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岁“印尼钱王”李文正回莆田,与岳母、女婿三代赤心暖乡人

500

印尼力宝集团董事会主席李文正及其夫人李丽梅一行近日回福建,并参加在其家乡莆田学院紫霄校区举行的“李文正图书馆”揭牌仪式。

李文正博士在印尼,是仅次于印尼首富林绍良的华裔金融巨子,被誉为“印尼钱王”。有着恋祖怀乡情结的李文正,与岳母、女婿三代泽披桑梓,赤心暖乡人,成了当地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

500500

在家乡莆田有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图书馆,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

500

李文正夫妇等为“李文正图书馆”揭牌

故园情深!近日,印尼力宝集团董事会主席李文正及其夫人李丽梅一行回福建,并出席4月11日在莆田学院紫霄校区举行的“李文正图书馆”揭牌仪式。

出席“李文正图书馆”揭牌仪式的,除了李文正及其夫人李丽梅,其子女及集团高管如力宝集团CEO李白及其夫人李艾琳、力宝集团总裁李棕及其夫人梁杏子、力宝集团董事黄超隆先生及其夫人李明等。

李文正在致辞时动情地说:“图书馆是一所大学的生命。在家乡莆田有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图书馆,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

1929年生于印尼的李文正,祖籍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新店村,曾就读国立中央大学哲学系(即今天的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之前身)。他白手起家,在事业巅峰时,是印尼仅次于首富林绍良的第二号私营银行巨头,人称“印尼钱王”。作为银行家,他不但带动银行业创新,还发力推动了印尼金融制度改革。

“侨贤泽桑梓,赤心暖乡人”!李文正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图书馆,在莆田学院紫霄校区的“李文正图书馆”并非第一座,但在家乡莆田是首座,也正如此,他感到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早于2016年4月,由李文正捐资建设的清华大学图书馆“李文正馆”就落成开馆。李文正曾表示:“国家的强盛要靠教育,教育对一个民族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他进一步指出:“图书馆是一所大学的生命,图书馆的内容和设备情况与一所大学是否能办好有着密切的关系。”

500

赤心暖乡人,“印尼钱王”与岳母、女婿三代泽披桑梓

500

出席“李文正图书馆”揭牌仪式的李文正、李玉梅夫妇(左1.2)

力宝集团董事会主席李文正(Mochtar Riady),有“印尼钱王”之誉,本身就是个传奇。他创立并经营多家银行,而且印尼前四大私营银行均有他的贡献,而他的合作伙伴,就包括“烟草大王”、“咖啡大王”、“胡椒大王”、“橡胶大王”等,能把他们拢到一块,本身就是传奇。

李文正,1929年5月12日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一个叫Batu的地方,但他是成长于玛琅市,在他出生5个月大时,曾被带回家乡莆田江口,生活了6年。玛琅,若翻译成中文就是“不幸”,李文正曾说,在他20岁之前,是一个不幸接着一个不幸。

李文正出生时,当时的印尼兵马喧嚣,他的母亲施碧兰在他9岁时去世,二年后二战爆发,他的父亲李亚美被日本人抓走。李文正后来说,他从11岁开始过着没有父母的生活,必须学会照顾自己。

在中国求学,就读于国立中央大学哲学系,李文正又过着兵荒马乱、颠沛漂泊的日子。在他的青年时期,因支持印尼独立革命他曾险遭逮捕,避难时差一点丧命大海。

500

李文正和李玉梅

李文正与比自己小4岁的妻子李玉梅(Suryawati Lidya),是在印尼泗水认识的,也就是李文正支持印尼游击队的时候。后来,李玉梅也到中国,在南京读中学,直到1949年,家人让她返回印尼。

为了躲避国共内战,李文正曾跑去香港,通过兴化同乡会,住在一个同乡会亲戚的店里。1949年年底,荷兰承认印尼独立,在香港的李文正曾给昔日在印尼驻缅甸的大使苏卡尔多,希望能被证明是印尼人。以前,他曾为苏卡尔多的部队运送过药品。

