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外传20:“王莽篡汉”与“大闹天宫”又有何干系?

西游外传20:“王莽篡汉”与“大闹天宫”又有何干系?

    《西游外传19:金箍棒原是金融海啸的“定海神针”?》中提到,几世几劫,“盘古氏开辟鸿蒙”曾有过多少轮回,这由来就是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失落无考的民间传说。只是每遇“女娲氏炼石补天”,就会有山石通灵悟空的故事。明朝吴承恩“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演绎出了《西游记》,便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一仙石通灵的“石头记”。清朝曹雪芹又“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演绎出了《红楼梦》,也还是山石通灵悟空的“石头记”。空空色色空为色,真真假假真是假,却原来都是“假语村言”的“真事隐”。

    盛世繁华商贾云集,自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富商巨贾竞风流。“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胜王败寇愿赌服输,就衍生出了知识精英“学而优则仕”的沽名钓誉鬻官卖爵无本生意。“官学商旋转门”科技创新的玄之又玄,便是西天取经理论创新的私有化商业化拜金主义“纸牌屋游戏”。贾者,商也。贾府,儒商豪门也。“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腐儒市侩牛鬼蛇神群魔乱舞,又哪堪比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还嫌“忒卖贱了”?

    再来看《西游记》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诗曰: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要物。

    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如法身佛。

    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涵万象。

    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

    非色非空非不空,不来不向不回向。

    无异无同无有无,难舍难取难听望。

    内外灵光到处同,一佛国在一沙中。

    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法同。

    知之须会无心诀,不染不滞为净业。

    善恶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释迦叶。

    却说那刘伯钦与唐三藏惊惊慌慌,又闻得叫声“师父来也”。众家僮道:“这叫的必是那山脚下石匣中老猿。”太保道:“是他,是他!”三藏问:“是什么老猿?”太保道:“这山旧名五行山,因我大唐王征西定国,改名两界山。先年间曾闻得老人家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饮食,自有土神监押,教他饥餐铁丸,渴饮铜汁。自昔到今,冻饿不死。’这叫必定是他。长老莫怕,我们下山去看来。”三藏只得依从,牵马下山。行不数里,只见那石匣之间果有一猴,露着头伸着手,乱招手道:“师父,你怎么此时才来?来得好,来得好!救我出来,我保你上西天去也!”这长老近前细看,你道他是怎生模样——

    尖嘴缩腮,金睛火眼。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薜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余多。还喜得眼睛转动,喉舌声和。语言虽利便,身体莫能那。正是五百年前孙大圣,今朝难满脱天罗。

    这太保诚然胆大,走上前来,与他拔去了鬓边草,颔下莎,问道:“你有什么说话?”那猴道:“我没话说,教那个师父上来,我问他一问。”三藏道:“你问我什么?”那猴道:“你可是东土大王差往西天取经去的么?”三藏道:“我正是,你问怎么?”那猴道:“我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只因犯了诳上之罪被佛祖压于此处。前者有个观音菩萨领佛旨意,上东土寻取经人。我教他救我一救,他劝我再莫行凶归依佛法,尽殷勤保护取经人往西方拜佛,功成后自有好处。故此昼夜提心晨昏吊胆,只等师父来救我脱身。我愿保你取经,与你做个徒弟。”三藏闻言,满心欢喜道:“你虽有此善心,又蒙菩萨教诲,愿入沙门,只是我又没斧凿,如何救得你出?”那猴道:“不用斧凿,你但肯救我,我自出来也。”

    三藏道:“我自救你,你怎得出来?”那猴道:“这山顶上有我佛如来的金字压帖。你只上山去将帖儿揭起,我就出来了。”三藏依言,回头央浼刘伯钦道:“太保啊,我与你上山走一遭。”伯钦道:“不知真假何如!”那猴高叫道:“是真!决不敢虚谬!”伯钦只得呼唤家僮,牵了马匹。他却扶着三藏,复上高山,攀藤附葛,只行到那极巅之处,果然见金光万道,瑞气千条,有块四方大石,石上贴着一封皮,却是“唵嘛呢叭咪吽”六个金字。三藏近前跪下,朝石头看着金字拜了几拜,望西祷祝道:“弟子陈玄奘,特奉旨意求经,果有徒弟之分,揭得金字,救出神猴,同证灵山。若无徒弟之分,此辈是个凶顽怪物,哄赚弟子,不成吉庆,便揭不得起。”祝罢,又拜。

