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思|“你见过清晨4点的北京街道吗?”

清晨醒来看见微信群里的一个帖子,北京交通大学校长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去世。我忽然意识到,就在这位校长出事的前一天早晨,我步行去位于建国门的院部开会,正好途径北京交通大学,整个走过了交大东路。

最近我进入了疯狂工作状态,每天少则睡两小时,多则睡四个小时。那天凌晨一点多才睡,两个小时后就醒了。醒来后状态特别不好,睡也睡不成,起来干活又不在状态。正好那天院里要召开“不忘初心”主题教育的党组扩大学习会,我必须参加。反正也醒了,又不想干活儿,干脆出门走走,透透气,让脑子清醒一下。

4点多一点,我就出门了。科比说过:你知道清晨4点洛杉矶街道的样子吗?了不起的科比十几年如一日,每天清晨4点起床去体育馆晨练。他的清晨4点的洛杉矶街道成了著名的励志故事。走过颐和园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了科比的“清晨4点的洛杉矶街道”,不禁也体验起了清晨4点的北京街道。

500

模仿着科比的口气,我问了一下自己:“你见过清晨4点的北京街道吗?”

是呀,清晨4点多的北京街道是什么样子呢?宽阔平坦静悄悄,是最好的形容。那时公交车首班车还没发出,无论环路、联络线还是城内的街巷都空无一车,甚至空无一人,只是偶尔经过的电动车,偶尔也有汽车经过。清晨4点城市还没有苏醒过来,这时的街道似乎比午夜12点还显得空旷。

颐和园东宫门外的宫门前街十分狭窄,两边都是高墙,平时从早到晚一街筒子的汽车,挤的行人没地方走路。可那天我走过这里的时候,这段600米左右的街筒子除我之外,没有一个车影、一个人影。

路上空空旷旷,静静悄悄,最大的动静来自路边。最早见到的人多是扫马路的清洁工,有男有女,年纪多是中年以上。我一边走一边想,他们一定每人都会有定量,他们每人要扫多长一段街道呢?一个现代化的大都会要有它的环卫系统,北京有多少清洁工呢?一定会很多,他们住在那里呢?

以 Seven-Eleven为代表的24小时便利店是现代化大城市的标配,是城市白领的必需。清晨4点街边24小时便利店都开着门,店里只有一个人值班。除了便利店以外,一些早餐店已经在备餐了,和面的和面、包馄饨的包馄饨,干得很欢。有点出乎意料的是,水果店一般都开门了,店里亮着灯照着琳琅满目的各色水果煞是好看。

还有一个观察,平时四门大开的高校这时除了大门,其他门都是关闭的。经过人民大学时,我想穿过校园看看我从小长大的地方,结果走到北门时吃了个闭门羹,大门紧锁,上面有牌子写着6点开门。

清晨6点以后,城市明显地苏醒过来了,街道上公交车、私家车、电动车多了起来。第一批上路的人是中小学生以及送孩子上学的家长。

如今的中小学生真是辛苦呀!记得有一天我6点多乘地铁上班,车厢里还没什么人。一个背书包的小姑娘坐在我旁边,我问她是高中生还是初中生,小姑娘居然回答说:小学生。她每天早上要坐10站地铁去上学,让人同情又佩服。我问这小姑娘将来中学要上哪里?小姑娘不加思索地说:人大附中!真是个有志气的小姑娘。我算了算,如果她真能上人大附中,每天可以少坐5站地铁。

上学潮形成了北京早上第一个高峰,大约是从6点半到7点半,7点半以后城市白领上班潮开始。早晨8点半以前,城市交通拥堵主要是在环线、联络线和像长安街这样的城内主要街道,而二环路内外的商业区比想象的清闲,上班族还在从远方赶来的路上。

清晨穿过城市爽的很,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想。走着走着我想索性一直走去建国门院部开会。那天耗时近5小时步行约25公里。走爽了。

交通大学校长不幸死于交通事故,那真叫死于非命,令人痛惜!清晨走过清清静静的北京街道,我最大的感受是:没有汽车,我家乡原来是这么漂亮!我在想大家多走走路,多骑骑车或多乘公交出行该多好啊?!

现在我上下班出行方式是三种:徒步、骑车、乘公交。交通大学校长出车祸的北土城路,是我骑车上下班必选路线,上周还走过两次。早、晚高峰骑车穿过北京城的情形和骑车人的感受,我太熟悉了:犹如穿过战场!

(20190615)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