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讲古:一十百千萬
甲骨文【一二三亖五(X)】是指事字。人手足有五指趾,许多自然物皆可分为五类,因此古代中国推崇数字五。
五字形演变,先是五横容易写歪导致交叉,后干脆写成三横两斜交叉字形(仍然是五划),后省去中间一横。或又省去上下两横。
甲骨文【六、宀(家宅形)、入】是异体分化字。象征上下前后左右六面(皆有墙、屋顶可遮风避雨)。
甲骨文【七、甲(十字形)】是异体分化字。象征自我所在位置。分别引用为数字七和序号甲(第一)。
引用逻辑有三:人头有七窍。人体可分为头胸腹手足七部分。人在六面之中,非常六加一。因此许多民族推崇数字七。
一二三四五六七皆代表加法。
甲骨文【八】会意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再分为八。代表乘除法。
甲骨文【九】是曲折的手,象征小偷,古代肉刑断一指,十减一。代表减法。
衍生宄究轨字,引用为奸宄、穷究、轨道。引用逻辑是物品失窃后穷究不舍,追查奸宄,消灭不轨之徒。
甲骨文【十廿卅卌】是指事字。古人筹算以横代表个位数,以竖代表十位数。
逻辑大概是动物横行,植物竖生。以动物个体象征个位数,以榕树独木成林、竹笋丛生象征十位数。
甲骨卜辞例句:
合集 8715 鼎(貞):…乙…𢎥(勿)…魚… 2 …萬人…般。 典賓B
合集 10197 隻(獲)馬二、兕(豸)一、鹿二十一、豕二、麇百二十七、虎二、兔二十三、雉二十七。
合集 10471 癸卯卜:隻(獲)魚,其三萬。不。 師賓間
合集 37364 茲(𠬝:孚)。隻狐□,鹿一,麑一。 7 隻象十,雉十又一。 8 隻…兕(豸)□。
合集 37368 …隻…鹿一… 2 …隻狐十、麑…一,求一,象…雉十一。
合集 36481 …小臣比伐,(擒)危*美…人二十人四,馘千五百七十,百…丙,車二丙,百八十三,五十,矢…用又白于大乙,用白(伯)印…于且(祖)乙,用美于且(祖)丁,甘京,易… 黃類
合集 378 禱年于王亥,犬一、羊一、豖一,尞(燎)三小(庠),卯九牛、三南(豰)、三羌。
合集 4857 …受年。十三月。2 □□〔卜〕,鼎(貞):气令𠅷眔…十三月。 賓出
合集 22137 丁酉卜,來庚用午𠬝、牢。 2 先亞朿豭。 3 祝亞朿… 4 祝亞朿彘。
合集 22231 三卜用,血三羊,伐二十,鬯三十,牢三十,𠬝三多于匕(妣)庚。 2 八盧豕于匕(妣)己,廼。
合集 25025 辛子(巳)卜,大鼎(貞):㞢自㘡(上甲)元示三牛,二示二〔牛〕。十三月。 出一
合集 10405 正 1 癸酉卜,㱿鼎(貞):旬亡𡆥(憂)。王二曰:“匄。”王(占)曰:“俞!㞢(有)求(咎),㞢(有)。”五日丁丑王(賓)中(仲)丁,才(在)(庭)𠂤(堆)。十月。2 己卯媚子入宜羌十。 3 癸未卜,㱿鼎(貞):旬亡𡆥(憂)。王(占)曰:“!乃茲㞢(有)求(咎)。”六日戊子子※(發)(殟)。一月。4 癸子(巳)卜,㱿鼎(貞):旬亡𡆥(憂)。王(占)曰:“乃茲亦㞢(有)求(咎),若※。”甲午王往逐兕,小臣※,馬硪,王車,子央亦※(顛)。 5 癸子(巳)。一月。 6 □□〔卜〕,□〔鼎(貞)〕:旬亡〔𡆥(憂)〕…〔㞢(有)求(咎)〕…■八日…來㛸(艱)。 典賓B
合集 10405 反 1 癸亥卜,㱿鼎(貞):旬亡𡆥(憂)。王(占)〔曰:“㞢(有)求(咎)〕,其亦㞢(有)來㛸(艱)。”五日丁卯子殊,不(殟)。 2 王(占)曰:“㞢(有)求(咎)。” 3 王(占)曰:“乃若偁。” 4 王(占)曰:“㞢(有)求(咎)。”八日庚戌㞢(有)各云自東※母,昃亦㞢(有)出虹自北于河。十月。 典賓B
甲骨文【白、百(蛋🥚形)】是异体分化字。海龟一次产卵上百粒,寿命也可达百年以上。是数目百字的最佳代表。而古代中国广泛使用龟甲契刻,极其推崇龟,视为龙凤麟龟四圣兽之一。
全球现存海龟有7种,包括太平洋丽龟、大西洋丽龟、蠵(xī)龟、棱皮龟、玳瑁、平背龟、绿海龟。其中最大的棱皮龟重量可达916公斤。我国海域主要分布的海龟有五种,除了大西洋丽龟和平背龟外,其他品种均有分布,其中最常见的是绿海龟。蠵龟在中国分布于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也见于上海长江口外海域,甚至黄浦江内。棱皮龟在中国分布于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辽宁、台湾、海南等附近的东海和南海海域,以及上海长江口外海域等地。