    拜毕,上前将六个金字轻轻揭下。只闻得一阵香风劈手把压帖儿刮在空中,叫道:“吾乃监押大圣者。今日他的难满,吾等回见如来缴此封皮去也。”吓得个三藏与伯钦一行人,望空礼拜。径下高山,又至石匣边,对那猴道:“揭了压帖矣,你出来么。”那猴欢喜,叫道:“师父,你请走开些,我好出来,莫惊了你。”伯钦听说,领着三藏,一行人回东即走。走了五七里远近,又听得那猴高叫道:“再走,再走!”三藏又行了许远,下了山,只闻得一声响亮,真个是地裂山崩。

    众人尽皆悚惧,只见那猴早到了三藏的马前,赤淋淋跪下,道声:“师父,我出来也!”对三藏拜了四拜,急起身,与伯钦唱个大喏道:“有劳大哥送我师父,又承大哥替我脸上薅草。”谢毕,就去收拾行李,扣背马匹。那马见了他,腰软蹄矬,战兢兢的立站不住。盖因那猴原是弼马温,在天上看养龙马的,有些法则,故此凡马见他害怕。三藏见他意思实有好心,真个象沙门中的人物,便叫:“徒弟啊,你姓什么?”猴王道:“我姓孙。”三藏道:“我与你起个法名,却好呼唤。”猴王道:“不劳师父盛意,我原有个法名,叫做孙悟空。”

    三藏欢喜道:“也正合我们的宗派。你这个模样就象那小头陀一般,我再与你起个混名,称为行者,好么?”悟空道:“好,好,好!”自此时又称为孙行者。那伯钦见孙行者一心收拾要行,却转身对三藏唱个喏道:“长老,你幸此间收得个好徒,甚喜甚喜,此人果然去得。我却告回。”三藏躬身作礼相谢道:“多有拖步,感激不胜。回府多多致意令堂老夫人,令荆夫人,贫僧在府多扰,容回时踵谢。”伯钦回礼,遂此两下分别。

    看官注意了,太保道:“这山旧名五行山,因我大唐王征西定国,改名两界山。先年间曾闻得老人家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饮食,自有土神监押,教他饥餐铁丸,渴饮铜汁。自昔到今,冻饿不死。’这叫必定是他。长老莫怕,我们下山去看来。”

    那猴道:“我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只因犯了诳上之罪被佛祖压于此处。前者有个观音菩萨领佛旨意,上东土寻取经人。我教他救我一救,他劝我再莫行凶归依佛法,尽殷勤保护取经人往西方拜佛,功成后自有好处。故此昼夜提心晨昏吊胆,只等师父来救我脱身。我愿保你取经,与你做个徒弟。”

    这神猴说他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只因犯了诳上之罪被佛祖压于此处。此所谓“诳上之罪”,便是企图篡夺玉皇大帝尊位的胆大妄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零和博弈胜王败寇愿赌服输,结果就是被佛祖压在了五行山下。观音菩萨领佛旨意“上东土寻取经人”,则是佛祖维护玉皇大帝“安天大会”等级礼法体系的“顶层设计”,也是给孙悟空布下的“立功赎罪圈套”。孙悟空向观音菩萨求救,便是最终接受天庭招安的鬼使神差。观音菩萨劝他再莫行凶归依佛法,这自然是在认真贯彻落实佛祖的“顶层设计”。关键还是在于,“尽殷勤保护取经人往西方拜佛”的“功成后自有好处”。

    由此可见,美猴王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敢为天下先”,就是源于个人主观意识能动性初心的自私物欲劣根性。被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他还是看重“功成后自有好处”,这依然是个人主观意识能动性初心的自私物欲劣根作祟。至于“大闹天宫”的愿赌服输和皈依佛门,也同样是道法丛林法则自私自利弱肉强食胜王败寇“兽之道”。追根溯源,从花果山“禽有禽语兽有兽言”的称王称霸,到沐猴而冠“学人礼说人话”的“大闹天宫”,直到“功成后自有好处”的“加升大职正果斗战胜佛”,这个猢狲就始终是丛林法则自私自利弱肉强食胜王败寇“兽之道”劣根未变!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最终以“加升大职正果斗战胜佛”收场。“王莽篡汉”的“敢为天下先”,则又是一段滚滚红尘中的“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故事。

