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喻指哪一场曾经的战争?

《三体》是科幻小说,但是,他包容的内容却不仅仅是硬科幻,小说里的很多喻指、隐喻还指向了发生过的历史、当下的现实,以及未来的一些可能。这一点,认真看过《三体》全篇的读者当有此认识。

三体人与地球人类之间的战争,是不是也有喻指?这个当然。那么,这一场耗时三百余年的的战争喻指为何?我现在网络上搜了一下,广普的看法:人类-三体人的战争喻指美苏争霸。“原因”么,逻辑构建的,对三体世界有威慑;三体世界的高技术对地球有绝对压制,两下里,都对对方心有忌惮,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就象美苏争霸时,双方都能用自己庞大的核武库弄死对手N次的光景。

这个广谱的看法,有的留下了作者的马甲,有些都找不到发言者的马甲。在留下的马甲中,找到个“熟人”——“冒牌的空军飞行员”/“左派”写手郭松民。他的原话:

“《三体》以美苏争霸为模版,这一点,意味深长。(《郭松民 | 评《三体》:罗辑与《奇爱博士》》)。”

这个“冒牌的空军飞行员”曾放言,《三体》三部曲只看第一部,就能知道整部《三体》怎么回事了,而罗辑威慑三体世界是《三体》第二部的内容,这个“飞行员”肯定是不知道的,他怎么能说《三体》以美苏争霸为模板?没道理嘛!

可能,这个广谱看法他是抄袭别人的;可能,他道听途说《三体》第二部的内容,“归纳”出的。到底是哪个可能不重要,要紧的是:

三体人和地球人的战争,真是喻指美苏争霸么?

当然不是!

因为这样的看法,完全无视了美苏争霸,与地球人PK三体人,是两对不具可比性的对手之间的较量。

美苏争霸,是美苏两个实力对等的对手,迎头正面对撞后发现,奈何不了对手,于是妥协,各退一步,维持“恐怖的和平”。恰如两个玩枪技能齐平的枪手都用手枪指着对方脑袋,全神贯注,眼睛眨也不眨。这种光景下,谁先分神或者胆怯眨眼,谁先死。

《三体》中,地球人与三体人的对阵,却是实力占优一方(三体)奈何不了弱势一方(地球),不得已退后一步再寻机出手。这光景好似三体人用枪指着地球人的脑袋,扳机将扣未扣;而地球人手无寸铁,只是在风中手持一把纸条,上面写满了三体人的阴私:如果你敢对我开枪,我中弹松手,纸条就会在风中乱飞,你的阴私会被整个江湖知道,到时候有的是高手拾掇你!

后者更多体现弱者的智慧,前者只是两个巨人的硬式掰手腕。两对对手的PK没有任何可比性!所以说,把美苏争霸和人类与三体人的战争等同,驴唇不对马嘴!

那种认为《三体》以美苏争霸为模板的意见,经不住这样一个拷问:美苏争霸,互相对对方的领土不感兴趣!因为这两个超级帝国或早(美国)、或迟(苏联)都明白了,征服对手,直接占领对方领土,奴役他国人民,是效费比低到近乎为零的愚蠢举动——民族意识深入人心的现当代,这是在自取灭亡——先有美国在越南,后有苏联在阿富汗。美苏争霸图谋的事对全球的控制,席卷全球的主导权和资源,攻城略地并非首要图谋。

把《三体》和美苏争霸等同,要么无知,要么别有用心,用“冒牌空军飞行员”自己的话来讲,“意味深长”!

