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宋朝重文轻武说句话

事先声明,这是本人瞎想,大家随便看看就好了

宋朝的根基有问题。

历朝开国都有核心层,有壮大的根基。比如汉明是强悍的乡党,这些核心人物掌握着在战争中逐步壮大的军政集团。

比如辽清这些边界上少数民族仰仗的是其同族部落,不断吸收周边力量膨胀起来。

第三类像西晋,隋是权臣篡位,这些篡位者本身就是出身顶级豪门,仍旧耗费数代人数十年功夫,有功绩掌实权,建立有自己独立的一套班底。

宋朝没这个条件,赵弘殷只是禁军中的普通将领。赵家的崛起是在赵匡胤的功绩上,赵匡胤在周世宗柴荣继位初的高平之战中崭露头角,换句话说赵匡胤是在柴荣在位不到六年的时间里完成了篡位的所有准备。

宋朝的根基是什么,或者说赵匡胤夺位的底气在哪?是禁军。说文人无耻听的多了,但是武人无耻是什么样子,看看禁军就知道了。

禁军不是一支单纯的军队,而是一个军政集团。它是从唐末的藩镇军队发展过来的,后来沙陀部的后唐入主中原,此后数十年基本可以算得上是沙陀部将领的内斗。五代的每次王朝变更都在禁军将领的野心中完成的,李嗣源,李从珂,石敬瑭,刘智远,郭威这几个是成功上位的,不成功的就更多了。这支军队属于典型的军阀部队。

柴荣算得上五代第一人,整顿禁军,发展经济,招募流民。对外西打后蜀,南下夺取南唐江北地区,北上压着北汉契丹打。可是这样的人在死后,赵匡胤夺位的时候,满朝文武就一个人死节,堪称悲哀。

经过几十年的武人统治,整个国家的政策都是倾向军队,军队上层掌控国家,赵匡胤上位不是因为禁军归属赵匡胤,而是赵匡胤属于禁军,禁军需要一个强势人物掌权,所以当强势人物柴荣去世后,禁军转身就把赵匡胤推上位。

宋朝改变这些了没有?事实上没有,宋朝充其量就是割掉了这个怪物的脑袋,换上一个文人脑袋。宋朝不裁军队,始终豢养这个最大的利益集团。很多人只看到宋朝压制武将,却不会看到宋朝皇室跟将门的联姻,皇帝对军权的把持。只会看到狄青被赶,但是狄青是宋仁宗一手提拔,并且违背惯例强行推上枢密使的。开封人口两百万,军队亲属占比有多少

宋朝的高层是不信任禁军的,禁军骨子里的军阀基因没变,但是又没能力整顿禁军,牵扯的利益相关太大,只能坐视军队冗员,战力一降再降。

宋朝皇室南逃之后,丧失了对军队的掌控权。军方最后投靠的对象应该是秦桧。秦桧有胆量废掉韩世忠,杀掉岳飞两员中兴大将,如果没有军队支持是绝无可能的。韩世忠能逃过死劫因为他同样出身禁军,岳飞冤死岳家军态度就有问题。

个人倾向于赵构在冤杀岳飞中持反对。秦桧不仅清洗了主战派,还有反对他的主和派,对皇帝来说这是不利于朝堂的平衡的。最后是赵构忍不了当了太上皇,有权力哪个正经皇帝愿意当太上皇的?

南宋以秦桧始开启了相权大于皇权的政治格局,权相不断,他们自然不会彻底打倒秦桧,以免皇权死灰复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