    诚如斯言,先年间曾闻得老人家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这山旧名五行山,因我大唐王征西定国,改名两界山。

    查阅史书可知,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亦称“王莽篡汉”。王莽统治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王莽共在位16年,卒年69岁,新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很短命的朝代之一。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帝都长安城宫城玄武门附近射杀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事后,李世民杀李建成、李元吉诸子,并将他们从宗籍中除名。李渊让出军政大权给予秦王李世民,三天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下诏曰:“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公元626年9月4日,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为帝,次年改元贞观。李世民曾经多次对外用兵,先后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等,由是唐朝声威远播,四方宾服。其在位二十三年间,奠定了大唐盛世的基础,史称“贞观之治”。公元649年,李世民生病,据说是服用天竺长生药导致暴疾。公元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据此推算,在中国历史上,自“王莽改制”到“大唐王征西定国”的“贞观之治”,时间跨度已经超过了六百多年。在《西游记》魔幻故事里,从“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到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的五百年刑期,也恰恰对应着汉唐历史的风云变幻。滚滚红尘与魔幻世界的“两界山”,却都在演绎着“五行山”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周转轮回。只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零和博弈胜王败寇愿赌服输,又是否存在着丛林法则自私自利弱肉强食“兽之道”的“道不同”?换了个私有化商业化拜金主义“纸牌屋游戏”的新马甲,就不算是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还嫌“忒卖贱了”?

    转过来再看《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调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须臾,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十余丈飞入温雄殿中。秋七月,有虹现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种种不祥,非止一端。帝下诏问群臣以灾异之由,议郎蔡邕上疏以为蜺堕鸡化乃妇寺干政之所致,言颇切直。帝览奏叹息,因起更衣。曹节在后窃视,悉宣告左右,遂以他事陷邕于罪放归田里。后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惲、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中平元年正月内,疫气流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贤良师”。角有徒弟五百余人云游四方,皆能书符念咒。次后徒众日多,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称为将军,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令人各以白土书“甲子”二字于家中大门上。

    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贤良师张角名字。角遣其党马元义,暗赍金帛结交中涓封谞,以为内应。角与二弟商议曰:“至难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顺,若不乘势取天下,诚为可惜。”遂一面私造黄旗约期举事,一面使弟子唐周驰书报封谞。唐周乃径赴省中告变,帝召大将军何进调兵擒马元义斩之,次收封谞等一干人下狱。张角闻知事露,星夜举兵,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申言于众曰:“今汉运将终,大圣人出。汝等皆宜顺天从正,以乐太平。”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贼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何进奏帝火速降诏,令各处备御讨贼立功。一面遣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俊,各引精兵、分三路讨之。

    且说张角一军,前犯幽州界分。幽州太守刘焉,乃江夏竟陵人氏,汉鲁恭王之后也。当时闻得贼兵将至,召校尉邹靖计议。靖曰:“贼兵众,我兵寡,明公宜作速招军应敌。”刘焉然其说,随即出榜招募义兵。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昔刘胜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玄德祖刘雄,父刘弘。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早丧。

    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家住本县楼桑村。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因见玄德家贫,常资给之。年十五岁,母使游学,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瓚等为友。及刘焉发榜招军时,玄德年已二十八岁矣。当日见了榜文,慨然长叹。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

    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恰才见公看榜而叹,故此相问。”玄德曰:“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飞曰:“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与同入村店中饮酒。

    正饮间,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唤酒保:“快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

    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祭罢天地,复宰牛设酒聚乡中勇士,得三百余人,就桃园中痛饮一醉。来日收拾军器,但恨无马匹可乘。正思虑间,人报有两个客人引一伙伴当赶一群马投庄上来。玄德曰:“此天佑我也!”三人出庄迎接。原来二客乃中山大商,一名张世平,一名苏双,每年往北贩马,近因寇发而回。玄德请二人到庄,置酒管待,诉说欲讨贼安民之意。二客大喜,愿将良马五十匹相送,又赠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以资器用。

