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无法振兴的原因是:东北丧失了心脏枢纽地位和资源枯竭
【本文由“guan_16076065381947”推荐,来自《俄符拉迪沃斯托克将成内贸货跨境中转口岸,吉林陆运距出海口大大缩短》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cyc
大佬聊聊
从哪说起呀?从投资不过山海关、东北振兴不起来是因为官僚主义盛行说起吧。这两个理由都是归因错误的,都没有抓住事情的核心问题。
东北无法振兴的原因是:东北丧失了心脏枢纽地位和资源枯竭。
在改革开放以前东北是中国的经济心脏,是重工业、矿产石油资源、农业资源总枢纽。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中心这颗心脏南下。使东北丧失心脏枢纽地位并使东北矿产石油等资源逐渐枯竭,这是造成东北经济无法振兴的内因也是根本原因。
其次,东北在中国整个经济航道路线图上所处位置较尴尬,我把它称为:东北所处中国整个经济航道路线图的尽头即经济航线道路的末端。粗略分析如下,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中心南下。是其陆权经济向海权经济转变,或说大陆经济加入到海洋经济。在此大的战略变化下,中国出现了两个贸易出海口,上海——长江三角洲;广东——珠江三角洲。其国内内陆经济航线都与此两个出海口相连。
从13年的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海权开始向陆权偏移。中国陆路上出现了两个贸易枢纽,一个是云南——对应的是东南亚;一个是新疆——对应的是中亚和西方方向。中国经济航道形成两陆两海四个方向。
带着这四个方向去看一下中国地图,你会发现东北三省在四个方向核心区外——即经济航道的尽头。
在经济南下丧失心脏地位的东北、资源枯竭的东北、再加上东北处在四个贸易核心区航道以外。这使东北只有凋零没有振兴。
海参崴是一个振兴东北的希望,也是目前看来的唯一希望。
它相当于给东北这个干枯了的土地(经济的土地),接了个水管子,不管水管的水流是大是小,但至少可以把东北的土地(经济的土地)弄的湿的乎的。土地湿的乎的就有了生长植物的可能,无论生长的是小草、还是灌木或是掺天大树、还是广袤的大森林,就有了基础条件。具体会变成它们中的哪一个就看具体的发展了。不管是哪个,至少有了生的可能。对这条生的航线——水管子的分析如下:随着俄乌冲突,俄罗斯想加入到西方阵营的大门完全关闭,俄罗斯想经济发展只能倒向中国,这也是俄罗斯暂时放下芥蒂允许中国人进到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大的环境背景。
前一段时间普京好像去了海参崴有一个讲话,大意就是把海参崴打造成类似香港深圳这样的经济中心。
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与意愿基础上,未来会出现以东北三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形成的经济圈。海参崴这个港口会让中国的经济直接辐射到日本海,即铁路、公路北上通过东北三省到达海参崴到达日本海。又因全球气候变暖,北极航道的开辟,中国的贸易航道会有一条从内陆经过东北三省到达日本海,再从日本海走北极航道到欧洲。
这条航道就是我说的给东北接了个水管子的经济水管子。
这个经济贸易路线不仅会为东北振兴带来生机,还解决了中国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就是马六甲海峡困境。对于中国战略、贸易等问题都有益处。除了减轻马六甲困境、多了条贸易航道、解决了东北振兴的问题。还对日本产生了地缘战略压迫,熙熙攘攘的日本海贸易航道会给日本带来战略压力,以前的中国与俄罗斯给日本的感觉是中俄两国在日本海这个沙漠的那头,感受距离遥远。
随着日本海的贸易航道的繁茂,中俄两国就像在日本窗户底下来来回回一样,造成日本的心里压迫。
甚至可以把北方的四岛建设成航道中转站、补给站或是旅游度假地。这还是在日本是美国在东亚的抓手时期可作为的手段与筹码。随着美国战略的收缩,美国伸向东亚的这只手注定是要松开的。那个时候这个港口可以用来整合东北亚经济——即日、韩、朝、中、俄、蒙。以上是我对于此事的大略认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