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盘演化史

本片是基于小麦演化和传播时间的一个参考,小麦和研磨息息相关,更依靠小麦的文明,其研磨技术往往发展的更早

旧石器时代

目前的考古证据显示,旧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了磨盘类工具,而西亚、欧洲、非洲一带的这类工具最早出现,比如南非Lorisbab遗迹出土了旧石器时代中期的莫斯特期的大型磨盘,距今4万8千多年。西班牙的同一时期地层里也发现过类似的磨盘(Cueva del Castllo遗迹等)。

旧时代晚期,地中海地区的遗迹里发现了更加便携的小式磨盘,比如尼罗河流域的Oadan、Kubbanian、Isnan等遗迹。

而中国等东亚地区,也是在差不多同一时期发现了磨盘类工具,比如陕西宜川龙王遗迹发现了2万到1.5万年前的,山西柿子滩发现了1万多年前的。

不过这些石磨还都是类似“擀面杖配案板”型的需要人用全身力气压住“擀面杖”来滚动碾压。有些地方还配有臼杵。

-------------------------

新仙女木事件后,农耕文化几乎同时出现于西亚新月沃地、中国南部甚至中南美洲,这些地区的磨盘类工具也开始爆发性增长,不过主要仍然是“擀面杖配案板”形式为主,唯一有区别的是西亚等地“案板”开始向马鞍形转变,这种难以加工的性状也从侧面显示了,当时该地区食物加工困难度更大,比如阿富汗北部加里马尔和加里阿普斯岩洞遗迹里发现的磨盘(8000多年前),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发现了7000年前的鞍型磨盘。

而同时期的中国,虽然从北京(怀柔转年、门头沟东胡林)到桂林(甑皮岩、武鸣洞穴)都出土了大量磨盘,但并没有发现马鞍型,部分磨盘磨面甚至反而凸出。

这说明当时中国的粮食研磨加工需求没有西亚等地那么迫切,也说明西亚等地为了让小麦可口一些,正在搞“大力出奇迹”。

500

----------------------

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8000--4000年这段时期。

北非西亚欧洲这一代发现的鞍型磨盘数量已经满坑满谷了,甚至连中国新疆阿斯塔纳遗迹也出现了这类磨盘。

中国其他地区有点不同,裴李岗遗迹(河南新郑7000-8000年)和磁山遗迹(河北邯郸8000年至7600年)确实发现了,鞍型石磨,但雕琢特征明显,也就是不是“大力出奇迹”磨成凹陷的,而是故意制造成凹陷的。

而黄河中下游以外的地区,磨盘却出现了消失的情况。

这可能和当时主食的种植结构有关,小米需要碾压脱粒,而稻米这方面需求较小,石臼舂米即可。

-----------

4000年以后

西亚一带在公元前700-200年左右的伊利比亚半岛出现圆形石磨,研磨效率大幅提升。圆形石磨一被发明几乎立即推广到了整个地中海周边,甚至欧洲,并且很快发展出了畜力和水利版本。

500

我能找到最早的罗马时代石磨是这个庞贝石磨,从火山灰里挖出来的。庞贝古城公元79年被埋进火山灰里,所以这个磨和中国石磨基本属于同一时期。

中国方面,商周时期,“擀面杖”式磨盘只在西北、内蒙、东北,中原地区和西南地区开始广泛使用臼杵,目前最早的圆形石磨是满城汉墓(前113~前104年之间)出土的,但中国石磨推广要晚于这个时期,基本要到东汉了,实物的话,重庆万州区瓦子坪出土过东晋龙饰石磨扇,有使用痕迹。

500

简单比对一下我这两张图片,可以看出,庞贝石磨要比满城石磨细,摩擦面小,推磨更加轻松,这意味着其日常处理的谷物量更大,为此做了省力设计,而东晋龙饰石磨扇正好也有小型化的趋势,所以初期实用的圆型磨盘碍于加工难度和中轴强度,都不能太大,满城汉墓磨盘可能是处于炼丹等非农业需求制造的(大而宽的磨盘推磨困难,但可以研磨得更细密,记得淮南王发明豆腐的故事吗?)

500

东晋龙饰石磨,高14.5厘米,直径20厘米,中国实用磨盘大型化可能要在这之后了

此外除了圆形石磨外还有石碾,后者目前最早的模型证据来自隋代墓葬里的陶碾模型。

至此,随着中国研磨技术彻底点亮和水利设施的升级,困扰小麦在中国北方传播的瓶颈彻底消失。

总的来说,东西方出现石磨的时间差不多,但实际应用和推广明显是罗马那边更迫切,目前一直远到英国境内,都发现了2000多年历史的圆形石磨,这个发现量要比中国多(英国21年的消息,出土了一个罗马圆形石磨,上面还有个丁丁雕刻…………这很罗马)。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