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哪还有家访的,哪还有找学生促膝长谈的,就是建个家长群,要求家长怎么怎么样

【本文来自《网传湛江一小学老师群里建议家长 “打残孩子手”,当地教育局已介入调查》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是80后,我上学那会,哪有给老师送礼这一说,都是教师节、妇女节自制祝福卡片送给老师,老师看后都感动的不要不要的,偷偷地抹眼泪。我上学那会,老师也经常单独找学生谈心,问一问家庭情况、学习上有什么难处,需要什么帮助,有发生家庭变故或者家长脾气不好的,老师都会登门拜访,跟家长谈或者把孩子叫过来一块谈,那时的老师都是不仅在学习上努力地教会孩子,也会在心灵上给予学生抚慰,那时的老师是多么的纯朴。现在,都已经变味了,哪还有家访的,哪还有找学生促膝长谈的,就是建个家长群,学习退步了就在群里咋咋呼呼,要求家长怎么怎么样,唉😔

热门评论 3

  • 要换位思考才好,一个班4、50个学生,如果老师每个家庭跑一遍,半个学期的夜间时间就没有了。老师也是人,人家也有生活,不要一边痛骂资本家压榨打工仔,一边又说老师没有家访。
    我家孩子幼儿园老师曾经有过一次家访,其实大家都尴尬,平时有什么事,群里面说,如果有个人联系的要求,加个微信私聊也可以,家访其实没什么好说的。
    后来上小学了,一般就是班主任或者副班主任每个学期打个电话联系一下,我觉得这样也挺好。
    儿子小时候调皮,一年级的时候也惹了一些事,老师就是趁家长放学接孩子的时候,把家长叫进去一起谈,有什么问题,该怎么处理,都谈一谈。家长、孩子、老师都在场,而且也不怎么占用大家的时间,挺好的啊。
    所谓纯朴。。。唉,不好讨论了。
  • 你估计还是接触学校少了。 不需要老师促膝长谈的孩子是好孩子,我们家的熊孩子从一年级开始不知道怎么就叛逆了,时不时请到办公室,老师教育他,他嘴贱的厉害,老师讲一句他十句等着回, 整个教研组的老师都看不过眼了,轮番上阵和他讲道理,他还是嘴硬。后来老师只好建议我找心理医生。愁死我了。 幸好三年级好了,不然日子没法过了。 
    家访也是有的。老师通知家访的时候,我一下子懵了,啊,真有家访,要不要包红包?同事建议我还是准备一个。我就买了一张购物卡,看看要不要送一下,毕竟我家是熊孩子呀。结果是来的两个老师,说了一会话,还合了影就走了,卡也没送出去,我自己花了。 
    现在老师真的水平蛮高的,要水平有水平, 要态度有态度,学不好只能是自己孩子不是这块料了。
  • 80年代有群吗,基本上只能家访或者叫家长到学校才能沟通,电话都没得。

    现在这个时代,在群里直接@几个家长把事情讲清楚,也不用当心家长没听清,沟通效率不是高上太多?

    作为一个普通公立中学的家长,我们整个年级应该在初一时都被家访到了,除了不方便的。出现问题的还会增加家访次数、叫到学校、电话沟通。

    发群的一般是普通的批评了,打电话就是事情要大一些或者急一些,当面沟通的属于事情比较复杂要聊清楚的。
    我接过好几个老师的电话,现在看到学校来的电话都有些犯怵了。最近一个电话是上月期末考试完后第二天,几个老师急吼吼打电话过来说当天学科节考试,其他同学都开考了,为啥你仔没到。一看仔还在床上打呼噜,赶紧撵走了。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9
最热 最早 最新

  • 今天老婆要去学校拜访老师,不知道结果如何😁
  • 笑看风云到九州 西方忽悠自己好厉害。
    有规定老师要家访,老师也家访了,你一张嘴没了。
  • 我也是80后,我以前也以为我爸妈没给老师送礼。但是后来我知道了我想错了
  • 要换位思考才好,一个班4、50个学生,如果老师每个家庭跑一遍,半个学期的夜间时间就没有了。老师也是人,人家也有生活,不要一边痛骂资本家压榨打工仔,一边又说老师没有家访。
    我家孩子幼儿园老师曾经有过一次家访,其实大家都尴尬,平时有什么事,群里面说,如果有个人联系的要求,加个微信私聊也可以,家访其实没什么好说的。
    后来上小学了,一般就是班主任或者副班主任每个学期打个电话联系一下,我觉得这样也挺好。
    儿子小时候调皮,一年级的时候也惹了一些事,老师就是趁家长放学接孩子的时候,把家长叫进去一起谈,有什么问题,该怎么处理,都谈一谈。家长、孩子、老师都在场,而且也不怎么占用大家的时间,挺好的啊。
    所谓纯朴。。。唉,不好讨论了。
  • 80年代有群吗,基本上只能家访或者叫家长到学校才能沟通,电话都没得。

    现在这个时代,在群里直接@几个家长把事情讲清楚,也不用当心家长没听清,沟通效率不是高上太多?

    作为一个普通公立中学的家长,我们整个年级应该在初一时都被家访到了,除了不方便的。出现问题的还会增加家访次数、叫到学校、电话沟通。

    发群的一般是普通的批评了,打电话就是事情要大一些或者急一些,当面沟通的属于事情比较复杂要聊清楚的。
    我接过好几个老师的电话,现在看到学校来的电话都有些犯怵了。最近一个电话是上月期末考试完后第二天,几个老师急吼吼打电话过来说当天学科节考试,其他同学都开考了,为啥你仔没到。一看仔还在床上打呼噜,赶紧撵走了。
  • 是不是家访的形式不重要,日常保持家校沟通顺畅更重要。
  • 你估计还是接触学校少了。 不需要老师促膝长谈的孩子是好孩子,我们家的熊孩子从一年级开始不知道怎么就叛逆了,时不时请到办公室,老师教育他,他嘴贱的厉害,老师讲一句他十句等着回, 整个教研组的老师都看不过眼了,轮番上阵和他讲道理,他还是嘴硬。后来老师只好建议我找心理医生。愁死我了。 幸好三年级好了,不然日子没法过了。 
    家访也是有的。老师通知家访的时候,我一下子懵了,啊,真有家访,要不要包红包?同事建议我还是准备一个。我就买了一张购物卡,看看要不要送一下,毕竟我家是熊孩子呀。结果是来的两个老师,说了一会话,还合了影就走了,卡也没送出去,我自己花了。 
    现在老师真的水平蛮高的,要水平有水平, 要态度有态度,学不好只能是自己孩子不是这块料了。
  • 你以为家长都喜欢老师上门家访吗?
  • 何必在意 实事求是
    家访的目的是什么?你这有什么好咋呼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