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中国现状、潜在危机与应对建议(四)

推广中医药大战略数个可行方法的议案

提案时间:2023-1-30

议案题目:推广中医药大战略数个可行方法的议案

提议案人:

议案内容: 

案由: 

今天全球经济低迷,消费收缩,市场不振,加之全球保护主义盛行、美国打压制裁中国,造成中国出口贸易出现负增长,继而造成国内经济下滑压力巨大。中国经济是外向性倾向的,国内经济深受出口贸易影响,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此时疫情、金融整顿、房地产去泡沫、极度依赖土地政策的地方财政萎缩,更是让国内内循环发展压力巨大。

过往行之有效的基建促进经济发展的方法,在今天高铁、高速公路和机场等都已经覆盖90%以上大城市、服务90%以上人口的情况下,很难再有亮眼的提升空间,很难重现过往辉煌的成绩和作用。所以尽快找到新的增长点,保住、稳定并促进国内大循环,是当下美国施加巨大遏制手段的时刻,我国经济大战略的关键所在。

国家主导推动中医大战略的项目发展,或许是一条既有短期明显缓和当下各种问题的效益,又有长期中华文化输出及经济收益的稳健可行之路。安全、投入小、收益大,可增加就业岗位、带动服务业、保障实体工业持续、振兴市场、扩大中国影响力、输出中华文化价值,具有可操作性,可持续可发展,值得我们探索与实行。

————————————————————————————————————

案据:

●一.中医药战略大项目有助于拓展和解决市场需求,增加就业岗位。

全球经济低迷,需求市场萎缩。作为世界唯一制造业贸易顺差大国,中国巨大的产能将会过剩,这将对国内经济和就业带来巨大冲击。有相关预测报告显示,中国在2023年出口贸易增速将下跌到2~3%[1],这意味同年将有300万人可能因此失业。2022年7月,16~24岁青年失业率一度高达19.9%[2],是建国至今的最高点……若无应对处理,这些数据将可预见出现恶化。

此时激活国内市场需求,充分打开内循环将是我国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唯一道路。中医战略大项目能拓展和解决市场需求,增加就业岗位,有助于这个目标的实行。

 

●二.中医药大项目有助于提高国民基础保障,增加民众消费信心。

经济发展在于流通,市场立根在于信心。一元消费能带动4元的资金流转,消费信心能有效支持市场的基础和繁荣。今天全球经济不景气造成国内经济信心不足,是我们应该正面面对的,民众对未来感到不安,自然会减少消费意欲,市场因此也会低迷。此时提高民众保障,稳定信心和民心就非常重要了。

500

2020年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比重3.21%,2021年为2.96%!这数据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20%的平均值,甚至低于土耳其、墨西哥这样人均GDP不如我们的发展中国家[3]。在今天基础设施相对过剩和投资普遍浪费的情况下,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将财政资金投入到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层面,是能够切实解决老百姓的消费后顾之忧,从而从根本上刺激国民整体消费,达到长期促进基础消费,打开内循环,消化产能,发展经济的目的。

中医战略项目是能在医疗、养老方面显著提高民众的基础保障,支出较西医少,民众满意度往往也较大,对民众信心建立具有很大作用。

 

●三.开源也应节流,提高民众基础保障同时,如何高效能发挥最大作用,中医战略项目是可行之道。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每千人就有6.6个医护人员,但2021年卫生总费是占GDP的6.5%,也就是说医疗从业人员平均“产能”是普通民众的10倍。但我们知道,医疗从业人员平均收入却和普通民众相差不大,也就是说“多出来”这部分GDP,主要是医疗耗材、医药带来的。这和今天老百姓看病的绝大多数情况基本符合,看病的花费主要在药物、检查和医疗耗材上,而不是医护人员的服务。

山东推行中医药特色医改,只是一个中医药技术推广,仅仅3500名患者,就为病人节省了5900余万元,医保支出减少2100万![4]威海市通过中医手法整复闭合穿针技术,大大减少了“钢板耗材”、“二次手术”等医疗费用,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人均节省住院天数20余天,人均节省医疗费用近0.9万元,就医负担大幅度减轻。以威海市中医院为例,中医日间病房患者从2019年622人次增长到2021年的3692人次,累计节省医保资金近1000万元。[5]

这些节省出来的支出,就是医药、耗材和缩短疗程前“多”出来的医疗人力服务费用。同样,甚至更好的效果,却大大节省成本和时间,这就是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力。

以山东及威海中医药特色医改为榜样,中医药战略大项目值得全国各地探索和推广。

 

