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威卢日尼基的“战斗民族”:世界杯揭幕战与俄罗斯的强国梦

北京时间2018年6月14日23:00,第21届世界杯决赛阶段的比赛在莫斯科卢日尼基体育场打响。东道主俄罗斯队以5:0的大比分狂胜西亚“金元足球”的代表沙特阿拉伯,制造了本届世界杯出现了第一个高潮。与沙特王储和FIFA主席共处同一贵宾包厢并肩而坐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主队不断取得进球后耸肩摊手,略显克制,但场内外的俄罗斯球迷已经喜不自胜,甚至将灰熊都带上了庆祝胜利的街头。凭借天时地利人和取得开门红,击败亚洲“伪技术流”球队沙特,本在多数评论家和球迷的预测之中。更令人欣喜的是比赛过程:尽管主将扎戈耶夫在上半场未过半的时候就伤退离场,但切里舍夫、久巴和戈洛文等人的精彩表现,呈现了俄罗斯足球的深厚底蕴和强大人员储备。经历了兴奋剂风波的俄罗斯体育,终于借助本土世界杯这一难得的契机,展现出走向复兴的光明前景。

俄罗斯足球有着较为辉煌的历史。19世纪60年代,英国水手在敖德萨的码头上踢足球,将这项英式运动带入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在随后的三十年里,足球传播到圣彼得堡和莫斯科,成为俄国工业化时代年轻一代接受西欧现代性的途径。十月革命后,在“社会主义”的原则、理念和体制的影响下,苏联足球延续和推进沙俄时代的发展,取得了无数辉煌的成就。1936年,苏联足球联赛在斯大林统治的鼎盛时代诞生。一年之后,西班牙巴斯克球队访苏,以先进的技战术能力带来强劲和深刻的冲击,苏联足球由此大破大立,革新求变,改变之前故步自封的状态,逐步融入世界足球的主流。在国内赛场,由“人民球队”斯巴达和苏联内务部支持的迪纳摩构成的莫斯科德比火爆热烈,为民众提供了罕见的表达真实情感的空间。美国学者Robert Edelman在“Spartak Moscow: A History of the People’s Team in the Workers’ State”一书中通过钩沉这段史事,揭示了足球之于莫斯科民众的特殊意义。1956年落成、当时被称作“列宁中央球场”的卢日尼基体育场,就是这段历史的重要见证者。在国际赛场,苏联队拿下两届奥运金牌和首届欧洲杯冠军,多次闯入世界杯八强。在足球战术的殿堂中,也不乏苏联人的身影:从更新WM阵型、“将俄罗斯灵魂注入这项英国发明”的阿卡季耶夫,到成功打造“压迫”和“区域盯人”战术、把苏联足球中心从莫斯科迁移到基辅的马斯洛夫,再到有着缜密逻辑思维、将控制论引入到足球之中的罗巴诺夫斯基,都堪称足球史上的一代宗师。苏联足球作为苏联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同时期的艺术和科学一样,天才成群结队而来,缔造了帝国的荣光。尽管乌克兰人堪称苏联足球的中流砥柱(如同立陶宛人之于苏联篮球),当今俄罗斯的建立也奠基于对于苏联的否定,但如今希望重振国威的俄罗斯,所向往的依然是辉煌的苏联时代。这种心态从俄罗斯世界杯的一些标志性符号上即可见端倪:俄罗斯国家队的新队服,主打复古路线,致敬1988年夺得奥运足球金牌的那支苏联队,而出现在世界杯官方海报上的主题人物,也是苏联时期连续参加过四届世界杯的传奇门将列夫·雅辛。俄罗斯队在本届世界杯上的表现,则与官方和民众的强国梦互为表里,被赋予极其重要的政治含义。

作为一名中国球迷,旁观俄罗斯与沙特的揭幕战,则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目睹了被打成筛子的亚洲代表,无数中国球迷恐怕都脑补过若是国足替代老对手沙特征战世界杯,该是怎样一番难以想象的图景。中俄两队虽然分处不同大洲的足球联合会,相互之间交集不多,但苏联的体育体制对中国足球的影响,则不可谓不深刻。“冷战”时期的苏联足球,始终被西方国家视为共产主义制度的象征:球队是一个模式化的整体,球员只是集体中的齿轮,球员个性被压抑,天赋无从发挥。苏联人也并未否认这样的指控,认为这是“集体主义”协作精神的体现。除此之外,苏联从领导人到体育主管部门对足球业务层出不穷的干预和指挥,也无数次给球队和足球人带来厄运和悲剧。中国足球从未曾达到苏联足球的高度,但类似的故事,却也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次次上演。没有对于邻国历史的借鉴和自身道路的反思,中国足球恐怕还将继续成为世界杯这场盛宴的看客。

解说揭幕战的央视评论员一再提到,卢日尼基的贵宾包厢里坐着一位来自中国的客人。应普京的邀请,中国最高领导人派出一位副总理担任特使,观摩世界杯的开幕式和揭幕战。转播镜头也经常给到这位包厢里的中国领导人,似有深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将申办并举办世界杯足球赛,将“三个愿望”中的两个变为现实。希望那时的中国足球,能走出一条新路,不仅提升自身的竞技水平和体育精神,而且能像我们的近邻那样,为世界足球运动做出独特的贡献。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