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帝国的黄昏,决定存亡兴衰的神秘力量(下)

欢迎关注公众号:跟陶叔一起学

500

四、光绪帝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除了变法中心的错位,全面回顾这场持续了103天的变法,还会发现有三大不合理:

1. 过程特别着急,很短的时间推出大量的变法措施。

2. 刚一开始,光绪的老师推荐康有为的军机大臣翁同龢就被罢官。

3. 掌握朝廷实权的洋务派没有积极参与。

结合历史资料,唯一能解释这些不合理的,只有一种可能:

光绪帝变法的初心偏了,他想通过变法夺权!

理由如下:

首先,光绪靠逼迫慈禧获得变法机会。

1894年,甲午战败。1895年3月19日,清廷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被迫向周边臣服了上千年的朝贡国低眉做小,这个残酷的现实让朝野感到绝望。

当时正值三年一次的科举会考,参考的士子群情激愤,万人联名上书,请求变法,史称“公车上书”。

之后,主张变法的声音不断增强,逐渐成为社会上层的一种共识。

光绪皇帝通过老师翁同龢等近臣了解到社会对变法的强烈呼吁,他认为机会来了。

对他而言是两个机会。

一是顺应民意,改变明显跟不上时代的祖宗成法。

二是更现实的,把慈禧太后从半退逼成全退。

1887年慈禧撤帘归政,表面上已经是光绪亲政,但按照当时军机处所拟归政条款,日常处理的政务,需要向慈禧报备,重要的高级官员任免必须得到慈禧的同意。

500

军机处奏拟归政条款

这种戴着镣铐跳舞的状态,光绪已经坚持十年了。老太太却越活越精神,丝毫没有归天的意思。这让皇帝很痛苦。

但是当要求变法的民意汹涌而起后,光绪不想再等了。

1898年春,光绪对议政王奕劻说:“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愿退让此位,不甘做亡国之君。”

这话被转达给慈禧后,她虽然大怒,但最后做出让步:“由他去办,俟办不出模样再说。”

因此,慈禧对变法的真实态度是在被胁迫之后的默许。

慈禧不得不让步,作为一个老练的政治家,她知道决不能当阻挡变法的人,担不起那个骂名。

正是因为这场变法是光绪逼慈禧逼出来的,他就很着急,需要抓住窗口期。

变法期间,光绪帝先后发布超过100道诏书,希望很快推行政策,证明自己有能力独立执政。

其次,光绪通过变法培植帝党,打压后党。

因为首要目的是夺权,光绪抓住时机提拔自己信得过的青年官员。

他以咨询变法建议的名义,不按朝廷规矩直接亲自与中下层官员和在野士人见面,其实就是在考察笼络干部。

通过一番准备,他提拔了四章京作为自己的帮手。这些青年官员血气方刚,只会忠心于决意变法的皇帝。

光绪在任命四人时是花了一番心思的。

第一,在军机处中新设“章京”职务,让四人直接进入政治核心。

第二,新职务级别只有四品,不算重要高级官员,不需要慈禧同意,同时,也不会引起老资格大臣的忌恨。

第三,官员的重要性不在等级,也不在职务,而在与皇帝的亲疏。只要皇帝经常用他,再小的官员也是重臣。因此,四章京被光绪用成了变法时期实际上的宰相,把军机大臣都架空了。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次皇帝的私人助手掌握行政权力的演变。

如尚书,在秦汉时期是皇帝身边管理图书的小吏。同时还有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一共是6个伺候他的人。

但是尚书后来异军突起,把宰相的一部分权力分了。

又如内阁,在明成祖朱棣时期设立,进入内阁的都是年轻小官,内阁首辅大学士的品级只有五品,帮助皇帝做些抄抄写写的工作。但是皇帝用得顺手,最后地位不断提升,成了事实上的宰相。

再如军机处,本来是雍正为了及时处理军情,在寝宫门外的小房间里安排几个大臣值班,用来收发文件的。后来超越内阁,成了宰相的所在。

500

军机处外景

光绪有样学样,在军机处里塞进去四章京,目的同样是为制造一次新的权力中心的转移。

光绪还通过大批接见年轻官员,响应变法诉求,成功树立了“有道明君”的形象,收获了年轻官员们死心塌地的效忠。

即使在变法失败,光绪失去人生自由以后,朝野年轻一辈对光绪的忠心也始终未变。他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政治资本。

也正是因为忌惮这份人心,慈禧最终不敢废了光绪,这跟变法前的局面是完全不一样的。

光绪通过大造声势,还在朝堂上树立了一种“政治正确”:

拥护变法的,就是进步派;反对变法的,就是顽固派。

在这种“政治正确”威力加持下,光绪开始放手清洗朝堂,撤换他不信任的官员。

一来变法中就有精减机构的内容,大批官员被裁撤。仅京师一地,涉及闲散衙门十多处,失去职务者近万人。

二来抓住变法中的事件大做文章,罢免他眼中的后党官员。这其中最典型的是“王照上书”事件。

礼部主事王照按照光绪的诏令上书,提出皇帝和太后出国考察等建议。上级官员认为建议内容不妥,不肯代为上交,后来因为王照坚持被迫代交,同时打小报告说王照“咆哮公堂,借端挟制”。

光绪看到后,抓住礼部承认阻挠上书的事实,把相关的六堂官,即礼部尚书怀塔布与许应骙(清朝规定六部尚书满汉各一人)、左侍郎堃岫、署左侍郎徐会沣、右侍郎溥颋、署右侍郎曾广汉,全部罢免。一次罢免部门全部重要官员,这是封建王朝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

光绪这样做已经违反了重臣任免需要慈禧同意的惯例,是一次重要的试探。但是,慈禧虽然不满,却并没有阻拦。

可以看到光绪通过变法,不断扩张手中权力的边界。

光绪的心思,朝中老臣是看得非常清楚的。

最先看出来的,是光绪的老师、军机大臣翁同龢。

500

翁同龢

翁同龢应该是对皇帝进行了反复规劝,劝他不要操之过急。

这让光绪认为翁同龢成了自己夺权路上的绊脚石。虽然,翁师傅是自己的老师,但毕竟根上是太后派来的,关键时候暴露出了底色。

就在变法开始的第4天,翁同龢被罢免,开缺回籍。

很多人认为罢免翁同龢是慈禧打压帝党的手段,而陶叔认为,光绪是顺势拿翁同龢与后党做了政治利益的交换。

光绪给出的条件是翁同龢下台,慈禧还了价,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光绪以自废帝党核心的方式,获得了慈禧对变法的放权。

从《翁同龢日记》1898年6月15日的记载,也可以看出光绪在罢免他的过程中起到的主导作用。

光绪给出的罢免理由是“喜怒见于辞色,渐露揽权狂悖情状,断难胜枢机之任”。而翁在拿到解职诏书后,第二天跪在光绪必经道路旁,但“上回顾无言,臣亦黯然如梦”。

光绪连一句安慰的话,都没跟自己的老师说。这说明天家铁石心肠,光绪为了夺权已经不顾一切。

这一切同时也被洋务派看在眼里。

既然变法要推动工商业的发展,那么已经在这方面经营了30多年的洋务派经验非常丰富,理应受到进一步重用。但事实上,光绪并没有用洋务派的人。因为洋务派在他眼里都是后党。

当时洋务派的核心人物是李鸿章与张之洞。李鸿章因为甲午战败,又签了卖国条约靠边站了,这情有可原。

500

张之洞

张之洞则兴致勃勃地参与了维新派的前期鼓动工作。他派自己的亲信汪康年进入维新派核心组织北京强学会,并担任《时务报》经理(梁启超是该报主笔)。

不光是给人,他还资助了大笔款项,支持维新派各项工作的开展。

到变法开始后,四章京中的杨锐、刘光第出自张之洞门下,当时朝中大员也预计张本人会进京主持朝中大计,成为变法宰相。

但是这一切并没有发生,而琢磨过味来的张之洞也开始保持与这场变法的距离。

张之洞可是慈禧当政后第一场科举殿试亲点的探花,光绪怎么可能用他。

通过光绪在变法中人事上的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他打造自己亲信班底的动机非常强烈。

再次,光绪趁机把手伸向军队。

借着变法的东风,光绪终于名正言顺插手军队事务。

变法中军队相关的内容,使他有机会直接接触中高层军官。经过考察,他相中了袁世凯。

500

9月16日,光绪在颐和园召见统率新建陆军的直隶按察使袁世凯,面谈后升任他为侍郎候补。

第二天,光绪帝再次召见袁世凯,命他与直隶总督荣禄各办各事。

很多人认为光绪是因为顽固派在筹划政变,为了自保才召见袁世凯,希望得到军队的支持。

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光绪自保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赢得慈禧的信任。当时朝廷内部的主要矛盾是光绪与反对变法的顽固派大臣之间的矛盾,光绪与慈禧之间的矛盾并未公开化。

光绪的选择是继续进攻,要在军队中培植自己人。这说明他还在相信“变法”这个大义名分,可以威慑反对势力,使他们不敢背历史骂名。

但是他用的维新派的年轻官员没有政治经验,犯下了致命错误。谭嗣同私下找到袁世凯,要求他起兵勤王,诛杀荣禄及包围慈禧住的颐和园。

以前盛行袁世凯告密是引发慈禧发动政变的原因,随着更多史料的发现,证明这种说法错误。袁世凯到达天津向荣禄告发谭嗣同时,慈禧已经从颐和园回到紫禁城,准备发动政变了。

谭嗣同等人的幼稚冲动,反而将光绪抓军权的行为阴谋化,也最终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光绪开始抓军权引起了慈禧警觉,是她下定决心政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却并非最直接的原因。因为慈禧知道他根本抓不到军权。