●四.中医药战略大项目有助于民企及个体经济振兴。

民营企业贡献50%以上税收、60%以上国民生产总值、70%以上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城镇劳动就业,是中国今天现代化经济发展基础中的基础,是中国崛起的关键所在。扶持民营企业、振兴民营企业,是中国重振经济的必经之路。

中医药是中国被世界接受的最大文化品牌,是中国拥有世界最丰富自主专利的行业,不仅拥有极大的民众基础,还拥有韧性极强的生命力和活力。

中医药战略大项目能帮助民企复苏,打造出中国的医药国际品牌,还能大大增强、扩展当下林下经济,契合今天乡村经济振兴战略计划。不仅能稳固我国扶贫的伟大成绩,还能让乡村致富。是今天振兴民企、振兴乡村、振兴个体经济的可靠、可行、可持续的战略康庄大道。

 

●五.中医药战略项目可壮大林下经济,振兴乡村经济。

中医是一条十分稳定的产业链,生命力极韧,拓展性极强,文化同化能力极高,能产出极大的经济效益。下可救死扶伤,治病疗疾;上可扶贫致富、振兴乡村经济、推广中华文化、打造中国国际文化和知识品牌。带动扩展相关大规模经济市场,包括且不限于餐饮、养生保健、养老、旅游、教育、生态、文创、影视、生物制剂、医疗器械。其中,林下经济、扶贫致富、乡村经济,中医药可发挥极其巨大的作用。

山林高原贫苦地区,穷山恶水,但可再生的生态资源非常丰富:重楼、田七、木耳、松茸、刺五加、羊肚菌、黄精、龙胆草、白芨、天麻、云茯苓、石斛、砂仁、丹参、肉桂等等,都是非常高效的经济项目,市场需求巨大。有的甚至就是野生贱生,几乎不用管的,上山采就可以,量非常大。

中医药战略项目甚至能帮助农业消病、灭害、除虫。比如今天各地相关部门头疼不已的福寿螺泛滥问题,就可以通过发掘其药用价值,拓展市场需求,用经济手段解决问题,无需靠地方政府不断补贴支出人力灭害处理。福寿螺当同田螺功效,能清热利水,除湿解毒,可用于热结小便不通、黄疸、脚气、水肿、消渴、痔疮、便血、目赤肿痛、疔疮肿毒等的治疗。多余的福寿螺完全可以晒干药用,甚至可炮制,无寄生虫危害之患,还可以研制出散结、敛疮、止痛的外用中成药,何乐不为?

过往中医药就为贫困山区高原地区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为中国扶贫工作做出巨大贡献。我们有充足理由相信,中医药对林下经济、乡村经济还有巨大发展空间,有振兴之效,有致富之能。

●六.中医药战略项目可以快速推动中国文化及软实力输出。

文化输出就是拓展市场,经济价值极其巨大。比如茶文化对海外的输出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从生存角度看,中国特有的茶叶并非刚需品,但茶文化的输出(健康、治疗、养生、饮品)让北方游牧民族、海外各国民众都将此作为刚需品,哪怕战争不断,民众依然视为生活必需。因此宋朝可将茶作为战略物资,当作和北方游牧民族谈判的筹码。近代欧洲各国相互攻战不休,但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茶叶一度价同黄金,市场热度不减。英国更是靠茶叶贸易在近代成为欧洲最富强的国家,而北美茶叶走私集团更因英国茶叶减税倾销而走投无路,铤而走险制造波士顿倾茶事件,点燃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元勋无一例外,全都是当时的北美茶叶走私集团成员。

由此可知当年中国文化输出带来多么大的经济价值,可令一国兴,可使一国生。鸦片战争后,茶文化跟随中国文化不再被世界追捧,茶叶经济逐步退出世界主要贸易舞台。

中医药文化曾随百年屈辱而坠入谷底,虽然非典后有抬头复兴之象,但至今依然备受舆论主流打压、现实学术界、文化界排挤,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此不利状态下,中医药文化依然持续输出,带动大量经济效益,可知中医药文化市场潜力有多么巨大,一旦全面推广,市场之巨,不可预计。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中医药战略项目将中医药打造成下一个世界刚需的“茶文化市场”,将中医药发展成和粮食一样重要的战略物资,前景极为光明。

中医药可以治病,可以养生保健,还是中国最丰富最坚实最强大最易为世界接受的文化品牌。2017年,中药饮片实现2165.30亿元和中成药实现5735.80亿元的收入,共计7901.10亿元,在国内医药工业市场上共占26.49%的份额[6],可见国内中医药市场还有巨大发展空间。