那么,小说里,这一场耗时三百余年的的战争喻指为何?窃以为,这场战争,隐喻的是曾有过的,将来还会继续下去的中日战争。

已有的中日战争,就是抗日战争,我们惨胜;将来的中日战争会怎样,现在还看不到眉目,不过,日本人倒是开始磨刀了。

抗战与三体人-地球人的战争,相似度极高:

第一个相似度:三体人生存的行星,自然环境极端恶劣,不可预知的恒纪元、乱纪元交替出现,成百次地打断三体人的文明进程。所以,三体人急迫要地整体迁移到新的宜居星球,杀光选定星球上的主人,永久安居;与之类同,我们那个不安分的“邻居”日本,它们生存的那一长条破破烂烂、断断续续的岛链,对它们也很不客气,不可预知的地震频发不说,时不时还来一场火山喷发,让小日子们来次免费的“烛光晚餐”;更休说让福岛扬名寰球的海啸了。于是,小日子们也急死败活地要攻击西边的文弱邻居,杀光那里的人,永远在那里安家。

第二个相似度:三体人在科技上对地球人的压倒性优势,也与历史上,甲午战争之后,日本渐渐凸显的对华军事优势类同。

如果这样的对比相似性还有人质疑这是在喻指抗日战争,那么,大刘在别处为我们提供了明示:

三体人的第一次攻击被罗辑击退之后,三体人用上了“韬晦”策略麻痹地球人,派来了一个“亲善大使”——智子,这个智子为了方便与人类的交流,选定的人类外形示人,这而过智子选定的人形,是一个娇小的日本美女,而且深谙茶道,她的居所还是标准的日式!这简直不是喻指,而是明示!

这样的明示还有:三体人的“韬晦”策略成功了,娘炮化的地球人选出了蚯蚓般的程心做执剑人,结果:理所当然地,罗辑建构的威慑体系崩塌,人类被逼迫进入澳大利亚这个超级集中营里苟延,这个超级集中营的管理者就是那个谙熟茶道的,娇小的日本美女智子;这个时候的智子,外形已经是一个手持武士长刀,身着迷彩的忍者了!她对不听指令的人类做的惩处:用古老、血腥的法子,挥武士长刀斩杀,直似南京大屠杀时,砍杀中国人的日本屠夫。

和平时候的嘴脸温文雅致,但是要杀人时嘴脸残暴凶戾,这样的明示还不够直白直接吗?所以说,《三体》中,地球上的人类与三体星人就隐喻中国人和三体人;二者之间的战争,就就喻指我们曾经的抗战!

在我们的抗战历史中,全面抗战开始于1937年的“七七事变”,但是,日本对我们的攻击却早在1870年代染指我们的属国琉球时,有个前奏的;《三体》里,三体世界对地球的物理杀戮开始于“末日战争”,但是,前奏却早在21世纪派两个质子破坏若干物理实验,使地球上大批顶级物理学家信仰崩塌、自杀了结……这也是有个前奏的。

这又是一个抗战与地球:三体战争的相似性。

还有更要紧的相似性:在《三体》中,三体人整体迁徙到地球,屠杀地球人鹊巢鸠踞,已经在三体世界的意识中生了根;而日本人,妄图整体迁徙到西边的东亚大陆,杀光,或者奴役大陆上的原住民——中国人鸠占鹊巢,是已经渗入到它们基因、骨髓的本能!现实日本人与虚构三体人的生理差别,是碳基生物里,三体星的蠕虫与地球脊椎动物的巨大差异,但是论到侵略意识与动机,二者绝没有一丝一毫差别!

这个《三体》中喻指的人类战争,就是我们的抗战。日本,永远是我们必须直面硬碰的第一对手。

大刘的小说,既是虚构的科幻,也是对现实的反映与思考,那么,沿着这个思考方向,我们对日本的看法是不是要有些更正呢?

因为现在,至少在网络上,我们有些论调对日本是有些轻视了。这可要不得!我们能看到的日本今不如昔,仅仅是不如它在1980年代“广场协定”之前,可不是说现在的日本已经弱鸡了。如果我们这么想了,说明我们用自我陶醉给自己挖了个大坑,就差日本给我们填土活埋了。举例:“广场协定”后,美国对日本经济的重击可谓凶残,但是,日本为什么就能撑到现在?为什么还有海量的财富做军费,扩军备战针对我们?最最起码,日本人的人均食肉量比我们高的!这个答案日本给我们亮底了没有?

