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预见的事实,以色列终将吞并加沙

从10月7日哈马斯偷袭以色列开始,巴以冲突已经打满一个月,目前以色列军队不仅包围了加沙,而且还进入加沙城内与哈马斯进行巷战。尽管处于人道主义考虑,国际社会对以色列多有指责,但一个可以预见的事实是,以色列终将吞并加沙。

​我本人在冲突伊始就在微博上上咨询过以色列大使馆微博,以军的军事行动是否以吞并加沙地带为最终目标,当然以色列大使馆微博肯定没有回复我,但综合各方新闻来看,以军的军事行动目标,消灭哈马斯只是表象,吞并加沙才是最终目的。

500

这与美国拜登政府的政策有较大分歧,美国仍认为维持一个较为体面但不负有国家职能的巴解政权是必要的,因此美国各级官员都在或多或少地提到战后安排,消灭哈马斯,巴解政权接管加沙,以色列退出。而这显然不符合内塔尼亚胡的胃口,与其保留一个卧榻之下的巴解政府,不如直接接管加沙,否则依靠加沙的外输管道,谁能保证巴解政权不会成为下一个哈马斯?抑或是巴解政权在加沙统治力地下,加沙地带再滋生新的“哈马斯”?

国际社会的诡谲多变正当如此。短期来看美国想要通过拉拢中东阿拉伯国家构建大三角防御的战略破灭了,加沙地带的炮火也大大盖过了乌克兰的小打小闹,连一向平静如水的南美洲,玻利维亚等国也公开反对以色列和美国唱对台戏,不论拜登能否连任,留给下一任美国总统的开局显然不太好。

我们不妨大胆推测一下占领加沙后的以色列,将在国家格局中形成什么样的新情况。与阿拉伯国家的针锋相对,将会进一步加深内塔尼亚胡这个右翼政府的执政基础,以色列很有可能重新武装起来,并对其北部的黎巴嫩或者叙利亚采取行动,以便震慑虎视眈眈的其他阿拉伯国家。反过来讲,也许什叶派和逊尼派的矛盾可以缓解,但伊斯兰极端主义必将抬头,这是几次中东乱局积累下来的国际经验。伊拉克北部叙利亚东部乃至整个阿拉伯半岛的角角落落,每一个阿拉伯人的血液里流淌的都将是对以色列根深蒂固的仇恨。埃及在阿里伯国家中的地位有可能被提升,因为在美国的设想里,埃及和约旦都要承担起接收巴勒斯坦难民的责任,责任越大,危险就越多。越境偷袭可能成为常态,留在埃及的巴勒斯坦人可能成立自己的“真主党“武装。

至于国际社会,最初一定是不承认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主权,就像不承认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等等地区犹太人定居点一样,但一旦战争远去,各国也绝对不会再主动提及这个与己无关的国际法问题。联合国可能会锁定以色列一些权益,但只要美国依然在保驾护航,相信以色列的安全至少可以保障。内塔尼亚胡的大以色列政策就是用以色列取代巴勒斯坦,哪怕未来已经吞并加沙,以色列也会借由各种机会逐步吞并并驱逐巴解,最终建立一个混合了犹太人、巴勒斯坦人的以色列政府。实际上目前的以色列治下就有一些巴勒斯坦人,他们同样享有投票权,也可以在犹太人定居点自由出入,但核心是依然被看守,以防止有抵抗组织潜入。

有一些可以预见的事实,可能并不容易让人接受,但这就是未来。以色列吞并加沙乃至整个巴勒斯坦,乌克兰割让乌东地区以求维持国家政权,中国解放台湾完成国家统一,这些最终都将实现。个人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并不能包打天下,国际社会奉行的还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和丛林法则,拳头大说话就是好使。我们认可这样的原则,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处处宣扬,这就是我们与美国的区别。

中国与以色列的关系会怎么发展?终究还是要回归到平等、稳健、互利、互惠的基础上来。网络有些闲言碎语很正常,美国也有反犹情绪,这些实际上并不在外交官衡量两国关系的天平上。犹太人这个民族在世界上有其特殊性,足以扰乱世界经济格局的实力,这是一个没必要得罪有时还需要合作的伙伴型国家。理解了国际格局,才能真正从中国利益的角度去思考外交。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