2016年世界中药市场销售总额将达200亿美元,中国估计占25%,其中被国内媒体反复津津乐道的国际中成药市场最大龙头日本津村药业,其市值还没有我国一家云南白药公司市值的零头大。今天中医药在不少国家中尚未成为主流医学,甚至在一些国家中还没有合法身份,中医药在海外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之庞大,可想而知。

 

●七.中医药战略项目可承接巨量资金投入,是今天较为优质的风投项目。

全球热钱和资金,特别是欧洲的资金,明知美债危机极大,不定时会内爆,也不得不投向今天还算看得过去的美国。就是因为世界除了中国,鲜有国家地区能为其带来比美国更有效益、安全和希望。中国体量和环境虽能保障资金的安全,但是对于短视的国际资本来说,却不一定比美国市场吸引:中国在去除房市泡沫,监控股市异常波动和不当行为,实体工业又受全球经济危机和疫情影响而不振,金融市场不繁盛,难有明显优质投资收益的目标。

如果此时全面开启中医药战略项目,那么这些项目是能拓展出新兴的市场,有强大群众市场基础,可预见显著收益,能承接巨量风投,能非常吸引包括国际投资在内的资金青睐。

保障本土资金在国内的流通不外流,吸引国际资金的大量流入,中医药战略项目值得从国家层面全面启动起来。

 

●八.中医药战略项目的推广,文化的输出,无惧国际医药资本的挑战和日韩等国的分羹。

2015年发表的《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中显示,我国现有中药资源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我国不仅有着几千年的中药应用历史,而且是拥有中医药消费人群最多、具有最大的天然药物消费市场的国家,这是任何国家、地区和民族都无法相比的。

500

●九.中医药战略项目有助中国建立别于西方学科模式的新体系

众所周知,今天欧美西医模式是高耗低效的,是打着科学、学术、医学的旗号,实为各种资本纠结左右的利益模式,是学术期刊、医学会、医学院校、医械医药企业捆绑起来的巨大产业链。这个链条上实质拥有十分强大社会权力、影响力的机构单位,基本都是非官方举办,而是资本利益集团实质操控。包括医疗医药行业,这种西方学科模式,在这两百年的枪火献血打造基础下,已经形成一整套影响、左右世界的资本利益产业链,深入世界各国各个层面,“裁判权”牢牢掌握在西方手上。世界各地的学术交流、学科教育建设、学科建立、标准制定及相关产业贸易,几乎无不受西方利益产业链操控和“判定”,最后不得不有意无意对其“献血”。

现在中国的医学发展模式,却基本在走模仿西方西医药高耗模式之路。这条路不仅不利于医学发展,也不利于国家和民众的利益,更不利于中国经济建设。

中国应当探索出一套有话语权、标准制定权。可持续发展和融合世界的学科模式。中医药战略项目很可能就是这个探索路上容错率最高、韧性最强,最无惧挑战的急先锋和关键所在。

其实中国政府之前就已经在医学教育上开始探索,但是却被西方利益链敏锐察觉,迅速就进行反制打压。2019年11月16日“世界医学院名录”捏造我国8所中医药大学毕业生“没有资格参与医师资格考试而执业行医”的谣言,并以此为由在该名录中剔除这8所院校,造成这8所院校的毕业生无法取得海外执业医师考试资格。“世界医学院名录”剑指并非表面上的这8所大学,而是背后用这8所大学试水的中国教育部,及教育部下属组织“中医药医学专业认证委员会”[7]。

因为一旦中国试水成功,中医教育认证就会由中国制定标准、掌握解释权和主导发展,影响全球中医药院校教育,乃至进一步影响世界医学界的教育与执业。这是“分蛋糕”,今天实质掌握医学标准、解释权和主导权的西方既得利益体系所不能容忍的,所以“世界医学院名录”立马就宣布剔除这8所中医院校。而在“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认证的24所中医药院校则完全不受影响,只针对“中医药医学专业认证委员会”认证的8所院校,这是“世界医学院名录”怎么解释都圆不了的双重标准。

那么我们应不应该继续并坚定走我们自己的世界中医教育认证系统呢?应该!而且非常迫切!因为西方早在这方面就一直盘夺理应属于我们的解释权、标准权和主导权了,包括且不限于中医。只是涉及中医,大家才意识到,所谓学术、医学无国界都是西方对中国PUA的双重标准。

