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1500一个月的幼儿园算普通的,如果两个孩子那就是3000元,这太高了
【本文由“老徐子”推荐,来自《全国政协委员吴瑞君:建议关注想生不敢生群体》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哎,太难了。我列举几个问题:
1,预期的后代阶层下降问题。自己还能读个大学,做无产阶级中的中产阶级,但是现在50%上职高,导致自己的后代可能上生产线,下矿井,导致父母不愿意多生,而是只剩一个,然后拼命投资独生子女教育,内卷别人。
2,社会化大生产导致的对底层人的剥夺,这种生产和原来的国营大厂不同的是,企业不负责 员工的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子女就业。并且要求员工时间破碎化,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倒班,妇女生育保障不了,有拼劲的女士害怕自己的职业生涯受到打击,就不去结婚生育。企业招募女性员工会考虑女性员工 预期的生育耽搁。企业不提供就近的住宅,员工不得不赶地铁,早出晚归,没时间搞对象。
关于这点,我不希望有人回复我说:权利应该自己和老板争取(台湾蔡英文名言,台湾老百姓和蔡英文说他们需要一例一休,然后蔡英文回答说:那你和你们老板谈啊,和我说有什么用?明明在员工内卷化的情况下,企业主是强势阶层,可以不用遵守劳动法规,员工敢怒不敢言)以我所在的石家庄,大量的企业中的员工,是没有社保的,当地政府说,不能和北京比,石家庄这些企业活着就不错了,千万不敢给他们经济压力,万一他们倒闭了,大家都没工作了。
3,财富分配问题。表现为底层人的生活压力问题。以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房,医,教来说。
教育:幼儿园教育,以三线城市石家庄来讲,1500一个月的幼儿园算普通的,如果两个孩子,那就是3000元。而石家庄工资中位数就是3000元,生两个孩子父母就养不起了。
集体组织的课外班打击了,现在转为地下,转为网课,1对1,变得更贵了,而那些交不起培训班费用的,变得更加焦虑,害怕自己孩子被淘汰,变成社会底层,更加不敢生。
医疗,养老:这些都是老问题。
住房:老问题了。
这些问题的核心都是 分配问题,平复差距导致的 社会矛盾与焦躁。
所以要解决这种问题,是需要社会彻底大讨论的,深入地讨论,而不是这种简单的,高考加分啊,补贴啊,廉租房之类的。 因为这些补贴没有可行性,只会让少数人获利,比如廉租房,大家都要,然后这时候有手段的才能获得,这不但不解决问题,反而把问题加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