人家不会的!不过就一些最明显的事例来看,正是日本在我国的数不清的日资企业在年年向日本输回利润滋养本国!这个,日本人告我们了么?如此这般的,不吭不哈装孙子,和《三体》中,输给罗辑的三体人向地球“雌伏”待机是一样一样的。现在,说起来我们天天在网络上的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里看日本人笑话,可是说不定,人家一边数我们的血汗钱,一边冲着我们的方向啐一口轻蔑的口水!吸吮对手的血汗财富才是硬道理!我们有多少人明白这个?我们有几家中资企业在日本蚕食、鲸吞日本人的血汗?有吗?谁和谁?还有谁?我们不能把抽血的针筒直接捅在日本的肌体上,就不要小看日本的“今不如昔”!与其笑话人家,不如民意推动国家出台政策,对日资征收高于中企的重税!它的军费涨多少百分比,我们对日资征税就要高过那个百分比!看《三体》想不到这一层,不如不看。

所有的反华国家和势力都会这一手,和日本类同的逆子台湾更是这样!

被罗辑震慑了的三体人,“洗心革面”也居然甘做地球人的学生,向地球学习起了人文学问,还把学习成果向地球人汇报,这个“韬晦”真是做到了极致,也很成功。周全护卫地球摇篮的罗辑,被摇篮里长大的地球人视作两个文明共同的敌人,职是之故,一个柔情万种的圣母程心成了选票推举执剑人,地球人也成了案板上的鱼肉,三体人的欺骗,柔性“韬晦”,厉害啊。

但是,作为三体人在现实中的原型——日本人,那可就另一样了,它们不单不会向中国学习什么人文学问,反而还向中国输出所谓的“文化”:二次元、夏日祭,还有戴红领巾的苍老师、日式风情街……目的很简单,强势地向中国80年之后的中国人皮肤里,注射日本颜色。这个,比三体人的柔性“韬晦”霸道的多!人家是给中国人当老师来着!教育咱国人怎样过日子!有效吗?有!无数次挑衅我们民族情感底线的日杂败类们,杂草般孳生就是!去年还有和尚尼姑狼狈为奸给日本战犯树长生牌位!

以上,是日本对咱国“移风易俗”式的洗脑进攻,现在才渐渐被人看清楚。咱国的文化界,咱国的文化,有这个成就吗?

其实不要说现在,就是我们文明程度远超日本的古代,日本把中国当老师的古代,有些方面,我们这个老师也没敲开日本坚硬的外壳:日本的佛教是我国传过去的,可是,我们的汉传佛教是吃素的,日本的和尚可是吃肉的!日本是所谓“儒家文化圈”里的一员,可是儒家的祖源中国,儒生把“孝”摆在第一位,可是日本的儒生就把“忠”字摆在第一位!

什么样的中国特产跑到日本都会面目全非,我们小看日本?哪来的自信么!我们别把《三体》看得太简单了,《三体》教育我们堤防日本呢!

我们现在对日本的自信,多数来自我们在军事实力的自信:舰队、战机穿越宫古海峡等等。这个,的确能为将来中日之战加高分,可是,在别的方面,比如经济,我们是不是也这么强势呢?是不是我们要在这些方面更警惕些呢?举个栗子:

1977年,我国冶金部宣布,在上海建设宝山钢铁厂,并向国外进口先进冶炼设备。近在咫尺的日本三井财阀闻风而动,借“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这个与自己关系“疏远”的白手套,和自己门下的东芝以及石川岛播磨重工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再藉由“新日铁”这个渠道,以援助贷款的方式,向宝钢提供了全套的生产设备,大发横财。1980年代初,宝钢派出上千人的技术人员去日本学习,彻彻底底入了坑。入了坑的宝钢,发觉,日本设备的产能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确高于我们自造的冶炼设备,但是这些日本设备的“东洋嘴”却吃不惯我们本土的铁矿石。我们的铁矿石,普遍是低品位的贫铁矿,而日本设备要吃高品位的富铁矿,为了能喂饱这些“东洋嘴”,我国只能大批量进口海外的高品位富铁矿,从澳大利亚、巴西进口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那些地方出产的富铁矿。可是,三井财阀早在这些地方挖了坑。借着1980年代日本经济强劲、日元升值的便利,三井财阀在这些矿山入了股,巴西有22处主要铁矿,三井物产享有其中18处开采权;在澳大利亚24处主要铁矿中,三井重点投资8家,参股16家,覆盖面积达67%。等宝钢从这些矿山进口铁矿时,日本当然借机涨价暴赚。这一仗我们输得太惨,从1980年代到2010年代,近 30年里,在铁矿石的价格上,我们几乎没有翻盘的反击。