国外的医学会、学术期刊几乎都是民间组织,但却因为群体及资本利益绑定,从而左右相关制度建立,拥有了极大的权力。这种学术团体乃至学术期刊,往往和资本深度绑定。资本通过捐赠和提供学会群体高层各种名利好处,左右医学会用学术包装,制定倾向于利益资本的学术建议、议案、意见和医学指南。循证医学兴起则更让资本深度绑定医药人士、学会和行业上下游,继而制定世界RCT标准,用标准权、解释权和主导权控制各国医药精英人士,继而左右各国医药系统的政策制定。毕竟一场符合世界标准的RCT,动辄就是上百万,还必须向几个西方平台报备通过才算。没有资本运营,普通医生是不可能有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因为利益绑定,所以医学会、药商、“专家学者”都非常热衷吹捧循证医学双盲金标准等云云。

500

西方现实:资本控制学术研究

 

过往我们医学界乃至中医界,都想融入西方制定的这套体系之中,以为医学无国界、学术无国界,以为这样才能算是世界医学体系的一分子。以为输出知识和技术,就能换得平等、尊重和实现共赢。其实错了,只要中国没有自己的标准权、解释权和主导权,我们的一切奉献都是徒劳的。

比如中国持续输出针灸文化、知识和技术,全世界学术界现在都不得不承认针灸的疗效。那现在国外的针灸医师就有地位和收益吗?没有!恰恰相反,因为标准权、解释权和主导权不在手,西方学习针灸后,将名称、定义及内容用“学术”包装一番,把阿是穴称为MTrP,把针灸改名为“干针”,用生理解剖解释一下,就妄称是现代医学理念的创新疗法,针灸这个疗法就和中医没有关系了,妄图撇清针灸和中医的关系,将针灸据为己有。海外针灸医师面临原先欧美各国约束、控制、限制中医针灸的一切法律,都因此对“干针”无效。中医针灸的教育和执业被法律严厉约束,中医针灸师本来就人数很少,现在学员越来越少;干针能免除所有原来制约针灸的法律约束,快速见效的针灸让西方数十万物理治疗师大半一下就成了“干针”使用者,学员越来越多。

欧美物理治疗师通过极其敷衍的所谓培训就能给“合法”病人针灸治疗。培训时间极短,美国只有100小时。澳大利亚也只有270小时,六成以上时间还是学员自学。也就是说,全天学习二周到一个半月,就可以给病人针灸了。这些培训班非常火爆,培训机构甚至喊出“把中医针灸赶回中国”的口号。

学术盗窃、法律双标还不够,西方还利用医保等行政手段对中医进行打压,萎缩中医市场。比如2011-2022财政年度澳大利亚国民医保共支付一千九百多万澳元给西医的所谓“干针”医疗,中医针灸一分钱也没有,中医针灸全部自费。

敷衍的培训,火爆的入行队伍,法律和政策的偏袒,自然造就一大堆“医疗事故”,问题是这倒成了中医针灸的锅了,因为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民众都认为针灸是中医的。扎针出事,自然是中医的错。名声被败坏,市场被吞食,法律在限制,海外中医针灸师可预见的未来非常灰暗。

这就是标准权、解释权和主导权不在手的结果,人家要踢你出局,有一百万种方法方式。所谓的学术争议,其实只是掩饰真相的口号,背后实质都是资本利益的角逐、市场的争夺而已。

 ————————————————————————————————————

 

建议: 

※(一)社区中医外治法开放式项目

依托现行职业证书培训的框架,各地民政联合当地中医药院校、省市区中医院,设立中医无创外治法短期培训班,要求现行临床执业的中医师作为老师进行教学,培训拔罐、刮痧、捏痧、点穴、推拿、艾灸、砭石、关节松动、功法锻炼等等专业课程。条件较差或不足的地区可通过国家官方网络课程进行教育,而后经过地方笔试面试统考取得外治法技能证书。(教学培训系统不应单一机构全盘操作,固化就会僵化,“近亲繁殖”必然“子孙不繁”。应当多单位多教师联合实行,促进机构单位间的开放交流和合作,不断优化该系统的学术及营运的发展)

凭技能证书,学员可在各社区医院、门诊、服务站,在执业医师指导下,给广大民众提供专业中医无创外治疗法服务(可根据社区医疗具体现实情况,采取灵活上岗,全职或兼职)

根据《2020—2028年中国康复医疗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趋势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康复医疗市场的主要需求群体规模庞大,2025年中国康复医疗产业市场规模预测1818.73亿元,2028年规模预测可达2178.81亿元,但是我国康复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近百万。这部分缺口,其实完全可以通过社区中医外治法项目快速填补,且会见效显著!

