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笛音乐节遭网暴,跳水、pogo就该被人人喊打?
来源 | 摇滚客
今日BGM,《相爱》,脆莓
大家好,我是马拉松。
刚刚过去的五一,最热闹的当属迷笛音乐节。
历时三天,十万乐迷涌入烟台。
三天的狂欢顺利结束,在我的认知里,乐迷们收获了快乐,迷笛再一次收获了口碑,烟台收获了巨大客流量。
我本以为,是三方共赢。
甚至还幻想起来,淄博有烧烤,这一次之后说不定烟台也可以固定下来,成为摇滚乐迷们每年五一相聚的乌托邦。
但是主流媒体上的一边倒的谩骂评价却让我大跌眼镜。
齐鲁晚报发布了一条推广迷笛音乐节的视频号,结果评论区一片骂声。
热评前三如下:
迷笛居然被网暴了。
这场网暴规模庞大,且渗透到各个角落。
烟台当地的官方账号下骂声一片。
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视频评论区中尽是指责:
清一色的负面评价。
文明一点的,说迷笛的内核与烟台无关,甚至不符,不希望烟台以这种形式被推广,不是正能量,希望政府部门严加审核。
不文明的,直接说乐迷们是牛鬼蛇神,迷笛太邪恶,意义就在于毁灭青少年。
每一条评论还得到了上百,甚至上千个赞。
不仅官方号如此,个人号也是如此:
资料来源:视频号@关雅亮
网暴还从针对迷笛音乐节,延伸到针对张帆校长个人。
不止一条视频底下的评论区对他横加指责,说他是日本人、汉奸,是他毁掉了青年人,应该抓起来坐牢。
甚至,网暴张帆校长还不够,连参加音乐节的素人也要骂。
两位内蒙古乐迷称赞迷笛音乐节“特别舒服,特别放松,特别嗨”,结果底下的评论是“给了你们多少钱?”,还有我们熟悉的号令:
“查这两个人。”
情况甚至夸张到,连烟台市莱山区文旅局负责人出来给迷笛站台,都要先把视频的评论区关了:
从官方账号到个人账号,从音乐节到张帆校长,再到普通乐迷,都遭到了相当大一个群体的无差别攻击,且来势汹汹,声势浩大。
这让我内心疑惑:
明明如此成功的一场音乐节,怎么会在网上落得人人喊打的地步?
最近,还出现了同一账号在不同平台,发布关于迷笛的相同内容,但是评论区画风截然相反的现象,不禁令人狐疑。
此事必有蹊跷。
一切还要从迷笛的票价聊起。
四月,烟台迷笛音乐节的票价公布:
1993张30块的笨鸟票,预售单日169元,三日通票399元,即使是现场票,单日也不过199.3元。
这票价,堪称价格屠夫。
乐迷开心了,可是友商们被打脸了。
太湖湾音乐节票价
仙人掌音乐节票价
不光如此,票卖的便宜,乐迷的体验感还很好。
为了迎接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的乐迷朋友们,国铁济南局、烟台车务段与烟台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都联手下场,缓解必将迎来的交通压力,保障交通后勤。
除了官方行动,民间也自发组建起长龙般的车队,免费接送乐迷进入场地。
从上到下的多方面配合,才让迷笛舞台成为了乐迷们的乌托邦。
一场盛大的狂欢,持续了整整三天。
在迷笛,我看到了国内音乐节现场为数最多的旗帜:
微博来源:@滚圈迷惑本人
强烈的对比之下,这让友商音乐节情何以堪?
反观我五一刚去的太湖湾音乐节,除了地面上随处可见的保安,舞台两侧一边还各安置了两个高高升起的瞭望塔,压迫感十足。
这导致整个白天,所有乐迷都在站桩。
另外,5月1号下午场的声场设计和低频输出差到令人发指,差到人直摇头。
本该以“音乐”为主的“音乐节”,稳定却压到了一切。
怎么就不让开个火车了?幼儿园还玩老鹰捉小鸡呢,跟开火车有啥区别?
我寻思着,打篮球、踢足球、玩橄榄球也有安全风险啊。
我有个提议:
要不以后篮球比赛咱规定一下,不允许带球。
无奈的是,这一切已经慢慢成为常态。
别跟我谈摇滚,我只谈生意。
另外,为了跟黄牛死磕,这次的迷笛门票无法转赠,不能退改(后因照顾激情购票的乐迷,仅开放一天退票渠道),必须实名制购票,到场后拿着身份证刷脸入场。
这次音乐节,黄牛一分钱都赚不到,大快人心。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合理推测,让某些友商“颜面尽失“,还打压了它们的利润空间,再加上一分钱都不让黄牛赚,或许是迷笛这次被网暴的部分原因。
晓峰音乐公社、摩登天空尚不至于干出这种骚操作,但那些从没干过音乐节,近两年瞅准商机才想进来分一杯羹的商人们,可没那么高素质。
我去实操了下,虽然渠道难找,但确实可以做到。
诋毁的评论,一条才8毛钱,还是人工的。
迷笛,高处不胜寒啊。
上述只是网暴的直接原因,而深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圈外人的不理解。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如今依旧谈性色变。
1986年,崔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唱响那首《一无所有》,如今依旧谈摇滚色变。
当绝大多数音乐节都无法接受摇旗的今天,迷笛是一个走得太远的异类。
如果摇旗都普遍成为了保安眼中的维稳对象,那么下面这个视频中这些pogo、划船、摔跤、跳水、死墙等常见摇滚乐庆祝动作,又怎么可能被圈外人理解?
因为不理解,所以害怕;
因为害怕,所以要驱逐。
加上有心之人的煽风点火,这把火就顺利烧到了迷笛身上、乐迷们身上。
甚至,这股邪风狂妄到就连咪豆音乐节也没能幸免:
一边是谁都能理解的烧烤淄博,一边是纹身、啤酒扎堆的硬核音乐节,后者的确更难让圈外人理解。
但是,从邓丽君,到周杰伦,再到说唱音乐,轮也该轮到摇滚乐被大众接受了。
只是摇滚乐的文化传播,任重而道远。
包括纹身,还有那些pogo、划船、摔跤、跳水、死墙,不是洪水猛兽,其实都是摇滚的表皮。
真正的摇滚,是列侬唱响《Imagine》时的那一句“and the world will be as one(那这样世界就会融为一体)”;
是音乐节现场,排在后头的人主动为前一位如厕的乐迷打起手电;
是营区门口停满的免费接驳陌生乐迷的车队。
2019年,太湖迷笛音乐节
它是爱,是力量,是音乐带来的灵魂共振,是陌生人之间的情同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