虽说“有钱不赚王八蛋”,在买卖规矩上日本并没错,这个钱也赚得我们挑不出毛病,但是被日本人这样狠狠薅羊毛,对比《三体》里的三体人的“雌伏”,日本人是不是更该死更该杀?所以,大刘写《三体》,明示暗示日本是我们永远的不可放过的敌人,用心良苦啊!

前些年,美国海军一个大官说,中国若研制航母,美国愿意提供弹射器。可是它却没说这个弹射器的极限弹射重量,难道我们要多大的极限性能,美国就提供那么大的弹射器?不可能嘛!美国提供的弹射器性能,只能往小了给我们。看了这个,一下子我就想到上面的故事,这是日本人玩剩下的!日本人用炼钢设备引诱我们在铁矿石上吃亏几乎三十年,现在美国海军这个动议,肯定也是想用弹射器的性能上限来限制我们未来航母能弹射的飞机的体量大小,影响我们航母的作战能力。这个美国,心眼子够毒,但是还比不上它胯下婉转献媚的那个艺伎!

我们要警惕美国,但是更要提防日本!我们要把《三体》读厚了,读出对日本的十二万分小心!

再举个李子:

话说,1970年代,我们援建非洲坦赞铁路。限于我们当时的国力有限,所以,当初的铁路是窄轨铁路。不过就是这条窄轨铁路,也是东非从未有的运输大动脉。凭这个工程,我们在非洲的声望日隆。不过,也就十来年后,日本就瞄准了这条铁路下手,败坏我们声誉:它援建一条高速公路,公路就伴随着坦赞铁路并行。公路修好,要有汽车跑才行。于是日本以极低价格向坦赞铁路惠及的国家倾销日本国内二手车。低廉的价格吸引穷哈哈的非洲黑哥解囊。于是对比鲜明的一幕出现了,一边是窄轨铁路上慢悠悠地火车似爬行;一面平坦的高速公路上,日本二手车在飞驰。不久,这条惠及东非的坦赞铁路就“骂声载道”,似乎我们很不厚道,还是日本人更忠厚。我们国家的形象大损。

日本就是这么咬我们的。

咬我们事小,真实目的是要和我们争夺非洲,这个事情就大了!可是,一切都是在经济活动的圈圈里进行着,当时我们还真没法子反击日本的狂咬!

不过后来的事情有趣了。飞驰在公路上的日本二手车不到一年后,都趴了窝。车很便宜,修一修也对得起这个价,但是,所有零配件都必须是日本的,其他国家的不能用。然而日本人送来的零件十倍、四十倍以上国际价格,恶狠狠地痛宰黑非洲。这些买日本车的黑后生,哭也找不到坟头!

黑人这样的结局,当然我们喜闻乐见,但是,我们也切莫太高兴。黑人虽然认清了日本的嘴脸,可是怎么说,日系二手车刚刚在坦赞铁路旁边的高速路上发飙的光景,黑人们还记得,所以对比之下,坦赞铁路的速度之慢、运输效率之低,却深深地刻印在这帮无知者的脑袋里了。日本人固然不是东西,但是我们的形象也没有恢复太多!

看,二战之后,躺下去的日本,居然一张嘴狠狠咬了我们的小腿!这样的诡谲缺德,《三体》里的三体人颇有不及啊!大刘的《三体》,把日本设定为我们不共戴天的死敌,没错的。

甜李子谁也爱吃,苦李子、涩李子,扔了!那么,对大陆的日资,我们固然不好马上驱逐出境,但是不是该在它们脖子上加个绳套?国内企业该负担的税负,也让日资一点不落地负担上?别把照章纳税的喇叭只对着中企乱吹!对洋人,尤其是日本人大吹特吹不好么?想想曹德旺为什么远走美国开厂子好不好!