在可预见新冠疫情波浪式反复冲击下,中药供给及医疗系统是非常容易反复被击穿的。此时,大量专业中医外治法的从业人员可有效缓冲新冠对社会的反复冲击,保障医疗系统正常运作,还能在疫情暴发期间让大量无药可用的民众得到有效的治疗。

一来,中医无创外治法可立竿见影,缓和患者的痛苦,一定程度控制病情发展,从社区开始就减少民众重症率、后遗症发生率,继而降低病死率;

二来,中医无创外治法非常安全,不像超容易肝衰竭肾受损的非甾体药物,基本没什么副作用,深受民众喜爱和支持;

三来,中医无创外治法项目执行成本极低,低投入高收益周期短,可有效缓解基层医疗矛盾,还能迅速带来基层医疗声誉、收支平衡等好处;

四来,中医外治法既有普适性,又有明显的个体化操作,安全有效,不仅可大大舒缓现有医疗体系的压力,还可增加民众支持度,易学易教,准入门槛低,能提供大量市场刚性需求的就业岗位,让社会各阶层人士快速进入就业。促进社会基层内循环,拉动国内经济大循环。

五来,通过推广中医外治法,可以让民众认识中医、认同中医、应用中医,让普及中医夯实强大的群众和从业人群基础。学习但没有从事该行业的人群,一样可以在自己生活里应用中医,为家人健康提供一定程度的初级调理和保护;

六来,可以补充和深化《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9][10]政策的执行,给该政策实现全部社区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置中医医师的目标锦上添花——建立社区中医梯队化团队。

七来,可以通过中医外治法的培训和教育,借鉴海外各种医学教育认证系统的发展路径和优点,探索出由中国官方主导的中医教育世界认证系统,掌握相关学术和职业的标准制定权、话语权。一个具有影响力且拥有话语权的认证系统,前提就是该系统从业群体人数优势,社会普遍对该系统的认同。而社区中医外治法项目可以依托数千年中医文化与经验的沉淀,借助新冠反复疫情的时机,提供这个系统的探索和发展的基础。

500

提供就业岗位只是该项目的直接作用,如果由此建立起中国官方主导的世界认证系统,那么这对中国的世界影响力和带动起来的整条产业链经济收益,将会非常可观。这是可预见的超大市场,是短期即可实现社会经济增长、可持续、可发展之路。

当然,为了减少中医外治法学员的就业及发展前景忧虑,尽可能吸收人才和年轻一代加入,国家可应允他们社区临床工作3年后,通过夜大、网络教学等方式进行中医系统学习教育,由院校监考取得毕业证书并在医院轮科实习后,即可参加全国统考的医师职业考试取得医师证,从而拥有更广大的就业空间和发展前景。

 

※(二)建立中医学“教育-职业-学术”认证系统项目

由国家主导,继续并坚定走我们自己的世界中医教育认证系统,坚持“中医药医学专业认证委员会”的建设和拓展,借鉴西方“医学院校-医师资格考试-医学会-期刊”的模式,走出一条中国掌握主导权,有话语权、有标准制定权的中医学科模式之路,继而拓展到其他学科。

中医源自中国,中国拥有世界最庞大的中医药市场,最丰富的中医药资源、最多人的中医队伍。中医学科的行业认证和发展应当由中国主导,也只能由中国主导。

建立完善中医的“院校教育/成人教育/师承教育 - 医师医士资格考试 - 医师评级考核 - 医学会 - 期刊”模式,拓展“专业专科技能教育 - 医士/专能资格考试 - 专能学会 - 期刊”模式。植根国内,拓展向海外,建立起世界学术权威地位,和世界各国职能部门及非官方机构合作,建立起中国官方主导对世界中医药人士权威认证的模式。

此项可与(一)整合,相互呼应和发展。

 