在香港,李文正给自己恋人李玉梅写过好几封信,但因为邮路不畅,迟迟未见恋人回函,他也决定动身去天津。直到临行前一天,他收到了李玉梅“等待你回印尼”的回信,也就没有坐上去天津的船。李文正也想不到,是李玉梅的回信救了他一命,那条去天津的船在台风天中,因装载燃化学品起火,全船的乘客全都不幸遇难。

1950年,李文正从香港返回印尼的玛琅,也因为苏卡尔多给他的身份证明,他获得入境许可,与父亲相聚。在东爪哇省,他有时坐火车,有时骑自行车,考察各地商店的生意活动,他也意识到,如果要做大生意,一定要去雅加达。在李文正22岁时,父亲希望他早期结婚成家,也曾给他向玛琅的一名陈姓的女子提亲,但李文正真正爱的是李玉梅,拒绝了父亲。

按照传统习俗,同姓家庭的子女不能结婚,所以刚开始父亲反对他与李玉梅的婚事。

500

李文正的岳母、独资兴办江口镇华侨中学的李王十二妹(中)

与父亲的反对不同,女方的母亲反对他和李玉梅结婚,是因为她认定李文正是一个不正派的浪子。由于李文正曾为印尼摆脱荷兰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到处奔波,故而认为“这样的人靠不住”。为了说服女方一家,李文正去了李玉梅和母亲居住的城市任抹(Jember)。

李文正的岳母李王十二妹女士,是位传奇女性,她祖籍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新墩村,与李文正同乡。从小家贫的她,姐弟又多,没有机会上学堂。在她十几岁的时候,与家人到“下南洋”闯荡,从货郎担起家,后开起百货店,生意也越做越大。目不识丁的她,有次让人代写家书,写信先生问她的名字,她就说自己在家排行第十二,于是才有“王十二妹”姓名。

李文正告诉父亲要去雅加达开银行,父亲觉得他是异想天开,他就对父亲说了一番话:“种在盆里的树长不大,让我种在露天去,我才能够长大。”此前,李文正曾有二度创业,第一次是帮岳母李王十二妹女士经营一家商场,仅短短三年就做成当地生意最旺的百货公司,当然了,为求婚承诺“看店三年”的他与李玉梅的婚姻,也得到岳母许可。

另一次是做航运,当他把最初的1条船扩展到18条船时,曾险些陷入破产境地。1959年,印尼政府宣布货币改革,把储户存款一夜清零,但此前贷款仍要求如数偿还。陷入资金链危机的李文正,也因为平常信用好,债权人给他2年宽限期,还免收利息。也正是这一经历,让他燃起“银行梦”雄心。后来,在莆田同乡介绍下,他联手他人尤其是几位客家富豪,控股了经营不善但资质尚可的“繁荣银行”,并被推举为这家由望加锡地区望族创办的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

李文正用“骑马找马”方式联手“咖啡大王”、“胡椒大王”等合伙加盟,于1963年收购“宇宙银行”。这里面的股东有“福建帮大哥”林聚善、兴化帮李亚灿、客家帮丘和中等,后来,李文正又引入“布业大王”黄源昌等股东,1966年他接管了同乡何清源的印尼工商银行,并促使两家银行合并为泛印银行(Pan Indonesia Bank),经过他一年多的运作,泛印银行不仅是印尼最大的华资银行,而且是印尼独立后首家私营外汇银行。

500

李文正与夫人李丽梅(左4.5)等一行参观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

到了后来,李文正与彼时的印尼首富、“烟草大王”林绍良的合作,堪称华人家族联手打拼之典范。也因为他执掌中亚银行,并推出“日到账服务”、简化表格,改革会计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等多项改革,一举奠定了他的银行业地位。

1983年,李文正被《亚洲金融》杂志评为“最杰出的银行家”。他执掌的中亚银行,也是印尼当年唯一的国际化银行。林绍良曾对他评价:“我不懂银行,李文正才懂银行。”

在自传《我的履历书》里,李文正如是说:“我事业中的每一个成功与失败实际上是印尼社会不同时代的缩影和写照。时而,我走在时代的最前头;时而,我被卷入时代的大浪之中。”值得一提的是,青年时期参加过印尼的独立运动的李文正,曾经向往过共产主义,在暂住香港期间,他读过《资本论》等书籍。

1991年,李文正与林绍良正式分家后,他转入房地产领域。力宝集团(Lippo Group)之前身,是李文正与1971年在新加坡创办的力宝公司。在他看来,“力”是资金,“宝”代表源泉。

回过头来,再说一下李文正的岳母李王十二妹,在1979年应邀参加“侨胞北京观光团”回到故乡时,就有倾情家乡教育的想法。后来她拿出自己的积蓄,并动员子孙们共集资2000万元,兴建莆田华侨中学。1980年她返乡参加学校落成庆典时说,她一辈子的夙愿终于得偿!

