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转移,根本就不是所谓拜登或者美国的杰作

【本文来自《罗思义:它曾成功“谋杀”了德国、日本、四小龙,现在想要劝中国“经济自杀”》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Mmarcus
  • 罗有点胡说八道了,高盛的报告我没看过,但是它的意思我大概能猜到,所谓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加降低实际是指中国房地产投资增速会下降,从财政的角度考虑,当中国的是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后,政府必须压缩地产的供给,否则泡泡就会破灭,类似日本的现状,一般来说,政府对于地产泡沫是持正面态度的,因为地产泡沫的本质是可以为国家提供大量廉价贷款,如果利用廉价贷款来发展新兴产业是能够维持强势发展的,就例如日本上世纪在半导体,家电,汽车,造船等行业都非常强势,就是因为资金充裕,日本自己捅破泡沫是自毁长城。实际上日本和德国的固定资产投资额逐年下降和美国是一样的,因为从一无所有,到高楼林立,基础设施健全肯定会面临投资减速的过程,就如同工业化的指标,人均钢铁蓄积量一样,日本是10吨,美国是8.8吨,完成工业化后,一般国家年消耗钢铁量基本就维持在人均200公斤这个量上,所以,中国发展到今天,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下降是正常的。我估计高盛另一个没写的东西实际就是美国和欧洲这两个世界消费能力最强的市场估计要对我们搞贸易壁垒了,在内部投资无法增加的情况下,出口是唯一让经济继续增长的方式,如果这两个市场对我们基本封闭,我们只靠内需高增长是很困难的,而东盟,中东,和非洲目前还取代不了欧洲和美国的消费市场,如何破局,恐怕只有先搞好基本盘东盟,帮助他们发展,开拓中东市场,培育南美市场,比如巴西,阿根廷,智利,非洲市场暂时恐怕还指望不上,总之,拜登比特靠谱厉害多了,他这三年对我们经济伤害非常大,特靠谱那是东一榔头西一锤子,其实没什么大用,拜登的产业链转移已经初见端倪,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

固投肯定不是你说的简单的房地产。

而且,从货币流通的角度和经济规模所需货币量的角度,国家需要通过投资向国家内部投入货币。

至于市场问题,整个西方市场,如果还想买到廉价维持他们体面生活的日子,中国的生产率才是保障。

至于产业链转移,根本就不是所谓拜登或者美国的杰作。你一个人的工资都快跟欧美工人的国家一个样子了。你还指望能留下那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不现实。现在开始外贸不行,一方面是自己搞的通胀(自己把自己的能源供应和产品供应基本得罪光了,还继续乱发钞票),一方面就是自己的信用体系要重新构建。这两个方面都会导致西方整体消费变弱(长时间看)。

我们现在是主动输出产能,并且在输出基础设施的同时,让他们经济发展起来,可以让我们输出高阶产品。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