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新解

王老师的世界观一个脱离了高级趣味的人。14,694 人赞同了该回答

能混进史书的,智商这块基本不用操心,尤其是司马懿这种几百年出一个的人精,你能想到的他都能想到,你是在教他做事?

司马懿为啥去打西城?还不是因为街亭打完了发现诸葛亮手上根本没有预备队,所以从头到尾也没来救马谡。诸葛亮就算不亮了,也不可能放着街亭不救,留着军队在西城蹲司马懿。

城中真有埋伏,诸葛亮不也应该紧闭城门,“坚守”一会儿,然后“不小心”被攻破城门,这样司马懿不更容易上套么?

退一万步讲,孙子兵法“十而围之,五而攻之”司马懿没学过?手上没有几倍于敌方的兵力会想不开去攻城?带着几倍于对手的兵力,面对大开的城门,冲进去就算有埋伏能吃什么亏?

再退一万步讲,就算司马懿怀疑城里有诸葛高科研发的反人类埋伏,派个千八百的先锋队进去试试钟就完了,死了不可惜,赢了能取敌方老大的人头,这么划算的买卖司马懿会不做?

咱们应付高考都够呛的脑子能明白的事,司马懿会犯糊涂?

司马懿犹豫的不是有没有伏兵,而是要不要杀诸葛亮。而诸葛亮打开城门赌的就是司马懿暂时不会让自己死。

曹操曾告诫曹丕,司马懿这人狼子野心,绝对不是一个甘于臣下的人,所以这人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用。这也是司马懿一直被封存的重要原因。

司马懿新城之战擒斩孟达,虽然打胜了,但是没按规定流程请示领导,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自己慢慢体会吧……

此时,如果再除掉了西蜀政权这一心头大患,回去之后的司马懿必然是良弓藏走狗烹的结局,而司马懿绝不会甘心继续被雪藏,给多高的爵位都不行。

这么看当时的局面,空城计实际上就是两个竞争公司职业经理人的一次心照不宣。诸葛亮悠闲的抚琴,实际上就是营造了个“仲达你要杀便杀,只是你没这么蠢”的氛围。

搞明白这个,后面的事就好理解了,司马懿会心一笑,跟手下说恐有埋伏,给上级和手下一个交待,扭头走了。如果这时候派个人进去,或者派一队人进去,发现没兵,你说司马懿还怎么放的了诸葛亮?

三国演义包括后面衍生出来的戏剧,为了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也采用了司马懿上套了的说法。

而真正的司马仲达,是仅靠问几句诸葛亮“吃多少饭、干多少活”就能判断诸葛亮快死了的人,

他是在明知诸葛亮已死,杨仪鸣鼓反击,虚张声势时,说出“穷寇莫追”放蜀军一条生路的人。

真正懂他的,就是那个告诉蜀军,我死以后,把我的遗体打扮一下推去阵前,司马懿看到就会撤军的诸葛亮。

城头一见,估计司马懿回去的路上一脸微笑......


以下的内容和问题没什么关系,纯粹是看到很多留言之后,想好好写写我是怎么看罗贯中和《三国演义》这本书的。

第一,罗贯中是有名的知识分子,他对三国历史的研究绝不亚于当今任何一个三国史学者,毕竟他看过的三国史料比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多多了。

第二,三国这本书被誉为明朝“四大奇书”,是一本将历史和文学完美结合起来的历史小说,就比如街亭之战,《三国志.马谡传》对这场战争的记录寥寥几笔:

“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邰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邰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

但是罗贯中却描写出了很多内容,包括马谡自负上山拒守,被围困后几次突围失败,向西败走遇到魏延,张邰看到魏延就撤,魏延一追上了司马懿的套,即将战死之际王平来救........

在历史的基础上加入了这些“演义”的内容,除了可读性、戏剧性的考虑,主要还是为了塑造人物,而通过对这些人物的褒贬,罗贯中其实想表达的是自己对元末明初乱世的看法。

就拿罗贯中对诸葛亮不遗余力的美化来说,三国志诸葛亮传其实也不长,但是罗贯中给他安排了火烧博望、草船借箭白帝城托孤等戏份,一个神机妙算、鞠躬尽瘁的角色就跃然纸上了。

而对诸葛亮这种“近妖”的美化,罗贯中其实想通过讲“仁主贤臣”的故事,呼唤应该“正三纲、谨五常”结束奸雄争霸。

再说说空城计这事,历史上的司马懿是何等人物不必多言,既是柱臣,也是辅臣,还是乱臣。

按照罗贯中写三国的目的,对司马懿的丑化是必须的,但你要说罗贯中丑化司马懿就是个“蠢”,那既不符合三国演义的主题,也低估罗贯中的写作水平。

罗贯中讲曹操和司马懿的故事,目的在于说明“纲常乱”仅凭实力的奸雄争霸,给天下带来灾祸的同时,自己也没有好下场。

为了表达这个主题,罗贯中讲了“曹魏篡汉”和“司马篡操”这两个故事,其中要塑造的曹操、司马懿的人物特征就应该是“有实力但没规矩、业绩好但不忠诚、能做事但太自私”,绝对不是“笨”或者“蠢”,不然还算啥奸雄。

于是,面对北伐战争这事,史实是诸葛亮败给司马懿,北伐失败。而为突出三国演义的主题,又需要让代表“正义”的诸葛亮超过代表邪恶的“司马懿”。所以就有了这样的剧情: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派兵守了街亭,于是大呼“诸葛亮神人,我不如他,咱要不撤吧”,而后司马昭却说,你看着排兵布阵,其实街亭不难打啊。

问:司马懿难道看不懂这个布阵有漏洞而只有司马昭发现了么?

而后知道守将是马谡,司马懿开心了“诸葛亮,你说你派的这是啥垃圾呀,街亭我来啦!”

问:在街亭之战中,是诸葛亮派兵把守计高司马懿一筹?还是诸葛亮不知人善用,对自己将领还不如司马懿懂,导致街亭失守输司马懿一程?

再后来的空城计,西城无兵可用,诸葛亮城门大开搞音乐派对唬走了司马懿,之后自己逃回蜀地。

问:究竟是诸葛亮用智慧逃过一劫,智商高司马懿一级?还是诸葛亮北伐失败,西城无兵致自己险些被生擒,在排兵布阵上输司马懿一局?

这就是罗贯中的本事,既写了史实的真实胜败,又通过安插剧情让我们觉得诸葛亮技高一筹,失败另有原因。同时安排了魏延、王平的剧情,说明了司马懿的可怕战力,水平远超抗日神剧。

也正是这样一本书,才被称得上是明朝“四大奇书”,中国“四大名著”。

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对历史、社会、人的认识会发生改变,每隔几年读遍三国,都能有些新的感悟。

空城计这段,明白了罗贯中写“司马篡操”的用意,结合历史上的司马懿,体会罗贯中要刻画的司马懿形象、用养敌自保的解释最能说服我。

当然,你要说空城计就是诸葛亮厉害,司马懿蠢,被诸葛亮玩的团团转,也完全没有问题,毕竟我小学二年级看完暑假档《三国演义》之后也是这个感觉。

编辑于 2021-05-03 09:55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