1985年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2001年至2021年,累计救治受伤的野生海龟1056只,其中785只被成功治愈并放归大海。2017年以来绿海龟全人工繁殖成功后,连续5年成功诱导绿海龟产卵。至2021年6月初累计保护野生海龟上岸产卵741窝,83000多个海龟卵,孵出稚龟68000多只(平均约112枚卵孵出91只,也就是100左右)。
甲骨文【千】也是象形字。分析为黍禾字上部,也就是穗子,以大量的穗粒代表数目千。
黍粒较小。古代单产较低,北方黍亩产量约80-100斤,南方约150-200斤。一株黍也能达到上千粒。现代地膜黍子亩产高达 400 ~ 500 公斤左右。 一株约三四千粒,高产七八千粒以上。一般每穗结种子1000~3000粒。
粟。一穗粟谷约50-200粒。现代白谷品种每株约1000-2500粒,黄谷品种约1500-4000粒,黑谷品种约1500-5000粒,赤谷品种约1000-2000粒。高产品种,黑龙江196可达8000粒以上,高产品种198、广吉、石乡15等品种可达1万粒以上。实现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稻粒较大,一株稻苗可分蘖15-30支稻穗,一支稻穗约70至500粒稻谷,常见约120-200粒稻谷,算得约1800至3600粒左右。
关于千字形,及其音韵。
一般认为是人字加横,以人代表数目千。认为千人古音相同或相近。
此说强调音韵学,或许有理。
个人认为,数目字的发明运用可追溯到4.5万年前的峙峪人骨刻横划数目。
而百千二字的发明运用或许也有万年历史,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本象可能由禾穗改为人。
若如此,则不仅在于音韵,人自身也必有代表数目千的内涵。
问题来了,如果有,那是什么?
分析如下:
①丈夫。
一丈为十尺,一尺十寸,一寸十分。一丈有千分。
问题在于古尺是否细分到这个单位。细分到寸是可以肯定的,是否到分就需要考古证明了。
②奴隶买卖。
秦汉至明清,奴隶一般价格一万左右。小奴减半,乃至十分之一,灾年甚至几个馒头就换走。
商周时代奴隶价格不明,是否可以此代表千位数,也需要考古证明。
③怀胎十月,哺乳三年(假设改为两年)。
按现代说法,怀胎280天,加上哺乳两年,也有一千天左右。
总之,脱离了自然事物,用人造事物来象征,还是可以找到不少对应事物的。
但略微显得迂曲。
反过来说,原则上应该优先考虑自然事物。
此外,还可以进一步二合一。
④以禾喻人。
所谓满招损,谦受益。稻穗低垂,稗子昂首。饱谷总弯腰,智者常温和。
不过这样一解释,更迂曲了。
⑤贫瘠的坡地三年一轮作。
水田可以每年灌溉耕作,旱田两年一轮作,最贫瘠的坡地三年一烧荒轮作。
三年也是一千多天。而先秦水田非常少。最常见的还是坡地。
总之,只要迂曲一些,能找到很多解释。
但迂曲意味着没有说服力。很难让人接受。
而将音韵强行套用到象形文字系统的起始端上,是最迂曲最不可接受的。
这不是完全否定音韵学的作用。
因为音韵学在释读金文(形声字)是很有用的。但如果用来解释甲骨文的寓意,就很勉强了。
甲骨文【萬(蝌蚪长出一双前肢形)】是蛙类、蝾螈类的蝌蚪,引用为数目万。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青蛙一次产卵约五千粒。每到雨季,密密麻麻的蝌蚪数以万计,是数目万字的最佳代表。
此外,蝌蚪长出四肢的神奇现象,代表了生物进化。是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如此,动物个体代表个位数,竹榕丛生代表十位数,龟蛋🥚代表百位数,黍禾穗粒代表千位数,蝌蚪代表万位数。
另:简体万字源于亥(侧立人形颈部指事)、元(侧立人形头部指事)字简化,都是侧立人形。
且在古代也已用作数目字。词例三万、千万、万千。
殷周金文集成11267單諎討戈:單䇎託乍用戈三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