《三体》惊醒我们堤防日本,这是读《三体》必须时刻明白的。某个“左派”写手,说《三体》是以美苏为模板,这样的哇啦哇啦,是不是要用这聒噪压住大刘仇日、反日的疾呼?这个“左派”写手居心安在啊?!

一切的陷阱,或者有诱人的饵料在明面、或者有欲盖弥彰的牌局在眼前,眼界不开阔,即便吃了饵料没入阱,即使打赢了眼前这一把牌,也是个输家。再举个梨子:

一次性筷子这个妖物出自日本,日本满世界吹喇叭:干净卫生,而且把订单下到咱国东北。这是1980年代中期的事。那个时候,咱国还穷,想钱,尤其想外国人的外汇。所以,这些单子,有外贸资质的国企都往上冲。可是日本人的要求很苛刻:每一根筷子上,至少要有7根(四根?)年轮;而且价格压得极低——3000-4000块人民币一吨。按着这个标准,这样的筷子必须用生长了二十年以上的大树做原料。咱国东北的木材,在寒区生长,生长期长,木质细密坚实,那个价格连原料都拿不到,这样的买卖赔钱。而且谁都知道,满足一次性筷子的物理要求,生长五、六年的速生杨就可以了,根本用不着东北二十年以上的大树木材。可是日本就要在东北下这样的单子!

既想接单,又不愿被宰割,于是这些企业统一行动,成立“北方箸业联盟”抱团和日本人谈判。这样的谈判注定无果。但是,令“联盟”发起人想不到的是:不久后,加入的企业一个个的倒戈投降了!联盟的发起人欲哭无泪,怎么也想不到1980年代了,居然还有汉奸!

这些倒戈者为什么敢做、甘做汉奸?当时,大家讳莫如深。后来的后来又后来,时间揭晓了答案:

彼时那些有资格做外贸生意的企业全是国企。这些国企之上有“婆婆”——地方政府。当时政府官僚虽然不像后来又后来的官僚,一脑袋的惟GDP论,但是,打造漂亮的经济指标就能升官的常识还是有的。在经济指标里,外汇收入是个硬指标。

小日本深谙这个,谈判未果之后,跑到这些厂子里,用这样的话术威逼这些厂子的头头们:我和你做买卖,就是给你们地方政府送外汇,你们要是不答应这桩买卖,这个外汇你们的政府拿不到,你们能干多久自己掂量!

这样的话术,杀伤力极大。渐渐地倒戈者越来越多。其实后来的倒戈者,根本就没被日本人亲自造访施用这些话术,他们只是看到有了倒戈者,也就从恶如崩了。就像什么洋人的骨牌,倒下一个,其余的就都稀里哗啦了。

这就是一次性筷子所有的故事吗?不是!这只是明面上的故事,日本人在一次性筷子上的目的根本不在这个,这,只是一个盖子,盖子底下还有“肉”。

日本人把这些来自中国东北、生长二十年以上的大树制造的一次性筷子用过一回后,就全部回收,运到造纸厂,打成昂贵的新闻纸浆,以一万三、四千元一吨的价格卖给咱国。可是他们买一次性筷子的价格,也仅仅不到四千块一吨!这样的操作啊,让人很难想得通透!

日本人用四千块不到买中国木材,造一万三、四千块的纸浆返销中国,那一个中国人都不能答应这桩买卖。但是,把这让中国人赔钱的买卖套上一次性筷子的包装,把单子下在中国的筷子厂,中国的筷子厂就当回事了,就认认真真地讨价还价了,就和日本人闹闹哄哄地在一次性筷子上打来打去了,日本人最难搞定的木材来源,被一群中国筷子厂拿下了,就等日本人怎么收割了,即便价格再高一点买筷子,也暴赚不赔。这个陷阱怎么样?

