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为什么 “火”不过《满江红》???
春节档的两个大片,争议还在继续。但票房或许能说明问题,如今流浪地球2 的票房还是敌不过《满江红》,除去一开始的偷票房、霸银幕等小道消息暖场外,似乎也没见什么更彻底的分析!
关于《满江红》的细致分析,可见我的系列文章了!这里都不重复了。我们下面主要来说说小破球(《流浪地球2》,下同)的故事逻辑。
话说《满江红》为什么那样红?(一)(上) 话说《满江红》为什么那样红?(一)(中) 话说《满江红》为什么那样红?(一)(下二) 话说《满江红》为什么那样红?(一)(下一)
一开始,小破球就展示出了这个电影最核心的矛盾:数字生命——移山计划。当然,电影也交代得很清楚,最终移山计划胜出,数字生命计划被强行停止。而之所以有这样的计划,自然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太阳要自我毁灭了。太阳毁灭了,处在太阳系的气球自然要完蛋,怎么办?
所谓移山计划,简单来说就是让地球在太阳未坍塌前,提前离开太阳系,然后找到一个合适的类似太阳系的星系,进入其轨道,重新生活。这便是所谓“移山计划”!同时,移山计划还有一个次要环节,那就是先让地球——摆脱——月球引力,这样地球才好“轻装上阵”——爷,走了!
这样来看,这个电影应该是个科普片,但我们要说它是科幻片,所以以上所说,仅是一个叙事的大框架,大背景,不是真正的主要内容。那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我们不妨从三个层面来说明。第一个层面就是天体物理学方面的内容。如上所言,太阳要坍塌,地球要寻找新的星系,要放逐月球或炸毁月球。应该来说,这不是科幻,是科学。大家都可以理解,而且现实的确正朝这个方向在发展。
第二个层面是人类科技文明层面。这就涉及到人这一核心主题。人在此时处于什么状态?这也是小破球最让人动魄的地方,它们宣传的也主要在这!简单来说,就是所谓的科技文明。「链接」【流浪地球2】太空电梯 全网最完整版 纯享版 可循环播放
宣传最多的是,电影里的太空电梯,其次是月球基地,再次是无人机群和垂直起降机,当然最让人浮想联翩的是量子计算器550A-W。前面三个都是为了移山计划而设计,后一个本是为了数字生命而设计,但最终似乎我们人类只有靠量子计算器来完成我们的移山计划,以及“生命”本身——希望(HOPE)。
就是这个moss,在整个剧情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说是一个主要角色,因为它是隐藏的最大的反派。但是,一方面这个moss是人类自我建造出来的,即量子人工智能,另一方面这个moss有了自我意识,是数字生命的最终控制者,它可以实现人们数字生命的愿望,但同时也说明,它可以控制人的数字生命及其未来。
第三个层面是人类自我层面,即社会、个体层面。这个层面大体来说,安排了三个侧面,一个是高层的中、美、俄以及法、英等国家代言人,一个是中层的如马兆、图恒宇的科学家,一个是底层的刘培强等人。这三类人都安排了不同的线索和故事。
高层中,中国代表周喆直一直是移山计划的坚定推行者和决策者,而美国代表迈克是质疑者,同时也是协助者,俄、法、英等内涵虽出现,但没有一个具体的人物代表,但可以肯定,俄是中国的同盟者,法、英基本是质疑者,甚至是反对者。因为这个故事安排的最大反派是MOSS,所以这条线里正反矛盾并不明显。虽然说出现了2044年最大的危机,出现了炸毁天空电梯,毁坏实验基地,但这都不是主要的情节,只能说是小插曲,因为大反派并没有出现,而且也没有与人类形成直接的正面冲突。
中层的人物和线索情节比较多,马兆与图恒宇是朋友同事,但图恒宇是个特殊人物,他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妻子和唯一的女儿,但在女儿临死时留下了一段记忆,靠着他们创造的量子计算器能“复活”他女儿生命两分钟。所以图恒宇的唯一希望就是给他女儿“整个一生”——真正复活他女儿的数字生命。这里就把三个矛盾集中在了一起。
第一个矛盾是数字生命和移山计划的冲突。这个不多讲。
