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声生不息·宝岛季》是懂拿捏8090后的
不得不说,《声生不息·宝岛季》是懂拿捏 80、90 后的。
第二次竞演舞台,节目组居然请来了曾经的当红小生、台湾唱作歌手蔡旻佑。可能你对这个名字没什么印象,但一定听过他当晚唱的那首《我可以》。
歌曲发表那一年,无数少男少女用这首对心爱的人表白,“铁肺歌后”李佳薇,就曾被人用《我可以》告白过。
大家纷纷感叹:蔡旻佑怎么没变啊,声音没变、长相没变,依然跟 MV 里的白衣少年一样清秀美好。然而尴尬的是,蔡旻佑的人气也和声音长相一样,停留在了 19 岁。
不过在爱开玩笑的台湾采访综艺里,不红,早已不是蔡旻佑心底的一个心结,而是可以随意调侃玩弄的一个梗。
相信各位读者和在下一样,好奇《我可以》为什么在当年可以一炮而红?而歌红人不红的蔡旻佑,到底在台湾歌坛是什么水平?
蔡旻佑从小多愁善感,喜爱各种音乐,于是父母四方联络送他进了音乐培训班,从小学开始,蔡旻佑便上手各类乐器,学习乐理。
- 童年时的蔡老师 -
功夫不负有心人,15 岁那年,蔡旻佑参加飞碟电台光禹主持的夜光家族歌唱比赛,被相中签约,正式开始了音乐专辑制作生涯。
被签约进了公司,父母以为多年投资马上有望回本,全校同学也都知道风云学长蔡旻佑很快要发片当歌手。以为春风得意马蹄疾,结果竟是一日看尽长安花,蔡旻佑在公司成了“训练时长4年的练习生”,左等右等,从幕后走向台前的可能几乎无望。
小孩子哪里承受得了这些,蔡旻佑都快开始怀疑自己了:我究竟是不是那块唱歌的料?他整夜睡不着觉,把自己关在琴房里,唱杰伦、王力宏、陶喆的那些与课业无关的当红流行曲,他人的得意与自己的惨况对比,越来越郁闷。
好在他没有自暴自弃,依然不停地学习创作、练歌……2005 年,蔡旻佑以全台湾高考主副修双状元的身份进入师大音乐系,主修小提琴、副修钢琴,妥妥的音乐才子。
2006 年,蔡旻佑突然转运,遇到了大佬吴宗宪,顺利进了他的公司。说实在,确实背靠大树好乘凉,比起待在小公司,吴宗宪快速为蔡旻佑筹备首张专辑《19》。
有小道消息称,吴宗宪推出蔡旻佑是为了报复之前离开公司的一位与蔡类似的鲜肉型艺人,在私人恩怨的加持下,蔡旻佑渔翁得利,《19》受到吴宗宪的大力推广,吴宗宪同时还扬言:“蔡旻佑八年内将超越师兄周杰伦”。蔡旻佑凭借《19》一举成名,其中所收录的《我可以》更是火遍两岸三地,同时还入围了第 18 届台湾金曲奖“最佳新人奖”。
-《19》专辑封面 -
与他竞争金曲奖的对手,不仅有他前几年做梦都想成为的周杰伦(《依然范特西》)、林俊杰(《曹操》)、陶喆(《太美丽》),还有蔡依林(《舞娘》)、梁静茹(《亲亲》)、张韶涵(《潘多拉》)等一众台湾小 Diva。
当然,蔡旻佑能凭借《我可以》杀出重围,与吴宗宪的影响力有一定关系,但更主要的还是他自己多年的努力看到了成果。
专辑中所有曲目的作曲,都由他一人一手包办。词曲里的意蕴,都是他许多感悟的结晶。
- 不同发行版本的《19》专辑封面 -
国中的时候,他暗恋了一个隔壁班女生三年,他们是“下课会在走廊聊天的朋友”,但蔡旻佑就是不敢表白,也始终留给他一些遗憾,《我可以》正是蔡旻佑对这段感情的抒怀。
蔡旻佑可以借一首《我可以》掀起学生群体的收听热潮,但从此他也开始陷入了“歌红人不红”的处境中。
后续发布的专辑,不仅没有能达到这样高潮的作品,甚至连出圈的曲子都屈指可数。
蔡旻佑的音乐实力如何?