伊桑的栗子、李子、梨子,都是1990年代前的往事,我为什么只追往事?无他,草民获取信息的能力十分低下,一些损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失策内幕,只能靠时间流逝慢慢得知。知道之后呢?除了愤怒就只有无奈了。寄望肉食者们为我们的利益殚精竭力,更希望所谓的“左派”不要胡说八道,书都没通读,就要胡扯“折射”了“新阶层”,虚立一个空无的靶子,而后对空咄咄批判什么“新阶层”!须知,你那些胡言乱语跟《三体》根本不搭边!

大刘在《三体》里写道:三体第一舰队用反物质湮灭产生的能量驱动星舰前进;到三体第二舰队出发,就用曲率发动机了。以三体人的科技进步是匀速发展,没有急剧突变的特点看,可以推测,这个技术应该是三体人有奇遇,意外获取了曲率发动机的技术。那么,现实里的日本人会不会如三体人一样,有“奇遇”,获得它们现在没有的军事技术大进步?

这个可能是存在的——美国人如果感觉自己难以应对中国,极可能向日本无偿让渡日本没有的军事高技术,用这头武装起来的财狼对付中国。

现在,我们的官方一直在对美国喊话:不要为日本松绑,松绑后的日本会再来一次珍珠港!

但是,这样的告诫美国人听得懂么?会听人劝么?

美国人当然听得懂,但是,绝对不会听人劝!为什么?因为这是顾头不顾腚的白人们的办事风格!二百多年前的拿破仑,奈何不得英国,于是在1803年把法国在北美的殖民地路易斯安纳低价转让给刚立国的美国,美国的地盘,兵不血刃猛增两倍。拿破仑什么意思?

他是为英国在背后制造一个强大的对手,将来拾掇英国!

“进入这片领土(路易斯安纳)可使美国的地位永远屹立不摇,而我则为英国创造了一个迟早会挫其锋芒的海上对手。”

这是当时的拿破仑说的原话。拿破仑能那样干,美国怎么就不会向日本让渡先进的军事科技,让日本和我们血拼?这个可能很大!顾头不顾腚,损人不利己,这也是白皮洋人一贯的做事风格!历史正如拿破仑所愿,二战后的英国就被美国随意揉搓摆布了。

我们啊,小心再小心啊!《三体》要精读、细度,仔细揣摩这部书中仇日、反日的精华!

小看日本,什么结果?那就和昏聩的晚清中国一样,要倒霉的!我贴上刘慈欣的《全频段阻塞干扰·塘沽前线》里的一段:

一纵队的日本陆上自卫队坦克开过来,在周围散成一大片停下。几名军官从车上下来,会聚在坦克围成的一片空地上。召集他们的是一名装甲兵上校,他是日本新新人类的典型形象,身材高挑晰长,面容白净漂亮,他的话音很有穿透力,在这发动机的噪音中都能听得很清楚。

“怎么象蜗牛一样?为什么不走高速公路?!”他质问周围的装甲部队军官。

“岩田君,路堵了!”其中一名少校无可奈何地指了指高速公路,由于战线已经前移,这里的火力稀少了,大群的难民从他们的藏身之处走出来,涌上了高速公路,公路上很快塞满了民用车辆和人流。在那里几十名日军士兵冲天鸣枪,试图清出一条路来,但无济于事。林云又听到岩田上校的声音:

“我们这支部队的前身,是二战中在这块土地上屡建奇功的板垣师团,那些前辈们要是活过来,也会让你们这付样子气回坟墓里去!”

他一手按住领口的喉头送话器,另一支手一挥:“全纵队注意,都跟着103车!”说完,他跳上那辆坦克,坦克发动机轰鸣起来,排气口喷出的黑烟吹动着林云的头发,这辆日制90型坦克一跃而起,冲上路基。这时,路上站着一群刚从一辆不能动弹的大客车上下来的幼儿园的娃娃,有三四十个。保育员姑娘站在冲来的坦克和孩子之间挥动着双臂,但那辆坦克没有丝毫犹豫,撞倒了保育员,冲进那群吓呆了的娃娃们中间。林云用眼睛的余光看到,一个个幼儿的小身躯在雪地和坦克履带之间迸放出一朵朵血花,如同在雪白的台布上压碎了一个个西红柿……

1945年之前的日寇在中国,不就这样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