于“美食”范畴,所以应对的顾客有着本质的局限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的年轻人更热衷于“餐饮”生活,从“储蓄卡”直接跨入“电子支付”的时代,或者是“下馆子”生活的消费结构。十三香的没落看似伤感,同时也印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中国恐怖的吃货们在不断吃倒一大片餐饮,于此同时,又有一大片的美食诞生,餐饮业的坚毅不拔令人敬畏,相对于西方依旧是七分熟的牛排及意大利的面条而言,米其林的味蕾依旧是刀叉相伴,味不觉蕾不开的陈腐套瓷。大闸蟹、白水鸡、东坡肉、烤乳猪、脆酸的泡菜、滑溜的手擀面、炒米饭、回锅肉、饺子、包子、韭菜盒子、大盘鸡、浆水面、热干面、兰州拉面、肉夹馍、米线、茶叶蛋、煎饼果子、麻婆豆腐、清蒸虾、剁头鱼、红烧鲤鱼、酸菜鱼、撸串、裤带面、麻辣烫、开锅羊肉、炖牛骨三鲜汤、小米粥、玉米糊糊就咸菜。十三香担不起这行业的主导,如同与火柴退市一样,虽有历史的痕迹,但终究还是抵挡不过历史的前进步伐。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