※(三)中药粉剂推广项目

中药供给在全世界反复疫情下,是很难保障供给和产品优化的。所以如何提高药效,减少药量就是关键所在。

建议在现行药物监督机制下,由官方呼吁和推广中药粉剂独立包装,取代现行普遍的饮片独立包装,社会推广煮药散取代煮饮片,这样可有效降低中药消耗量,还不影响中药的药效。

一来可以让中医药在现有种植生产产量下,迅速提高超过3倍的供给,即满足超过原有3倍的需求量!绝大多数动植物中药粉剂3克就可完全取代甚至超过饮片10克的功效。

二来粉剂的推广,可以让各大药厂升级工业化设备,提高产能,优化生产,减少成本,吸引资本投资发展。

三来可以通过粉剂的推广和发展,促进中医药其他剂型、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四来可以在保证国内需求下依然有巨量中药供应出口,贸易赚取利润。所以要重点发掘中国独有药材的生产与养殖种植,重点输出中医药文化,提高世界对中医药认同和需求。(比如当年欧美大陆都极度追捧茶文化,中国茶一度价同黄金,出口茶叶边角料都能让中国大赚特赚)

五来可以通过中药煮粉,促进全世界加大对中国无纺布(煎药袋子)的需求和订单,促进煎药袋子材料的创新,促进资本的投资和行业发展。(纺织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型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我国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同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无纺布生产国)

 

※(四)推广中医药RNA研究

中医药发展不应只是着眼于狭隘和局限的化学成分,这条路走了几十年了,无论是宏观还是具体现实研究认识,都很难有突破性的新发现、新理论和创新产业,难以再帮助中医药快速发展。

而动植物RNA对人体影响、矿物质对RNA在人体影响等新兴科研,却是值得我们关注的。2011年9月,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辰宇教授在Cell Research报告:植物中的miRNA可通过日常食物摄取方式进入人体血液和组织器官,然后通过调控人体内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也就是说,来自植物细胞中的miRNA在跨界影响甚至调控动物的生理功能,这些菜果日常饮食量就能影响我们生理状态。

miRNA在跨界影响的研究,中医药领域应是前景最大的,最容易出成果、出专利,甚至领跑世界,带动生物技术的创新及发展。

 

※(五)设立专项资金推广中医药,引导各项财政资金支出适当向中医药战略项目靠拢

中国一切科研、立项、资金投入都应倾向于对我国具有独有、优势、战略意义的事项,从而起到促进、发展之作用,中医药就是其中之一。但是现实实行中,却不尽如人意。比如科协专项科普项目,医学科普不少,但中医药科普几乎没有。

文化的引导性是巨大的,特别是经济和消费领域上,比如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的传入,又比如近年的“双十一购物节”等等。中医药便廉捷验,文化底蕴深厚,又是中国所独有之文化,应当加以专项资金推广,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所费不大,效果成绩却是可观的,还能带动极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比如近年上海的中医药地铁专列,文化推广效应大,正能量十足,非常值得全国推广。科协科普资金就应当以此为榜样,多向中医药倾斜。

又比如广东,我们可以植根广东餐饮经验,推广中医健康饮食文化。中国美食是全世界公认的美味,也是中国文化输出在海外民众心中比重最大的领域之一。如果和中医药结合一起,拓展到养生保健美食化,将会发挥非常大的文化动力和经济效益。

以广东饮汤文化、甜品文化、以形补形理念,借鉴广东行之有效的餐饮种类与品牌,先在中国各地推广,和各地地域用料用材口味相结合发展,就能走出一条成功经验之路,为日后向世界推广、输出文化、产品和产能做好预案和变通应对之法。

 

※(六)乡村本土中药项目

鼓励地方政府发动地方中医、群众深度发掘当地特色“贱生”中草药,发掘地方用药经验。优先发掘“药食同源”的野菜、害草、害虫的药用价值、食品价值。有组织、有活动、有奖励、有名誉推动:

一来可大大促进中医药的普及和发展;

二来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新渠道、新增长点;

三来可以有利于林下经济和当地农业的发展;

四来可以带动林下经济、农副产品的销售和创新;

五来有利于生态环保、水土保护;

六来通过交流,增进本土群众与学术单位、行政机构的感情,促进社会和谐。还可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七来可链接新媒体运营团体,形成直播带货、团购等网络销售产业链,当地经济、网络经济、运输、加工、包装等等,多方得利,可稳定可保质可持续。

提振乡村经济,中医药项目是几乎所有乡村都可以实现的新增长点,这样的增长不仅仅只是扶贫,而是能致富。

中医药是只有中国才会有的特殊扶贫、致富的产业链。当地用药几乎都是当地千百年来在筛选出来,适合当地种植养殖,当地人有种植养殖经验,又有疗效的。只要地方政府引导形成当地的产业链,就能快速产生效能,并快速发展。

优选当地特色中医药,特别是一些耐放、不怕久放、久放更好的中药,抗风险性和市场稳定性都很高。充分考虑种植养殖的稳定性和风险性,可通过地方宏观调控和适当供销合同扶持基础,然后利用市场经济活化,道地中草药文化输出,形成“加工-炮制-仓库-运输-初级农产品-医药-食品-保健品”的产业链,乃至拓展出生物制剂、工业原料的产业链。