    玄德谢别二客,便命良匠打造双股剑。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张飞造丈八点钢矛,各置全身铠甲。共聚乡勇五百余人来见邹靖,邹靖引见太守刘焉。三人参见毕各通姓名,玄德说起宗派,刘焉大喜,遂认玄德为侄。不数日,人报黄巾贼将程远志统兵五万来犯涿郡。刘焉令邹靖引玄德等三人,统兵五百前去破敌。玄德等欣然领军前进,直至大兴山下与贼相见。贼众皆披发以黄巾抹额,当下两军相对。玄德出马,左有云长右有翼德,扬鞭大骂:“反国逆贼,何不早降!”程远志大怒,遣副将邓茂出战。张飞挺丈八蛇矛直出,手起处刺中邓茂心窝,翻身落马。程远志见折了邓茂,拍马舞刀直取张飞,云长舞动大刀纵马飞迎。程远志见了,早吃一惊措手不及,被云长刀起处挥为两段。后人有诗赞二人曰: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

    众贼见程远志被斩,皆倒戈而走。玄德挥军追赶,投降者不计其数,大胜而回。刘焉亲自迎接,赏劳军士。次日,接得青州太守龚景牒文,言黄巾贼围城将陷,乞赐救援。刘焉与玄德商议。玄德曰:“备愿往救之。”刘焉令邹靖将兵五千,同玄德、关、张,投青州来。贼众见救军至,分兵混战。玄德兵寡不胜,退三十里下寨。玄德谓关、张曰:“贼众我寡,必出奇兵,方可取胜。”乃分关公引一千军伏山左,张飞引一千军伏山右,鸣金为号齐出接应。次日,玄德与邹靖引军鼓噪而进。贼众迎战,玄德引军便退。贼众乘势追赶,方过山岭,玄德军中一齐鸣金,左右两军齐出,玄德麾军回身复杀。三路夹攻,贼众大溃。直赶至青州城下,太守龚景亦率民兵出城助战。贼势大败,剿戮极多,遂解青州之围。后人有诗赞玄德曰: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

    看官注意了,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演绎《三国演义》,自周末七国分争推其致乱之由,却落脚到了殆始于桓、灵二帝,实在是本末倒置令人大跌眼镜!当然,其间也省略了“王莽篡汉”的插曲。不过,从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再到汉灵帝年间温德殿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直到盗贼蜂起和南华老仙唤张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我们也可以把《三国演义》当成魔幻故事。

    再回到中国历史的滚滚红尘中,我们就不难发现,自从“黄帝战蚩尤”和“尧舜禹之变”的“夏禹传子家天下”开始,就形成了奴隶制小康社会“天子分封建藩”的君臣父子等级礼法制度。又经“汤武革命”的“打倒君王做君王”胜王败寇改朝换代,就导致了“礼崩乐坏”群雄争霸的“春秋无义战”。到了“汉承秦制”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有汉必有奸”以后,就衍生出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五胡乱华”。此所谓“天下大势分分合合”的“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天下兴亡周期律,就一直循环到了“鸦片贸易战争”的“西学东渐”和“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屡战屡败,乃至于“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津燕冀汉奸何多”。难道说,这都因为“殆始于桓灵二帝”吗?

    显而易见,自“黄帝战蚩尤”和“尧舜禹之变”的“夏禹传子家天下”开始,就已经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弱肉强食胜王败寇。此所谓“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的“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就必然导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春秋无义战”。至于私有化商业化拜金主义“纸牌屋游戏”贸易战争的恶性循环,也不过是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还嫌“忒卖贱了”的科技创新版本升级。

    归根结蒂,究竟是道法自然法则大公无私抑强扶弱“天之道”,还是道法丛林法则自私自利弱肉强食“兽之道”,这才是人类世界正邪善恶“道不同”的“道路之争”和命运之争。从滚滚红尘的“尧舜禹之变”和“王莽篡汉”,再到魔幻世界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及“西天取经”的“加升大职正果斗战胜佛”,也都是丛林法则自私自利弱肉强食“兽之道”的“法术万变而道不变”!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