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崔永元老师共勉:大国不易同心若金,攻错若石当有边界

在中国影视与网络领域,崔永元老师或许是最独特的一个。有时,虽不常见,但很多网友亦会惦记于他。

 

蛰伏近四年以后,近日,崔老师通过朋友转发视频的形式再现网络江湖。

 

500

 

 

4月9日,社交账号为“李某林导演的故事”的网友发布了一段崔老师自述视频,时长30分钟,内容劲爆,围观者众。

 

该网友账号简介自称为独家授权代理崔老师字画。据说,也拍过电影。想来应与崔老师交情非浅。

 

崔老师自己有多种社交账号,显示也很正常,但多年未再发布消息。

 

此次,他有话要说,不是亲自发布,而是通过粉丝数远不及他零头的不知名网友转发,耐人寻味。

 

“王林清案”后,2019年5月10日,崔老师曾发布一个声明,表示反思。

 

500

 

 

崔老师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能力也很出众。

 

迄今,中国传媒大学仍有以崔永元名字命名的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引人注目。

 

500

 

 

3月30日,“崔永元口述史中心”公众号发布了最新的2023春季工作坊课程消息,其培训对象非同一般,亦侧面显示了口述历史中心的专业地位和重要性。

 

500

 

 

是故,以此类推,多年来,崔老师受到部分网友特别喜爱、尊重、崇拜也并非空穴来风。

 

但,从9日流出的视频内容及说话风格来看,似乎也很难与当年的声明相提并论。

 

比如,崔老师在视频中提到了很多网络中如雷贯耳的人物名字。

 

除去影视娱乐圈的是是非非,暂且不表,崔老师对于饭圈之外另几位知名人士的评论是否恰当?

 

因为那些人同样也在做些比较重要的事情,同样需要慎重与尊重。

 

正如前面提到的“王林清案”反思,此次,是否有无“仔细证实的资料”?值得关注。

 

 

就我个人理解,我认为即使胡锡进、金灿荣两位老师的专业可另说,人还是不错的。

 

网络多年,虽为大V,并未见他俩恶意攻击过谁谁,对普通网友也很包容,因此,基本可算是个良善、和气之人。

 

当然,对于特殊性专业学者来说,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以前曾加入过某些商业性公司,这的确值得商榷。

 

但只要没什么违心之论、或唯利是图之误导、诱导,应可宽容、理解。没必要株连。

 

至于专业水平高低对错,崔老师与他们同为媒体人,大家有什么意见建议,可以相互交流、砥砺,或许还会有意想不到的火花擦出。

500

 

攻错若石未尝不可,同心若金亦很重要。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

 

作为独立社会观察者,我一直认为在一个有14亿多人口的国家,千头万绪,很不容易。

 

在这个大变局的新时代,正是用人之际,亟需真才实学之人,对法律有信仰之意、对同胞有教养之义、对国家有敬畏之心。

 

值此多事之秋,每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都应该有一份自觉:别折腾。

 

原因很简单:对于普通粉丝来说,假如他们有样学样,也循例依照大V们的风格行事,有时,就或将面临某些比较严重的不确定性风险。

 

若此,那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国家来说,当然是不幸的。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古今中外,任何社会、任何时代当然都需要批评与自我批评。

 

但,更重要的还是有的放矢。如果有可能,就多为现实之难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太少,能做到胡锡进这样的也很不容易。

 

衷心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彼此珍惜、相互团结。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