 

※(七)中医药经济布局的战略项目

相关部门应当从战略角度制定中医药经济发展战略和布局,建议借鉴我国粮食战略、管理、制度和政策的成功经验:

在政策上给予中药生产更多支持和一次性补贴,稳定实际种植养殖药农的生产积极性。

制定战略性中药的地区/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既要完成政策性收购,保障药农,稳定市场,又要激发市场活力,实现市场化收购。

500

增大中药储备对市场供应变动的调节作用,应对各种疾病、气候、疫情需求等所产生的不稳定性风险。

制定中药战略安全责任制,加强对国内中药材市场秩序的维护(此举可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千百年来中药市场难以解决的药源、品质、品种混乱现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行为。

加强中药种植养殖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推广工作。充分利用现代良种技术、耕作方式、管理方法,加强经验传承和科技赋能,持续提高中药综合生产效率,提高种子、幼苗和中药材的质量,提高生药炮制和成药的转化效率,提高中草药、动物药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收割、储存、运输效率,减少各环节浪费,提高整体供需动态平衡能力。

最后通过宣传教育,倡导便廉捷验的中医药应用和看病选择习惯,充分拓展中医药的内需市场。

在以上前提下,着手准备健全区域性和全国性的中药储备制度,为未来中医药大兴做全面准备。提前布局,稳定中医药生产,形成效率和规模优势。在掌控核心技术(种植经验、产业标准、道地药材和优质幼苗)和最赚钱环节下,发展海外市场,开辟海外中药原材料的仓库储备。

最后发挥中国外交及中医药文化优势,利用中国中医药种植、保存、应用经验和专利技术,推动一带一路、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更好更深度地发展。

发展中医药,推动中医药产业,需要国家依据国内中药生产、消费、储藏的现实状况,制定合理的中药进出口政策。要有战略眼光,准备好加强国家间、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合作和协调,布局海外中医药战略合作项目,建立多元化、具有韧性的产品和供应链,盘活海外需求市场,实现中医药经济产业的内循环与外循环。

 

※(八)取消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的一级学科名谓

今天医学下的一级学科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及预防医学等现实全是西医下一级的学科,而中医学也作为一级医学,和它们同级,显然是不合理、不正当、不符实的。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

当仿中药学和药学同为一级学科操作,将中医学的一级学科名谓取消,取而代之为中医基础医学、中医临床医学、中医口腔医学、中医公共卫生及预防医学。

又或者将中医学的一级学科名谓取消,保留现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及预防医学等这些一级学科名谓,但其内容、教材、教育等都要求必须有中医人士参与,必须有充足中医药内容。

 

※(九)制定制度和政策,打破国内医学界歧视壁垒,加强中西医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三项严格的RCT(随机对照试验),证明中医中药在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贡献!但论文报告投稿到国际期刊上被拒,理由竟然是主编不感兴趣(克力滋临床试验只有一例阴性的报告,瑞德西韦当时只有一例阴性报道,该期刊都发表了)[11]。

2022年4月18日~6月18日开展的《化湿败毒颗粒与Paxlovid治疗新冠合并高危险因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证明:280元的中医药无论是自主研发生产、疗效还是性价比,都比辉瑞那价格2380的所谓特效药优越![12]但一直吹捧辉瑞Paxlovid为特效药的媒体及科普界,却对早在2020年就成药,2021年纳入医保的化湿败毒颗粒不感兴趣,不仅几乎不予以报道该项研究,更不会将此价廉物美的药称为特效药,原因无它——这是中医药。

这种国外国内对中医药都深深透着歧视,甚至排挤的现象绝非个例,更非局限在期刊和媒体,在现实中,相信普通老百姓都能切身感受到。2023.1.5 国家公开要求高风险和中风险新冠病人力争第一时间进行中医药干预,并将“第一时间用上中药”列为临床救治原则之一[13]。但落实到各级医院治疗上,拒绝中医科会诊、拒绝中医药介入现象比比皆是。

这种歧视中医药排挤中医药,并非今天才有,而是“历史悠久”。比如十年前至今,广州中山医的医院就拒绝中医实习生、进修生来见习、实习和学习,是一律拒绝,不给任何理由。

理论和技艺的选择,应该是个人自由,而不是身份的限制。西医院不允许中医实习进修学习,不允许有能力的中医进行外科手术等,本质是人为形成技术壁垒、歧视屏障,阻碍中医学的发展和中西医的交流,从而控制中西医之间的流动性,形成阶层化,学术及技术垄断化,达到保障利益群体既得利益的目的。