第二个矛盾是移山计划中必须靠数字生命的量子计算器来协助完成。因为有第一个矛盾,所以第二个矛盾也就产生了。换句话说,移山计划离不开数字生命的技术,但使用了这个技术,就意味着发展了这个技术,从整体剧情来说,也就更加激化了第一个矛盾,使得数字生命技术最终会毁灭掉移山计划。
第三个矛盾是数字生命本身的生与死的辩证。数字生命毕竟是虚拟的真实,这也就是电影借着马兆一再给图恒宇强调的意思:死了就是死了,数字生命没有意义!我们的元宇宙讨论仍旧喧嚣尘上,数字生命概念和争论仍旧会不绝于耳。图恒宇给出的解释是,我们需要重新定义生、死。
最终的结局是移山计划靠着550w——moss成功了,图恒宇靠着550w——moss成功让自我和女儿复活了“数字生命”整体,MOSS最终似乎成功控制了这个移山计划。这算是一个“大圆满”的结局吗?又或者是,预示着另一个悲剧的开始!不管怎么说,这个处理是合乎情节的设定和逻辑推演的。
底层人物和线索因为有中国现今电影巨星——吴京的加持,所以即使在剧情和故事中不太重要,就如一些人所说,(「链接」流浪地球2为什么不好看),但成为电影的一大“卖点”,成为观众重点关注的一个人物及其故事,同时也使得导演和编剧为其安排了很多剧情。例如太空电梯打斗的场面,例如刘培强(吴京饰)和韩朵朵的爱情故事以及最后的生死离别故事,同时在刘培强身上,还安排了一条线索,那就是他和他的师傅张鹏(沙溢饰)的故事。
大体来说,如此宏大的题材,小人物在这个故事中占据不了什么地位,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底层人物线索看起来有些“游离”出整个故事,也就是说,小人物的故事不容易穿插到这个大叙事中。所以,我们只能从功能角度来说,即刘培强的身份——领航员或宇航员。所以,在这个人物身上可以有三个角色:一是,他是移山计划的具体执行者,例如他去月球安放核弹。二是,他是太阳风暴、塌陷对地球伤害的直接受害者,例如他的妻子即韩朵朵被辐射患有癌症,最后死去。三是,他是moss的本能反对者,同时也可以说他是moss的最直接的受益者,例如他在moss测试时本能地反对moss的“非人性”,例如他最后侥幸地存活了下来。
基于此,我们就可以来回答一下标题的问题了。
第一,流浪地球2 的故事矛盾不够集中,不够激烈。在第一个层面上,这个矛盾仅是一个背景,而且从故事来说,也不是剧情的主要矛盾。也就是说,这个电影重点不是在讲天体物理学的知识,而是在讲人的故事。在第二个层面,也不是重点。重点自然在第三个层面。而在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次的矛盾不明显,当然电影也在集中传达一个概念,那就是“团结”或“合作”。只有人类团结合作,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有人说,流浪地球2传达的世界观不清晰,不明显,那是真不了解中国思想和文化。第二个层次的矛盾比较明显,其实也是电影一开始塑造出来的矛盾,所以有人说图恒宇这个人物更丰富些。但真正与图恒宇对立矛盾的一方,也不明显,因为图恒宇的敌人不明确,若说是移山计划,是有些偏离,如果只是生死问题或者说他的一个执念——给YY完整的一生,从故事来说也不明显。第三个层次的矛盾就更不明显了。
第二,流浪地球2 的画面感 还缺乏比较长时间的“震撼感”。先说一句,流浪地球2在电影技术这块,已经很棒了,可以媲美美国好莱坞,但整体大部分情节,还是感觉立体感不够强,光影效果不是很亮丽。
第三,流浪地球2 所传达的世界观、价值观,并不一定会被普遍观众所认同,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中国的价值观、人生观主要是家和万事兴,团结就是力量,而这个电影主要传达的价值观,就是亲情和团结,不像好莱坞美国喜欢搞利益对立、观念对立。但这种科幻电影,电影叙事和背景都不太适合主要讲亲情和团结,所以不是那么容易调和。中国观众大体认可亲情和团结这种价值观,但西方观众就未必,中国观众即使接受这种价值观,但电影和电影叙事的铺垫不够完整深入,也难以形成普遍的共鸣。
第四,电影,尤其商业电影,一是视听享受,制造影音奇观,二是娱乐之死,多制造笑点。显然,流浪地球2都不是很彻底,很完整。奇观有,但不彻底,不明显,娱乐有,但太少。