迫使慈禧必须行动的,是光绪准备与列强联合。

最后,光绪试图联合帝国主义力量。

政变真正的导火索是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的来访。维新派一直积极运作聘请伊藤为顾问官。一旦此举付诸实施,光绪将获得最强力的外援,完全有可能脱离慈禧的掌控。

然而正是这种行为,给了慈禧发动政变最充足的理由——变法已经快走到勾结外敌的邪路上了,再不出来纠偏就对不起祖宗了。

因此,9月20日慈禧在垂帘旁听了光绪接见伊藤博文之后,于21日发布诏令,宣布“训政”,废除变法。

五、慈禧太后在等什么?

慈禧在这场政变中一直保持着清醒。

最开始,她被光绪逼迫要求变法时,内心非常愤怒。因为光绪摆明了直接把她推到变法的对立面,需要他拿皇位相搏才能启动变法。

但是,慈禧毕竟是政治老手。她最终做出最理智的决定,让开大路,允许光绪撒开脚丫子狂奔。

同时,让的时候又有进。慈禧提前布局,把荣禄等亲信放在关键位置,随时可以包围上来。

“俟办不出模样再说”,说明慈禧从一开始就认定光绪变法搞不成。她早就在终点等着,准备收拾残局。

变法启动之后,络绎不绝有人到慈禧跟前告状,苦求她出手停止变法。

光绪找年轻官员做助手,她没动。

光绪裁撤衙门,大批官员失业,她没动。

光绪将礼部六堂官罢免,违反任免重臣惯例,她已经不满,但没动。

光绪笼络袁世凯,手伸到军队,她下定决心要动了,但没动。

光绪要见伊藤博文,必须当机立断了,她立即出手。

整个过程,她一直在暗中观察,一直在等待对方给自己送理由上门。

光绪树立的变法的政治正确太强大,慈禧不可能主动去砍这杆大旗。并且,皇帝免些官员,得罪些人,这都不够分量,不足以用来推翻变法。

但是,手伸到军队,这让慈禧感受到了威胁。勾结外敌,直接把她的血槽加满,触发雷霆一击。

在这场政治斗争中,慈禧的政治感觉非常敏锐,时机与分寸掌握得十分到位。

然而,她还是失算了。当政变发动之后,荣禄上报袁世凯的告密时,慈禧猛然发现光绪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这种挫败感明显使她情绪失控了。

皇帝要变法,她没拦着,只是做好准备当最后一道保险。即使皇帝做错了,她再改过来,日子还是照样过。

但是当她自己的生命受威胁以后,两人关系的性质就完全变了。

这是她与光绪母子失和,最终不死不休的根本原因。

戊戌变法完全不具备变法成功所需的强大力量,失败是必然的。

光绪通过变法夺权的幼稚计划,在老练的慈禧面前,不堪一击。

根本原因是光绪把变法“政治正确”的道义性看得太重了,他不明白:

没有力量的道义,其实毫无意义。

权力中心与变法中心的分离,缺乏真正强大的力量,造成戊戌变法最终以悲剧收场。

这场悲剧是清王朝的悲剧,错失了最后一次机会赢回民心,最终被历史所抛弃。

这场悲剧又是变法参与者的悲剧。

打前锋的戊戌六君子血洒刑场,为推动这个古老国家的进步献祭了自己。

背后压阵的慈禧与光绪这对母子,都不想让祖宗家业败亡,却在为共同目标努力时变成死敌。

一个赢在当时,输在后世,成为阻碍时代进步的反面典型。另一个输在当时,赢在后世,但终究功业未成怀恨千古。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一个帝国的衰落,往往是支撑其统治的经济基础出现了极大的问题,如果不能通过变法变出搞钱的新路子,不把能搞钱的新人用起来,其走向覆灭的命运就不可扭转。

清帝国的悲哀在于,明明统治者已经看到了问题,有心通过变法力挽狂澜,却在内部的权力争夺中功亏一篑,再也无力回天。

而当我们把眼光再转向如今的美帝国,它那高悬头顶的31万亿国债是怎么出现的呢?

归根到底,是跟王朝末年一样的病:

钱没花对,人没用对。

按中国人的解决思路,必然是改变花钱的路子,换一批能干的人去搞钱花钱,也就是:变法!

但是,美国两党却对高悬头顶的炸弹毫不在意,仍在极限撕扯。美国政客相比慈禧光绪母子,可以说是全无心肝。

美帝有美帝的祖宗之法,那就是全世界制造动乱,把危机转嫁出去。

他们确实曾经搞成了很多次,但这样回避自身问题的做法永远能管用吗?他们真那么有把握一直有这样的好运吗?

气数耗尽,帝国覆灭,未必不会发生。

500

欢迎关注公众号:跟陶叔一起学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