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朝最大的贡献就是,让大一统思想深深刻在了中华民族的基因里

【本文由“一杯酒180”推荐,来自《理性思考:一味歌颂秦王朝的网友,你究竟在歌颂什么?》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闲话者观察
  • 1.秦国只对秦国百姓负责,你要求秦国对它国负责,是站在后来视角,这很双标且无根据,秦国不负这个责任。

    2.秦国法律首级奖励与对待俘虏恶劣情况,不代表六国就是当代视角下的和平主义,甚至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六国贵族人殉例子不甚枚举,你又作何解释?

    3.历史看待要放在历史环境下比较,如果你非要今人看古人,那好,你今天结婚讨老婆,五百年后后人骂你父权入骨压迫女人,父权至上,你又作何解释?

作者中了非黑即白的毒了,他要是在美西方,保证也是那批打砸历史人物雕像的人中的一员。在这些人眼里,古代是没有什么圣贤的,都是一群犯罪分子,古人道德水准也是必须要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的。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即便是孔子,在他们眼里,也得进局子,比如理由可以是孔子竟然携带管制刀具四处行走!

作者全面否定秦始皇和秦王朝,对商鞅变法嗤之以鼻的低评价,崇尚所谓民本儒家思想,实际上是皮毛不懂却大放厥词罢了。

作者问歌颂秦王朝的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歌颂秦王朝自商鞅变法以来几代秦人贯彻并最终实现的大一统思想。作者评论里说不反对大一统,却对服务于大一统的商鞅变法,以及保证大一统的各项举措持否定态度,尤其是对北方军事防御工程(毫无疑问代表就是长城)进行批判。然而但凡理性点的都知道,我们歌颂的是秦王朝实现大一统各项具体举措背后的精神思想,而不是要把它们照搬照抄复活到今天这个社会。任何封建王朝都不值得今人永远放弃当下生活穿越过去。这些具体举措在那个时代是高度先进的(你可以评判是否过当,但无法否定其背后思想先进性),但放在今天当然不合时宜。比如崇尚法家制定《秦律》背后是以法治国思想,修万里长城背后思想是重视国防边防,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背后思想是标准化一体化,郡县制官员钦命背后思想是中央集权等等我们歌颂的是这些放到今天依旧不过时的思想精神,而不是说我们要恢复《秦律》,再去修万里长城,再去搞十六进制的斤两,推行小篆等。

秦王朝最大的贡献就是让大一统思想深深刻在了中华民族的基因里。其他所有具体举措都是服务于大一统的,反过来大一统也必须依靠这些具体举措,后世可以对具体举措内容加以完善,但绝不能挑战这些举措背后精神内涵,否则必威胁大一统政体稳定性。比如后世最喜欢挑战的郡县制,总要不信邪搞一些分封或实质分封,结果都是给自己给子孙找麻烦,汉朝第一个挑战第一个吃瘪,先是异姓王接二连三反叛,后面削藩又酿成七王之乱,西晋则是八王之乱,直到明清最后两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也免不了,朱元璋搞分封,结果子孙又忙着削藩,没想到坑了孙子建文帝,靖难之役丢了皇位。朱棣上台继续削藩却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孙子朱瞻基即位,朱高煦妄图效仿老爹差点酿成第二次靖难之役。直到明武宗还出现宁王谋反的事。清朝初期搞分封,后面削三藩同样出现乱子。而实质分封的民国,一个个军阀那就是一个个土皇帝,所以民国的大一统是根基不稳的。实际上即便新中国也可以找到案例,那便是藏平叛。再比如挑战重视国防战备精神甚至搞出贬斥武力的,典型就是始终不能大一统的宋朝,武备逐渐废弛的乾隆后的清朝,修园子种过建海军甲午海战一败涂地的晚清。

另外新中国将两弹一星作为新中国的万里长城,所以勒紧裤腰带也要搞出来,海外常批评是不顾人民死活的血汗工程,国内有些人不敢公开说,就指桑骂槐,最常用的手法就是批判始皇帝穷尽民力建万里长城。他们是不管这些国防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

作者认为秦朝奉行法家思想,而法家思想带来君主专制,实际上历朝历代更崇尚内儒外法,儒家也不得不承认需要法度来规范治理,儒家经典《周礼·秋官·大司寇》:“刑乱国用重典。” (即后世所说乱世用重典出处),法家其实源自儒家,法家集大成的韩非子更是儒家代表荀子的高徒。人言儒家重礼法家重法,然而礼法从来不能分割,所以看似法家用语的“乱世用重典”实则出自儒家经典《周礼》。各朝教化百姓规范日常行为道德基于儒家思想,而制定律法实际是基于法家思想,以法治国思想理念更是当今世界通行准则。纵然有人批判一些具体法律合理性,但没有多少人质疑以法治国思想的合理性。

最后作者所谓秦朝以利笼络百姓,也因利而民弃之国亡,实际也是逻辑不通,百姓不能得利凭什么拥护你?哪一个朝代是靠满嘴仁义道德而不是给出实质利益收获民心的?我们常说政策利国利民,因为只有有利于百姓,才能获得拥护。民心所向,那是因为可以获得长久利益,即便自身不能获利,那至少子孙后代可以获利,即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将秦亡归咎于所谓暴政完全是被始皇帝得罪的儒家配合塑造汉朝建国合法性而刻意放大抹黑的,秦朝这么快灭亡原因是政权交接的失败,始皇帝太过于自信,没有在生前合理安排好交接事宜,导致政治真空,给了赵高李斯可乘之机,而昏庸的秦二世将能打仗能治国的人才以及宗室都给杀了个干净。任何国家任何朝代,政治真空都是高度危险的,而自毁长城则是要命的,这样一套组合下来,秦不亡才怪。所以后世吸取一大教训就是要督促皇帝早早立储。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