我们现在回头看蔡旻佑历年发表的专辑,每一张专辑中,都有不同曲风的尝试,能看到创作者本人的才华。
然而,在一个神仙打架的年代,还未在一个领域中站稳脚跟就急着在各个领域试水,仿佛是一个自掘坟墓的行为。
在发行《19》的两年后,蔡旻佑推出第二张专辑《搜寻蔡旻佑》,此时他写的曲子深受 Avril Lavigne 和 Simple Plan 影响,加入了大量流行朋克摇滚元素。虽然在当时既有新意又有专业度,但专辑并没有受到理想中的关注。
- 《搜寻蔡旻佑》专辑 -
09 年蔡旻佑发行的第三张专辑《寂寞,好了》,除了收录自己写的歌曲,也开始“博采众长”收录其他优秀音乐人的作品,例如当时还未走红的李荣浩所作曲的《你看不到的天空》。
果然,蔡旻佑的清纯男嗓唱回抒情小曲儿,又抓住了少女的耳朵,《寂寞,好了》等一众歌曲,在那个还在用 mp3 播放器听歌的年代,病毒般地在少男少女们的耳朵中传播,成为了万千青春故事里不可或缺的一段插曲。
蔡旻佑的人生一波 N 折,好不容易事业又有了一点水花,但得去服兵役了。看到兵役归来的蔡旻佑各种破事缠身之状,好像明白了为啥那么多韩国知名艺人都想着办法逃兵役。
两年的空白时间,对于一个还处于事业上升期的歌手来说,足以让他前功尽弃,蔡旻佑归来时,歌坛一线歌星大换血,同时还与吴宗宪的公司解约,没有经济来源,蔡旻佑不知何以为继,甚至直接公开表示,干脆去当钢琴老师算了。
他也想过完成儿时的梦想——飞行员,那段时间,蔡旻佑连相关的书籍都买好了,最后他发现自己仍然放不下音乐上的积累。
- 少年蔡旻佑 -
最后,蔡旻佑依然坚持他的音乐事业,重回歌坛,面对人气低迷的情况,蔡旻佑没有在专辑制作上大摆烂,而是彻底告别“商业”,走向了“艺术”。
2012 年,蔡旻佑推出第四张专辑《超级右脑》,曲风包含古典、电子、民谣、迷幻电音,并开始跨足戏剧领域。
到了第五张专辑《我和我的布拉姆斯》,他开始进行意识形态领域上的表达,超越了爱情因素,展开了各种与人生意义有关的思考。
在这张唱片中,蔡旻佑再次尝试拓宽音乐创作的边界,他关心起社会少数群体,《最烂的我们》这首歌由陈信延作词,蔡旻佑作曲,以他所擅长的弦乐与钢琴,娓娓道出一群普通人在时代局限下的生存困境。
蔡旻佑说:“最烂的我们,会有着最璀璨的未来。在爱跟希望里,我们都会是最美的那颗星。”
2019 年,蔡旻佑的第六张专辑《变心记》空降五大唱片金榜冠军席位,并持续在榜三个月。
这张专辑流露着浓浓的艺术气质,制作班底也很有来头:制作统筹由金曲金钟“双金音乐制作人”陈建骐领军负责、黄韵玲、许哲珮、林挥斌联手华丽制作。词曲方面,集结了葛大为、艾怡良、林建良、郑兴等金曲奖常客。
然而,这张唱片依然无缘金钟奖,热评中的粉丝纷纷表示惋惜与不解。
与之前尝试的清新、热烈等风格不同,这张专辑的怪诞与大胆再一次彰显了蔡旻佑的率真与野心。
蔡旻佑说:“过往的我习惯掩饰黑暗,这首歌是我与自己和解,写得时候很开心,我完全不一样了,再也不暖,但天真无邪是我的本质。”
其中与好友艾怡良的共同创作的《伎俩》,从翩翩起舞的华尔兹变奏到灵动的爵士舞曲,期间穿插的歌剧唱段,各种风格交织,使这首歌透露出一种魔幻的神秘主义风格。
