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周边的彭州市,已建成的公园绿地的草坪、花卉植物造景铲平种菜的情况是有的

【本文来自《“花341亿建生态区,要全部铲平种田”?成都:是谣言 》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花341亿建生态区,要全部铲平种田。如果咬着“全部”两字,那肯定是谣言没跑。那铲平种田的规模是300亿、30亿,还是3000万,是不同程度的问题,每个人对各种不同规模的事实,有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当前并没有看到关于具体规模的官方回应。

      本人父母住在成都周边的彭州市,说说近两年及今年春节零星回家看到的部分情况。仅就自己看到的局部情况,把已经建成的公园或者绿地的草坪、花卉植物造景铲平种菜的情况是有的。而且不仅限于一个局部。

     父母家住小区附近新建的小公园,和规模很大的官渠郊野公园,都是在疫情期间新建的。都发生了铲平+种菜的事实。

    父母家住步行5分钟范围内的小公园,大约一个足球场大,之前几次回家看到,草坪完工,各种花卉植物造景也已经开花成景1年以上,然后全部被铲除,铲掉的植物就堆在公园角落,用围挡围着,保持荒土状态1年以上时间。公园内还修有一些建筑和水系造景,建筑已经主体施工完成,没有被铲除,水系造景荒着,荒土状态。荒土边缘有零星种菜。       重点是已经成景1年的绿地公园被弄成了荒地,只是把绿植铲除了堆在原地。由于天天会散步路过,本人及父母对这种劳民伤财的翻烧饼很有意见。

    官渠郊野公园,很大很大,步行一周需要40分钟以上,还连着据说10公里长的沿公路-水渠绿化带,没实际走完。疫情期间修建,到今年春节时,就郊游公园本身来说,感觉完工程度90%。步道、建筑雕塑小品、配套娱乐建设基本完工,但确实大面积种着菜(油菜、西兰花之类的),透过菜能看到就是类似建筑工地的黄土地。去的那天天气很好,游玩的人很多,估计至少6000人以上,遛弯,晒太阳。      

     确实看到大面积的种菜,因为彭州本身就是蔬菜基地,以为是有地方特色的临时手段,防止沙尘土(当时以为是疫情导致地方财政无力完成这种大规模建设,要烂尾,只能临时种上菜)。去的时候颇感怪异,看着像未完工。

           具体说说菜的情况,明显不是上餐桌的农民种法,看着长得歪瓜裂枣。彭州本是供应外地的蔬菜基地,卖相不好的菜平时就没人要。过去10年,母亲经常能买到那种卖相不好,给一块钱自己能装走多少就带走多少的萝卜之类的。因为是公园地块,被步道分割成很多弯曲异形,没法上机械,所以当时看着那些菜就觉得中了也没人要,到时候收割还要费人工,很可能最后就发臭烂在原地。(当时的想法,烂在原地,不是当时和现在的事实,只是个人猜测)

     此外还有零星但普遍的绿色草坪及花卉造景,就是沿着公路,宽度大概只有几米,我走过的总体长度至少超过10公里的范围内,也有把已经成景的绿化铲了变成荒土地的情况,零星也有种菜的。

   注:以下文字是后来修改的,确实是我之前的描述让一些朋友误会了。上面写的官渠郊野公园,没有那个小公园的那种把已经做好的绿地铲除的情况。春节时现场没看到类似小公园的那种废弃草坪的土堆。菜地是事实,但是应该是没钱继续施工就直接种上菜的。经朋友说明,那个土地刚完成新建公园的施工,土里可能含有各种施工废料和本身酸碱性被破坏,土质可能也不适合离开做成绿植,所以上面的菜也自然长不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