2008年10月,为完成母亲未竟心愿,其子李文光及夫人返回江口,捐资兴建莆田华侨中学附属新墩小学。岳母李王十二妹当初独资创办莆田华侨中学时,女婿李文正也予以关注和支持,受到岳母的影响,李文正也积极帮助家乡另一所侨校莆田锦江中学。

500

印尼国信集团董事局主席、拿督斯里翁俊民博士

李文正共有6个子女,3子3女,其家族目前已是百口之家。其长子为李青、次子为李白、三子为李棕。福布斯多年来的印尼富豪榜上,李文正与其女婿翁俊民均跻身其中,堪称“一代风华一代歌”。

印尼国信集团董事局主席、拿督斯里翁俊民博士(Tahir)的夫人,是李文正的长女李红。翁俊民之子翁大川(Jonathan)名字,就是外公李文正给取名的。如今,女婿翁俊民的身家已跻身印尼十大富豪之列,身家也超过了其岳父李文正。

没有李文正,在印尼商场上也就没有翁俊民,曾有很长时间,翁俊民一直无法摆脱“李文正女婿”标签。但翁俊民曾说:不要问我是谁,我的字典里没有疲惫,我是事业战场上倾其所有、永不言败的斗士。

翁俊民,1952年出生于印尼泗水,与其岳父一样,他也是银行家,他的国信集团(MayapadaGroup)在印尼有三家上市公司、以及一家在新加坡的上市公司。其中,他1990年创办的国信银行,于1997年在雅加达交易所主板上市,在印尼有超200家分行。

翁俊民,祖籍福州福清新厝镇漆林村,他的父母翁文英、谢珍玲早年到南洋谋生。泗水读中学时的翁俊民,曾被保送到台湾高雄医学院学医,但因为父母筹不齐学费无奈放弃,后来他毕业于新加坡南洋大学。早年,对于自己的“穷女婿”,李文正曾对翁俊民说:“你在我的家族是从没有位置开始,甚至是从被羞辱开始!”

500

翁俊民与儿子翁大川、外孙陈冬亮返乡谒祖

对于岳父,翁俊民曾说:“我的岳父,同时又是老师和朋友,一位非凡的人物。在生意场上,是他给了我舞台。他教我宝贵的知识和人生观,给我指引方向,没有李文正 ,在印尼商场上也就没有翁俊民。”对于妻子李红,翁俊民说她是个“近乎完美的女人”。1974年,翁俊民迎娶了李红,当年给他俩“牵线搭桥”的是李红的母舅李文明。

结婚两周后,岳父李文正在银行办公室问“乘龙快婿”:“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翁俊民的回答也很干脆:“想要比父亲您更有成就!”

受岳父家风的熏陶,翁俊民夫妇也热心慈善,也有很深的家乡情愫。前几年,他曾带着担任国信集团副主席的儿子翁大川、外孙陈冬亮返乡谒祖。三代人除了拜谒祖地福清市新厝镇的翁氏祠堂,也到莆田江口参观岳父祖居。

省亲期间,他捐出1.33亿元,其中1亿元捐给福建省政府,成立翁俊民基金,用于教育和医疗,另外捐助1000万元用于教师和贫困生奖励。新厝镇漆林村小学“文英教学楼”,是他上世纪90年代以父亲名义捐建的,为表达对家乡的感情,他除了百万修缮祠堂,还向漆林村捐赠200万元,用于乡村建设。

此外,他又以岳父名义,为江口平民医院的病房大楼捐赠1500万元,并为岳父倾注心血的莆田学院,捐出500万元设立奖学金。当年,翁俊民在新加坡南洋大学毕业时,毕业簿上写上“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他特地题写此话送给学院师生。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