国家应该制定、出台相关制度和政策,打破国内医学界歧视壁垒,加强中西医交流,打击歧视中医排挤中医拒绝中医学习的不当思想和行为。保障中医药从业人员的提高和行业地位,从而保障中医药战略项目的人群积极性,保障项目稳定发展。

 

※(十)修订、制定符合中医药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相关职能部门监管及执法力度

中医药战略项目的发展不可能不存在问题和阻力,其中比较大的问题还要落在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上。

中医药市场巨大,但是资本对中医药投资却大多保留意见,甚至是消极:

一来,中医药基本都是天然动植物矿物,在现实中,专利法难以保护中医药新发现新发明新配方的利益。

二来,中医药相互取代性很大,新产品难以形成市场独特性和唯一性,会迅速被其他竞争对手合法地模仿抄袭,抢夺市场。开荒成本高,投资风险较大,后期收益低。

三来,现行法律法规对中医药限制较大,打压了中医药创新的积极性。

四来,中医药和大多数化合品药物有很大重叠市场。化合品竞争对手的资本实力过于强大,特别是经营上百年的国外大药企资本,所以中医药新兴企业非常容易被资本狙击、打压,甚至是吞并拆分。最近几年,中国中医药企业的负面舆情事件,一件接一件,可见一斑。

五来,中医药原材料生产非常受天气、水质、土壤、虫害等因素影响。相对于化合品,中医药质量不稳定是常态(一般而言不影响具体临床效果),这样是不利于工业化生产的。

六来,现行相关部门对中医药的监管执法过度严厉,严重打击中医药行业积极性(参考鸿茅药酒事件、中医和西医“制造假药”截然相反的案件处理)。

所以,结合现实问题,充分考虑各方意见,修订、制定符合中医药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相关部门执法与监管的力度是势在必行的。总不要对西医很宽容甚至不追究,但对中医药极其严厉,这是非常不符合我国中医药战略项目的执行。

  

————————————————————————————————————

【参考与引用】

[1]刘元春(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联合创始人)1月5日,百度财经智库、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硬观点】直播

[2]“16至24岁城镇青年失业率19.9% 比上月上升0.6%” 光明网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1211887335238491&wfr=spider&for=pc&searchword=

[3]刘元春 2022年4月16日 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44期)发言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1063210461101004&wfr=spider&for=pc&searchword=

[4]“山东发挥中医药特色减少医保支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http://www.satcm.gov.cn/xinxifabu/gedidongtai/2018-03-24/4721.html

[5]“中医药改革“威海样本”获全国推广!”威海发布  2022-07-05  www.weihai.gov.cn/art/2022/7/5/art_58956_2887520.html

[6]《中国中医药文化与产业发展报告(2017~2018)》北京中医药文化传播重点研究室、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北京金匮中医药文化发展基金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https://m.sohu.com/a/305695040_114731

[7]《一场荒唐的闹剧:世界医学院名录事件》https://weibo.com/2199180467/IgQ2s3WqC?pagetype=profilefeed

https://mp.weixin.qq.com/s/rbO2t9Q9XLdTFmBF4F9udw

[8]《2020-2028年中国康复医疗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趋势分析报告》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4477013518332069&wfr=spider&for=pc&searchword=2020-2028 

[9]《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 国家中医药局·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http://www.natcm.gov.cn/renjiaosi/zhengcewenjian/2022-06-23/26820.html

[10]《〈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政策解读》http://www.satcm.gov.cn/renjiaosi/zhengcewenjian/2022-06-24/26829.html

[11]“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论文为何被拒?杂志主编:我不感兴趣” https://c.m.163.com/news/a/FQJRR50E0514R9P4.html?spss=newsapp&v_p=86&WBAPIAnalysisOriUICodes=10000414_10000073_10000002&launchid=10000365--x&wm=3333_2001&aid=01AsIIV0kEJ97Tnj9-pBiuv4dae1jF7W2BVNil4-Wzjiqy474.&from=10AA393010

[12]“专家:治疗新冠疗效相当,化湿败毒颗粒单疗程价格约为辉瑞药的十分之一” https://weibo.com/1887344341/Mp9t0ig2m

[13]《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疗救治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通知》

http://www.gov.cn/xinwen/2023-01/05/content_5735114.htm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