,时长04:34
除了创作,蔡旻佑在唱功方面也不容小觑。
蔡旻佑的声音模式是薄闭合,加大量的甲倾,所以音色干净,声声入耳。这让他「有一些李健式的人文气息,有极高的音乐素养」。
综合各方面,蔡旻佑是有走红的条件的,不然吴宗宪也不会高调扬言:这是个将在八年后超越周杰伦的人。
在《声生不息》之前,近几年还有一个使蔡旻佑在大陆曝光的契机,那便是蔡旻佑的好友许光汉凭借《想见你》在大陆爆红,多次翻唱了他的《我想我可以》。
蔡旻佑和许光汉一起参加采访,即使是做节目效果,也基本上是把蔡旻佑当做丑角来踩:
主持人调侃蔡旻佑歌迷“变心”,蔡旻佑接梗说:都变成许光汉的了。
这是朋友之间互相打闹,真正被别人讲“不红”的时候,即使是高情商化解,也有一丝尴尬和心酸在里面。
之前有一篇文章讨论“郭静为什么一直没大红”,带起一波网友回忆歌手的风潮,后来又出现一篇主题为“蔡旻佑为啥红不起来”的文章,讨论起蔡旻佑的经历。
他本人也看到了这篇文章,然后截图分享到自己社群网站,幽默 tag 郭静:“你看啦!换我了!”
因为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带来的相对剥夺感,蔡旻佑曾一度患上失眠症。“不红”让他怀疑过自己是否适合舞台,蔡旻佑说:
时间会磨去一个人的意志力,就像被丢在沙滩上迷路了,完全不知道要走多远的路才能回到家。我觉得我梦想的最大舞台就是我的家,我还在这片荒漠当中求生,想办法找到水源、食物,有时候也会觉得灰头土脸,也会丧气,总希望有一天可以到达终点,回到家。
演艺圈有句话说得好:“小红靠捧,大红看命”。明星走红与否,与天时地利人和等多种因素都有关,一个时代的英雄不一定比另一个时代的凡人更优秀。
蔡旻佑成于对音乐的热爱,也败于对音乐的热爱。
在那个神仙打架的年代里,一个人想站稳脚跟,还得靠打造个人辨识度,最红的几年里,蔡旻佑没有把《我可以》这种抒情风持续走下去,而是选择对各种音乐风格进行探索。
面对音乐,他依然热爱,认真不圆滑。
和音乐教父周传雄合作时,蔡旻佑没有“收敛锋芒”,有意见便勇敢表达:在配唱期间,周传雄希望《我和我的布拉姆斯》节奏可以慢一点,蔡旻佑因为想法不一致与周传雄产生了摩擦,二人僵持不下,最终,这首歌有了两种版本的两种节奏。
- 当时的情况 -
曾经蔡旻佑兵役归来后也开始涉猎影视圈,还先后参演了《原来是美男》、《妈,亲一下》等热门剧集。
在消失 3 年间,曾经的听众早已流失,流量经济的兴起、大众听歌方式的转变,也让他慢慢失去了曝光度,如果在影视剧里参演下去,或许会有更好的发展机遇,但是蔡旻佑依然选择回归音乐领域。
无论在台湾还是大陆,也始终有一批忠实粉丝始终支持蔡旻佑的音乐,乐迷们对他创作型歌手的身份向来是认同的,即使他做的事情“没有收视率”。
《声生不息》节目里,蔡旻佑和于文文交流时再次展示出了他的绝技——用绝对音感·小提琴对话。
玩闹之中,蔡旻佑透露出难以掩盖的率真和真诚,看了很多遍都觉得这样纯粹的音乐人,是上天给咱们的礼物;有这样纯粹的音乐人,是咱们乐坛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